南京市棲霞區(qū)青少年業(yè)余體育運動學校
近些年來,我國在體育賽事上已然擁有了越來越多的話語權和主動權,運動員的訓練也已經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進步和成效。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在宏觀上對運動員發(fā)展的要求相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顯的調整和轉變,除了更加強調日積月累的反復訓練之外,還更加注重運動員的基本能力和身體素養(yǎng),這種調整也給教練員的訓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而體能運動作為展現(xiàn)運動員競爭力和身體素養(yǎng)的重要基礎,在這種情況下也應當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視和關注,特別是就射擊運動這一項目來講。
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射擊運動,指的是運動員以槍支為主要載體,通過手部的力量和肌肉與關節(jié)的配合,用槍支對目標進行瞄準,然后發(fā)射的過程。隨著社會歷史的不斷發(fā)展,射擊運動也逐漸從一種娛樂模式轉化為體育賽事,已經成為體育比賽中較為基礎的一項競技項目。對此,可以大致將其體能訓練的內容列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運動員需要接受力量上的訓練。射擊這一動作需要運動員調動手臂和腰部的力量,以及在腿部的支撐下才能夠完成,所以力量訓練的重點也應當集中在上肢,腿部和腰背這三個部位。在具體訓練的時候,運動員還必須要保證身體的平穩(wěn),確保自己下盤的穩(wěn)定性,只有這樣才能支撐全身的力量,準確射中目標。在這其中,腿部肌肉是支撐運動員下盤的核心基礎,也是讓運動員能夠在長時間內保持同一姿勢的核心保證。而腰腹自始至終都是人體的重心所在,這一部位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著運動員的站姿。所以,這三個部位都應當成為力量訓練的重點內容,運動員也要多加以重視和關注。
其次,運動員需要接受耐力的訓練。盡管設計并沒有對運動員的耐力有過多的限制,但卻對運動員的中樞神經有著很高的要求。之所以會有這一限制,主要是因為涉及需要運動員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和精神,才能確保射中靶心。所以,在科學且合理的耐力訓練下,運動員能夠提高抗疲勞能力,使得自己的大腦皮層能夠忍耐更長時間的磨煉。同時,運動員還可以在耐力提高的基礎上,優(yōu)化自身的恢復速度,讓自己的心血管能夠在緊張的狀態(tài)下保持穩(wěn)定。換句話講,耐力的訓練能夠讓運動員的身體和狀態(tài)變得更加平穩(wěn),確保賽場上實力的穩(wěn)定發(fā)揮。
最后,運動員需要接受協(xié)調性的訓練,這一領域也是運動員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之一。在射擊的時候,運動員需要調動自己的肌肉群,使得各個關節(jié)的肌肉能夠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調,保證自己的動作能夠高度一致,提高動作的準確性。
體能訓練向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必須要經過一定的發(fā)展周期,才能實現(xiàn)素質和實力的提升,對此,可以把射擊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過程分為三個主要階段:
首先是體能強化訓練階段,這一階段是運動員接受培訓和鍛煉的基礎時期。運動員在此期間實踐的各種項目,都會給原有的身體機能帶來沖擊和影響,會突破原有機能的平衡,讓運動員全身的肌肉產生較大的反應。也正是因為如此,教練員才需要設計出體能強化訓練的具體內容,考慮到運動員體能的實際狀況,分析運動員的身體因素,確保體能訓練不會給技術動作帶來不良影響,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身體素質和技能的雙重進步。
其次是體能保持訓練的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為了維護強化階段的成果,重點應當放在體力的維持和技能的平衡發(fā)展上,而不是一味強調對原有技能的突破。如果教練員一味追求運動員素質的進步,那么只會影響到他們設計水平的有效發(fā)揮,甚至會給運動員的身體帶來一定程度的損害,例如肌肉拉傷或者是神經疲勞。所以,在這一階段,運動員需要對以往所接受的訓練內容進行適度復習,然后再學習一些調節(jié)身體機能的技巧和方法,讓自己的身體始終保持在較為良好的狀態(tài)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下一階段的培訓。
最后是體能彌補訓練的階段,這一階段具有十分明顯的針對性和側重性的特點,是以運動員的體能實際狀況為基礎,分析運動員的不足之處,總結出運動員現(xiàn)階段存在的缺陷,然后設計出相對應的訓練方法,用突破缺陷的方式,讓運動員調節(jié)自己的體能狀況,優(yōu)化其綜合素質。
而從以上這三個訓練階段中可以看出,之所以要進行體能訓練,是因為射擊項目的技術要點對運動員的體力有嚴格的要求。從技術要點的具體內容來看,大致可以分為瞄,穩(wěn),扣這三個方面。所謂的瞄,就是把槍支指向目標,特別是就飛碟射擊來講,運動員需要把一只十幾斤重的獵槍從腰間取到肩部,然后調動自身的肌肉,對目標進行瞄準,這一套動作牽涉到的肌肉群較為復雜,并且也需要花費大量的力氣,所以消耗的體能也是最多的。所謂的穩(wěn)定,主要指的是運動員長時間保持槍支指向目標的動作,盡管從外表上來看,運動員是保持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但運動員身體上的肌肉卻在進行等長靜力收縮,同樣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再加上,許多射擊比賽時間都需要持續(xù)在一個小時或者是兩個小時之間,所以射擊運動員在保持不動的狀態(tài)下,很容易產生肌肉疲勞和神經疲勞,如果體力有所下降,那么必然會影響比賽的發(fā)揮。另外,射擊運動員還需要保持注意力和精力的高度集中。因此,對運動員進行體能的分階段訓練是必要且合理的[1]。
射擊技術是運動員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也與運動員的體能息息相關,所以運動員在接受訓練的時候,不能僅僅只局限在體能上,而是要實現(xiàn)體能與技術的有機結合。在持續(xù)性的體能訓練中,適當插入一些精準的技能訓練,不僅可以讓運動員緩解身體上的疲勞,同時也可以讓運動員從長時間的反復練習中暫時脫離出來。接受一些精準的培訓,以提高他們的射擊水平,推動運動員雙向能力的共同發(fā)展。
力量素質在整個體能素質中占的比重十分突出,也是體能訓練的核心所在,力量訓練主要針對的是人體的肌肉,強調肌肉抵抗阻力能力的提升。就射擊運動來講,運動員并不需要過于苛求絕對力量和爆發(fā)力,而是要提升自己的肌肉耐力,重點強化自身肩帶肌群的力量,提高腰腹和下肢肌群的耐力,維持身體平衡,讓下半身和腰腹支撐上半身的高強度靜止。此外,射擊運動員還需要接受耐力的訓練,這里所說的耐力主要指的是有氧耐力,強調的是脂肪和肌糖能夠有效分解,從而確保人體可以長時間工作。在具體訓練的時候,要把重點放在心肺能力上,優(yōu)化有氧耐力。
氛圍和環(huán)境的塑造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射擊運動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優(yōu)良的訓練環(huán)境能夠有效激發(fā)出運動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可以幫助運動員緩解內心和身體上的疲勞,消除他們的抵觸心理,讓他們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進而提高訓練的效率,節(jié)省許多不必要的時間和步驟。對此,教練必須要發(fā)揮出自己的引導和指揮作用,盡可能選擇較為寬敞且平整的訓練場地,讓運動員能夠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下進行體能訓練。同時,教練也應當聯(lián)系相關的管理部門,為訓練場地配備較為健全的設施和器材,確保運動員能夠隨時進行技能上的訓練。此外教練應當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和制度,保證運動員的訓練能夠向著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的方向發(fā)展,確保他們能夠積極配合各項活動的開展,并遵守場地的紀律,保證訓練場地的干凈和整潔[2]。另外,教師也可以在訓練場地上張貼一定的鼓勵性標語,幫助運動員振奮自己的精神,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訓練習慣。再者,教師還需要加強對運動員的心理輔導,運動員在長時間的體能訓練中,難免會產生厭煩和倦怠心理,他們會認為日復一日的培訓是枯燥且無聊的,部分運動員還會因為比賽發(fā)揮失常而喪失對自己的信心,對此,教練就應當積極給他們鼓勵和支持,分析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他們答疑解惑。
筆者在上文中已經提到過,體能訓練是一項循序漸進的過程,運動員需要在日積月累中逐步強化自身的素質,所以教練就更不能過于強調體能訓練的量,而是要堅持勞逸結合的原則,在訓練完畢后給運動員以肌肉和神經放松的機會。另外,在體能訓練正式開始之前,教練也要先讓運動員放松全身的筋骨,做好關節(jié)和肌肉的預熱活動,避免在練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嚴重的肌肉拉傷。在結束以后,也要及時對肌肉和關節(jié)進行按摩,做好頸部,腰部和腿部的放松,做一些舒緩的力量訓練,緩解訓練中高度緊繃的肌肉,提高運動員體能恢復的速度。除此之外,教練也需要從勞逸結合的角度出發(fā),為運動員制定出合理且可行的體能訓練計劃,并確保計劃的執(zhí)行力。在設計的時候,教練要考慮到不同運動員在體能上的差異,提高計劃的針對性和側重性,并鼓勵運動員根據(jù)自己的狀況,自行制定運動計劃。與此同時,教練也需要提高對體能測試的關注,設置階段性的體能測驗項目,以此來觀察運動員發(fā)展的具體情況,分析運動員身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測驗的頻率可以一周一次,也可以是一個月一次,一周一次的測驗針對的是小型的體能訓練,一個月一次的測驗針對的是較為全面的體能訓練,教練要根據(jù)測驗結果來調整后續(xù)的訓練方針[2]。
總而言之,堅持優(yōu)化射擊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是十分合理且必要的舉動,這是夯實射擊運動員體能基礎的必然選擇,也是確保射擊運動員水平穩(wěn)定發(fā)揮的必然趨勢。本文通過技術和體能的結合,氛圍的塑造,肌肉和神經的放松這幾個方面論述了訓練運動員體能的方法和途徑,整體上符合運動員體能訓練的主要內容,能夠作為教練的參考依據(jù)。在后續(xù)實踐的過程中,教練也需要盡可能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將體能訓練同運動員的水平測驗結合到一起,提高運動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