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內坑鎮懷斧小學 張榮遵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鼓勵學生進行深度學習,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還能夠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本文筆者從巧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挖掘生活素材,助力學生概念理解;開展合作探究,彰顯學生主體地位;創新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錯題整理反思,強化學生解題能力等方面,探究數學深度課堂的有效構建方法。
情境的創設可以較大程度地激發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教師課前先確定某個或者某些主題,再引導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主題提前搜集、整理與之相關的信息,使學生在閱讀、整理信息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教師課前根據教學內容用心地創設一些有趣且有意義的情境,課堂上利用這些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
比如,教師在課堂中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小視頻,視頻中呈現的是高鐵快速行駛、電梯緩慢向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場面,讓學生從直觀視覺觀察中,結合生活實際感受物體的運動方式。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1.從視頻中你能觀察到什么?2.你能用手勢模仿一下這些物體的運動嗎?3.這些物體的運動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你知道物體的這種運動方式的名稱嗎?通過一段小視頻激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感知這些物體的運動特點,然后依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精心設置一系列的問題鏈,進而采取層層遞進的辦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是人們在生產實踐中歸納總結出來并進行推理論證,最后高度概括的理論知識。幾乎所有的數學知識都有生活原型。因此,備課時,教師要深挖與數學知識緊密聯系的生活素材,并將之引入課堂,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透徹理解和牢固掌握。
比如,教學“平均分”這一知識點時,我告訴學生最近一段時間咱們班有5個學生表現非常棒?,F在有10個本子和20支鋼筆公平地分給5個學生,以表示獎勵,請同學們幫我分一分。學生紛紛議論,最后一致認為,應該給每個同學分2個本子和4支鋼筆。我適時追問:為什么是每人2個本子和4支鋼筆?學生認為,這樣分最公平,獎勵的物品都能分完,且每個人分得的東西同樣多。此時,課堂自主生成“同樣多”這一概念,我引導學生得出“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如此教學,“同樣多”的概念和平均分的概念,都是學生在自主探究并解決熟悉的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得出來的,整個學習過程輕松愉悅,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也深刻、記憶牢固。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常常被教師應用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這種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探究數學知識。
比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觀察物體(二)”時,首先,教師讓學生看課本的案例一,讓學生獨自思考:這些圖形分別是從什么方向看的?然后讓學生進行思考并進行連線,隨后,教師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在PPT上展示三個立方體圖形并且明確任務——這些立方體從哪個位置看是一樣的?哪個位置看是不一樣的?然后再進行分組——根據座位將學生分為6個人一組,然后再明確任務分工,讓每位學生畫出這三個立方體圖形的一個面,最后讓小組成員進行交流成果,討論問題的答案。教師通過這樣的任務設計,可以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證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質量,使之能夠有效地運行。
學生有不同興趣取向,對此教師需要有充分的了解,為學生準備更多適合他們的學習活動,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數學游戲、數學競賽、演繹活動、觀察活動、實驗活動、調查活動、爭辯活動等,都具有調度作用。
例如,在“認識角”的學習中,教師讓學生在白紙上畫出多個角,并用量角器測量標出這些角的度數。然后給學生講授角的分類標準:角度小于90°的為銳角;等于90°的為直角;大于90°的為鈍角;等于180°的為平角;等于360°的為周角。學生對自己畫出的角進行分類操作,對角的分類有了一定認知。學生依據教師的設計展開學習操作活動,課堂學習氣氛活躍起來。教師給學生角的分類標準,要求學生自行畫出更多角,為學生提供參與操作的機會。學生在畫角、量角的過程中,對角的種類和測量都有了一定認識,對比較簡單的操作活動有更大的參與興趣,教師抓住學生心理展開了對應的設計,學生積極回饋,學習效果顯著。
為了切實有效地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促進學生將自己的錯誤轉化為自身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有必要幫助學生整理錯題并進行有效反思。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建立相應的錯題庫,引導學生正視自己所存有的諸多錯誤以及缺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習慣。
具體來講,教師需要先行引導學生尋找錯誤,通過對錯誤的尋找來強化學生的辨析能力;而后針對性地對錯題進行評議,借助于師生交流以及生生互動來全面強化學生的驗證能力;最后則需要有效利用錯誤,借助于將錯就錯的方法來深度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需要經常審閱自己的錯題并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溝通,對錯題進行深度交流,不斷地充實自己的錯題資源庫,在反思過程中優化并完善自己的認識,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數學思辨能力,深度強化解題能力,進而提升自己的解題精確率。
綜上所述,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不能僅僅關注表層知識的把握,而要讓學生實現深度學習,使其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教育理念,立足數學課堂實際,探究創新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投入數學課堂中,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有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