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華僑中學 鄭劍雄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采用形成性評價的關鍵在于互動,包括師生、生生和生本之間的各類互動。其中,師生互動可以讓教師更好地看到學生的思考過程,解決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障礙;生生互動則可以看到學生對所學內容同一問題的不同理解情況,目的是得出對比性顯著的評價結果;而生本互動主要觀察學生怎么處理與使用學習素材,對于他們學習過程中采用的方式、策略及效率等展開細化評價,最終突出形成性評價的互動性,顯得更為客觀與合理。
比如,在進行Travel journal教學時,針對Reading部分的課文《The dream and the plan》是日志《Journey down the Mekong》的第一部分,主要講述Wang Kun和Wang Wei的騎車旅行夢想和計劃,描述他們為這次旅游所做的準備,對旅游路線的選定,及他們通過查閱地圖對湄公河情況的了解。在師生互動評價環節,教師提問:What was Wang Kun and Wang Wei’s idea of a good trip?Who planned the trip to the Mekong?What can you see when you travel along the Mekong River?What difficulties did Wang Kun and Wang Wei find about their journey?等,讓學生結合個人理解回答,借助師生互動,評價他們對文本內容的掌握情況,包括閱讀技巧及是否準確把握文章脈絡與快速定位關鍵信息等。在生生互動中,教師組織學生分組對文中人物進行討論,提問:What do you think about Wang Kun and Wang Wei?鼓勵他們提出各自的看法,并通過生生互動相互交流與促進,推動良性學習機制在無形間形成。在生本互動方面,教師主要觀察與評價學生和文本之間的互動,及時發現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不解之處與問題,由此給予有的放矢的指導。
形成性評價的方式并非固定不變的,而是一個動態化的評價過程。在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可對具體化的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形成性評價方式,如張榜公布型、物質獎勵型和口頭語言激勵型等,診斷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他們反饋。通常來說,在課堂教學中,最為常用的形成性評價方式是口頭語言激勵,高中英語教師應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任務完成情況等,給予相應的語言激勵,但不能過于籠統,要注重語言內容多樣性。
例如,在開展Making the news教學時,Reading部分的課文《My First Work Assignment“Unforgettable”,says new journalist》,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新聞”,文中通過一個新手Zhou Yang和他的上司Hu Xin之間的談話,引出新聞采訪和出版的基本程序。當閱讀完課文以后,教師詢問: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article?如果學生能夠很好地概括出文章中心思想,教師可以口頭激勵:“You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is passage”;假如回答得不夠全面,也要肯定他們的積極思考,同時引領他們糾正或完善結果,而不能一味地否定,如:“I believe you can answer better。”在閱讀內容方面的評價,教師可設計問題:How many questions did Zhou Yang ask?How did Hu Xin answer?要求學生簡述文章內容,歸納文中提出的問題及回答,結合他們的實際答案靈活運用以下激勵性語言:Exactly!Good remembering!That’s the best you’ve ever done!等。在能力方面,教師詢問:How to Making the news?重點評價學生對制作新聞基本程序的掌握情況,以此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信,使其深入思考問題。

高中英語教學內容復雜、繁多,除常規性的單詞、短語、句型、時態以外,還涉及聽力水平、閱讀和理解能力、口語表達及書面寫作技巧的訓練,以及文化素養方面等。所以說采取形成性評價時,評價內容也是多元化的,且需更加全面與具體。對此,高中英語教師在采用形成性評價時,一方面應該注重對學生語言知識與能力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價,另一方面要綜合性地評價他們的學習態度、策略、努力情況、合作能力、進步情況等,且提出合理的建議。
在這里,以Healthy eating教學為例,閱讀部分是《Come and eat here》。這是一篇介紹“飲食習慣”的文章,包括傳統飲食習慣的改變、日常飲食的選擇,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是擁有健康體魄的前提。在閱讀環節,教學目標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Improve reading abilities of looking for information;Master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concerned with diets;Develop a consciousness that we should keep a balanced diet and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y eating。第一層,借助問題導向工作引導學生總結;第二層,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實現習目標;第三層,要求學生對中西方的飲食習慣、方式和觀念進行對比,提煉出健康食品和飲食搭配等信息。同時,教師要求學生歸納本單元有關健康飲食方面的詞匯、短語和句式等語言知識,以及as和only引導的倒裝句的用法;評價他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克服生詞障礙,通過略讀找到文章的主題句,理清文章的總體框架和脈絡,通過查讀能夠準確捕捉到文章的重要細節,及對作者寫作意圖的理解情況。最后讓學生用英語為自己所熟悉的一個人設計一份“Healthy diet”,并闡明設計的依據,綜合評價他們對文本的掌握情況。
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應用形成性評價,是對“生本理念”的真正落實與貫徹實施,教師要把握好英語知識內容的特征,以及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準確檢驗和評價他們各個方面的優勢與劣勢,促使其成為會學習、會生活,對社會發展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