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清城區東城街第一初級中學
很多初中生的意志力薄弱,在困難面前容易表現出沮喪和消極的態度,對于其個人成長十分不利。體育教學對學生性格塑造和人格養成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引導學生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磨礪堅強的意志品質,從而為克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打下基礎。初中生的心理十分敏感,教師的每一句話都可能對其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教師應該通過正面引導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育課程的學習當中,逐步提升體育運動水平,養成良好的體育精神。積極心理暗示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旨在通過積極的引導和暗示,使人的行為得到調整和改善。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積極心理暗示,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應該明確積極心理暗示的特點,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實現有效融合應用,提升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
人在外界情感、環境、愿望和觀點等影響下呈現出的心理特點即為心理暗示,可以分為消極心理暗示和積極心理暗示兩種,通過積極心理暗示能夠使人的行為得到完善,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1]。積極心理暗示是心理征象的一種類型,能夠通過信息的感知對自身產生作用,進而做出不同的響應。積極心理暗示逐漸應用于教育行業當中,可以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
積極心理暗示具有易接受性的特點,相較于直接的教育教學方式而言,采用暗示的方式更能夠使學生接受教師的話語,消除師生之間不必要的矛盾。積極心理暗示也具有愉悅性的特點,積極的話語、眼神和動作等,都能夠使學生產生愉悅的情緒,在學習中更加高效,有助于進取精神的激發和培養。此外,積極心理暗示也具有多重性的特點。積極心理暗示能夠對學生的意識、感覺、思維和知覺等產生多重作用,這也是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全面提高的基本途徑,并符合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
首先,學生在學習中往往處于被動狀態,在學習中的參與意識度不高。在體育鍛煉后往往會產生身體的疲勞,很多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存在畏難情緒,積極性不高,限制了教學工作的高效化開展。近年來,我國中學生體質狀況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首先,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不容樂觀。學生未能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于自我全面發展的重要性,無法通過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等途徑提高體育水平。其次,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較少。教師往往以課程內容的講述和動作的示范講解為主,對于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情況關注度較低,無法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提供科學的指導。尤其是對于積極心理暗示的理論內涵認知不足,無法在實踐中加以靈活運用,導致學生的心理、情緒和情感等受到影響。
良好的學習動機,可以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保持長久的動力,主動參與到和教師、同學的互動當中,在提升運動意識與能力的同時,有助于學生在體育鍛煉當中獲得更多的快樂。通過積極心理暗示,能夠為學生創造歡樂、活躍的課堂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消除傳統課堂模式下的被動學習狀態,真正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能動性。學生只有獲得教師的信任和肯定,才能使自身的良好行為得到延續,在后續學習當中呈現出強大的積極性。
學習信心的樹立,可以為學生更加勇敢的面對挫折打下基礎。尤其是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當中,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自閉心理等,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該通過積極心理暗示的方式,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特長和優勢,逐步建立起生活和學習的自信心,有助于負面情緒的排解,保障身心健康發展。當學生在體育運動中不斷突破自我時,教師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善意的眼神,都可能使學生獲得強大的自信心。
對于學生堅強意志品質的培養,也是當前素質教育發展中的基本要求,其能夠使學生更加勇敢的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境,通過自己的不斷拼搏努力克服困難,增強學生的果斷性和獨立性。很多體育項目的強度和難度都較大,教師通過積極心理暗示的方式,能夠使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消除學習中的為難情緒,使其負面心理狀態得到有效緩解。激發學生的斗志,使其認識到困難的本質,為堅強意志品質的塑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言語暗示是一種最直接的積極心理暗示方法,能夠通過語言對學生產生良好的激勵作用,改變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從而引導學生改變體育學習的習慣和方法,逐步提升運動能力和核心素養。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心理狀態變化情況,通過合適的課堂語言對其加以針對性調整,以達到良好的體育訓練效果。應該注重言語暗示的簡潔性和準確性,通過簡短的話語讓學生了解學習重點,準確的理解不同運動動作的技巧,真正做到言簡意賅。教師對于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良好表現,則應該采用正面、積極的語言加以鼓勵和表揚,不能采用反問或者質疑的語言,這樣會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不利于產生良好的情感響應[2]。肯定性的語言,可以強化學生對正確行為的認知,在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后,能夠在后續學習中延續自身行為,從而逐步養成良好的體育學習習慣。尤其是在初學階段,教師更應該通過良好的言語暗示,鼓勵學生投入到學習狀態當中,并樹立強大的自信心,增強動機性機能。
體育學科對于學生的動作要求較高,教師通過身體語言和動作暗示的方式,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正確的示范,而且可以使學生得到有效激勵,在學習中按照教師的要求不斷改正自我缺點。很多語言在動作的輔助下,能夠起到良好的強化作用,對于雙方的信息傳遞效果更好,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通過動作暗示的方式對學生加以激勵和感染,形成正面情感,以此提高體育學習效率與質量。具體而言,在體育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點頭、動作示范和手勢等進行引導,從而實現課堂任務的快速推進。在很多體育動作當中,都需要以教師示范展示為主,教師可以通過反復的動作暗示,強化學生對動作要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在短時間內幫助學生提高整體運動水平,消除在學習中的局限性。身體語言從外在上反映了教師的專業能力、素養和職業精神等,因此教師應該更加有針對性的實施動作暗示,配合相應的體育項目,從而達到積極的引導效果。
教師的表情和情緒,也會對學生的情緒和態度產生影響,因此在采用積極心理暗示時,也不能忽視情緒的作用。教師不能一味地進行鼓勵,當學生在學習中出現錯誤時,也要通過正確的情緒反映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意識到并改正錯誤,以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如果在積極心理暗示中存在“虛情假意”的現象,那么難以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為了能夠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使其在學習中放下戒備,激發自身的創造力,教師應該保持微笑,向學生展現自己的態度,使其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初中生的敏感性很高,對于教師表情和情緒變化的感知十分敏銳,教師需要在課堂當中保持積極的情緒,防止由于負面情緒影響到學生。尤其學習難度較大的項目和動作時,當學生犯錯時不能表現出不耐煩或者厭惡的神情,而是應該通過耐心的引導使學生掌握知識點,防止對學生自尊心造成傷害。
環境是影響人的心情、思想和行為的主要因素,在體育教學中應運用積極心理暗示時,也應該采用環境暗示的方式,通過周圍環境的合理設計,實現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也是增強體育課堂高效性的關鍵途徑。在設計環境時應該考慮到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及特點,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設計,實現與教學課堂的密切銜接,增強整體契合度,加快良好班風和學風的構建。在體育場地的設置中,應該設置醒目的標識,對學生的活動進行有效引導,有助于提高教學組織的秩序性。在安排體育器材時,應該注重不同功能器材的分類設置,增進各個功能區之間的協同配合,為學生更加科學的參與體育運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注重對運動器材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防止由于處理不當引起的安全問題。除了物質環境外,文化環境對于學生的影響作用也十分顯著。因此,應該致力于輕松、活躍課堂氛圍的營造,從而實現對學生積極心理的正面引導。
初中生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樹立良好的榜樣,也能起到積極心理暗示的作用,為學生的前進提供動力,在榜樣的引導下轉變學習習慣和方法。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對學生的感染力十分顯著,因此教師在教學課堂中應該自覺樹立正面形象。尤其是在很多動作的示范當中,教師應該做到標準化和規范化,使學生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同時,教師應該展現自身的專業能力,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敬重,從而在學習中能夠以教師為榜樣。對于學習中表現優異的學生,教師也應該樹立一個榜樣,使學生能夠在同伴的影響下獲得自我進步。比如在田徑當中,很多學生難以堅持完成長跑,教師則可以將長跑能力出色或者進步明顯的學生作為榜樣,鼓勵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通過榜樣暗示的方式,可以真正激發學生的斗志,形成拼搏奮斗的精神意志。
在積極心理暗示當中,自我暗示也是一種常用的方式,能夠真正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相較于其他暗示方式而言,更能夠使學生獲得長久的學習動力。通過自我意識的強化,可以改變想法和觀念,因此積極的自我暗示是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關鍵。尤其是在體育運動當中,自我暗示可以使自身獲得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氣,防止出現半途而廢的現象。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使其通過正面的自我激勵,在體育學習中能夠不斷突破自我極限,并完成相應的體育項目。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暗示時,也應該與其他積極心理暗示相結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鼓勵的話語或者肢體動作、眼神等,都能夠對學生產生正面的影響,學生的心理暗示也會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所以,應該注重對學生情感的激發,使其掌握自我暗示的技巧和方法,能夠消除自我不良情緒的影響。
恰當的暗示時機,可以增強積極心理暗示的實施效果,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該注重時機的合理把握,從而充分發揮積極心理暗示的作用。很多體育教學內容往往具有枯燥性的特點,需要學生通過反復練習才能掌握運動技巧,為了防止學生出現疲倦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教師可以運用積極心理暗示的方式加以引導,來提高學生的活躍度和積極性。可以通過趣味性的小活動或者小游戲等,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通過環境暗示和言語暗示等方式,幫助學生體會到體育學習的樂趣和這門學科的魅力,從而加快教學任務的持續推進。在很多體育運動當中往往存在較大的難度,學生經過多次嘗試也未能成功,此時也應該通過積極心理暗示使學生樹立信心,打消他們的自我懷疑。此外,當學生的情緒出現變化,尤其是情緒過于低落時,教師也應該通過積極心理暗示進行激勵,使其重新獲得成就感。教師應該增強自身的觀察能力,分析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表現情況,在恰當的時機采用合理的積極心理暗示方法,從而為學生的高效學習加以科學指導。
教師也應該積極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這是實施積極心理暗示的基礎與前提,只有在了解學生想法的同時,才能確保積極心理暗示方法和教學策略應用的合理性與可行性。應該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下以教師為主的局面,認識到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性,真正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為解決問題創造條件。教師應該注重和諧師生關系的塑造,以平等、和藹的態度與學生交流,創造良好的互動氛圍,使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得到最大限度激發。只有拉近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才能使積極心理暗示的效果得到增強,學生也更加愿意接受教師的積極心理暗示。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展示,激發學生在不同體育項目上的潛能,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要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暗示情境的設置,通過積極心理暗示做到有的放矢,促進學生掌握豐富的體育運動知識和技能,增強體育意識、培養體育精神。
初中生的成長環境、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和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都存在較大的不同,教師在實施積極心理暗示時也應該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并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規律及差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與針對性。教師要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做好全面調查與評估,按照興趣愛好、運動能力、學習態度等進行合理分層,以便在教學中能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則可以通過語言暗示的方式使其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突破自我瓶頸提高核心素養;對于運動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則可以通過環境暗示和情緒暗示等方式,使學生獲得自信心,讓學生意識到教師的關懷和尊重。在分層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以自身真實情況為基礎,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確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對于情感和智力發展都十分有利,更能符合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
合作能力是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很多體育項目需要多人之間的團隊配合才能順利完成,包括了籃球、足球和排球等,因此教師也應該通過積極心理暗示的方式引導學生的合作學習。應該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明確每一個學生在小組當中的角色和職責,通力合作共同解決困難。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案例講解的方式,講述運動員如何通過合作獲得冠軍,從而在榜樣暗示的作用下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為了增強合作學習的趣味性和多元性,可以在課堂當中融入相應的游戲化教學,鼓勵學生在游戲配合中掌握運動要領。通過良好的氛圍和環境,也能夠起到積極心理暗示的作用,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合作素養。
積極心理暗示是心理學發展的重要理論,能夠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作用,引導人的健康成長。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積極心理暗示,能夠激發學習動機、增強學習信心和培養意志品質,逐步提高整體教學效率和質量。然而,由于學生參與度不高和師生配合不密切等問題的限制,也會導致教學工作的推進遇到阻礙。為此,應該掌握言語暗示、動作暗示、情緒暗示、環境暗示、榜樣暗示和自我暗示的實施要點,與教學內容密切銜接,創新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同時,為了增強積極心理暗示的實施效果,還要注重暗示時機、增進交流溝通、實施分層教學和培養合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