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墾利區勝坨中學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與落實,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推行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體育課程改革首當其沖被提上改革日程,改革力求發揮體育課堂的最大價值,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然而,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初中體育課程上實行有效教學是進行課程改革最大的難題之一。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之中,體育課堂已失去其原有的生機與活力,喪失了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教師無法達到理想化的教學效果。其實,教師在初中體育的課堂上運用有效教學策略研究的本質是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由于傳統的教育理念導致體育教學已經使學生出現失衡的狀態,嚴重阻礙了體育課程的發展。本文我們將根據這一問題,進行主要論述,提高初中體育課堂的有效性教學。
在初中體育課堂開展有效性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初中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初中生全面發展。從傳統的教學理念來看,初中生的體育課程只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拼搏向上的體育精神,從而達到提高初中生體能素質的目的。隨著我國新課改的落實與推進,還要求在初中體育的課堂中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培養學生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合作精神。隨著我國將初中體育成績納入我國的初中生的中考成績之中,可以看出國家對于體育的重視程度和對體育的態度與以前有了非常明顯的變化。所以在初中體育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有效性教學符合國家的教育方針,有利于提高我國初中生的整體素質。
如今的許多學校的體育課的上課模式和授課的方式單一、無趣過于刻板,導致學生失去對于體育課的興趣,只知道體育課就是放松的時候,只需要玩耍即可。正是因為這種情況非常嚴重,所以體育課程必須根據新課程的要求進行全面改革。如果還只是采用以前老舊的上課模式,長此以往下去必然會導致學生的體能素質下降,逐漸的失去對于體育課的興趣,不利于初中生的全面發展。
一堂體育課的時間是在45 分鐘左右,而且一周體育課僅僅有兩節,導致體育課上課時間非常的有限。在上課期間,老師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和體育活動的時間非常的少,剩余的時間講解一些與課本內容無關的知識點,導致一節課下來學生接觸的體育知識非常少。還有被其他科的老師“征用”體育課的情況時有發生,一些主科教師由于課業任務重,與體育相比占據的分數較高,經常的占有體育課的時間,讓學生做題來提高數語外三科的成績。有的教師則認為上體育課容易給學生造成意外的傷害,影響初三學生進行考試,就會選擇終止體育課的進行。學生在周末放假的時候好不容易可以進行休息,但是家長卻要給學生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以及聲樂班,將周末課程安排的滿滿的,導致學生在周末本來可以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來增強體質,導致現在只能去上各種的補課班,嚴重阻礙了體育在學生之中的發展。教師要在沒有特殊的規定時,保證學生的正常課程,不僅要讓學生在學習成績上有所提高,還要在身體素質上加強鍛煉,營造出一個輕松、快樂和積極的學習環境。
體育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相關體育課程的安排,使學生自覺的遵守課堂紀律,愛護學校的公共物品,努力的完成教師布置下來的體育任務。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外界新奇的事物都會感到好奇,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興趣特點,選擇一些有特點的,現在流行的,學生們都喜歡的體育運動來進行體育鍛煉。如可以為男孩子們選擇一些籃球、足球的運動,給女孩子們選擇一些排球、乒乓球之類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還可以通過組隊的方式進行競技,增加學生們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其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與傳統的體育項目相比,球類運動在進行前需要教師領著同學們進行一些體育鍛煉,比如跑步或是活動身體的各個部分,做好運動前的熱身工作,避免學生出現一些體育事故。
在初中進行體育教學前,需要有科學性的教學指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課程學習和階段性的強化練習。對于初中體育課的教學要求而言,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體育精神和體能素質的培養,由于我們的訓練是針對初中生而言的,所以一開始進行訓練時的要求可以不必那么的嚴格。教師可以先根據性別來分組,將男生分成一組,女生分成一組進行不同的體育課程的練習。對于男生而言,選擇跑步、跳遠和一些球類運動可以培養男生的爆發力和耐力。對于女生而言,可以通過體操或是平衡木進行身體韌性和協調感的培養。教師不光可以根據男女進行教學,還可以根據學生之間的性格特點進行分組訓練。對一些性格內向和自行心比較弱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分組訓練,讓小組間的合作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而有的學生信心十足,身體素質也能棒,體育項目完成的也比較好,教師就可以對其進行強化訓練,針對學生薄弱的地方進行指導,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
我們以前在上體育課的時候,都是由一個老師來進行教授全部的體育課程。但是,此類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今天的教學環境。由一個教師教授全面的體育課程,不能很好增加體育課程的趣味性和專業性。學校中不同的體育老師主修的專業不同,有的主修籃球,有的主修足球,有的主修田徑,因為教師主修的科目不同,會對不同科目產生不同的見解。如果可以選取專業性較強的教師來教授其主修的科目,必然會給教學帶來不同的樂趣,從而全方面地提高了不同項目的專業性,為課程增添了趣味性。
讓學生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不僅僅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培養學生在面對一些對自己不利的自然條件下,學會去克服心中的恐懼,知道如何去應對。教師要具有專業過硬的知識儲備,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如果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面臨一些極端的自然條件,如暴雪、暴雨時,學生要知道如何去應對。教師就可以在課程中相應地添加一些應對極端天氣的做法,幫助學生去進行學習,以防遇到情況不知如何去面對。教師也可以在課程中講授一些急救的情況,讓學生學習一些急救動作要領,如果出現緊急的情況,如何對別人進行救援。還一些關于運動前后如何補充水分的基本情況,讓學生對其有一個完整的、透徹的了解。我們以籃球為例,教師除了講解籃球的游戲規則外,還可以對如何運球以及在球場中的戰略戰術進行講述,讓學生對體育規則有一定的了解,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有位名人曾說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梢?,興趣對人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有趣的體育課堂,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學生喜歡學習、樂于學習。如果學生長期的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與處在快樂學習氛圍的學生相比,學習效果天差地別。教師應該仔細研究教材中的知識點,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擴展,選擇出適合學生的,有趣的教學手段。我們還可以以籃球為例,如果只是讓學生重復的練習投籃、運球,學生必然會感到枯燥和乏味,對籃球這項運動產生厭惡的情緒。這是時教師就可以在其中發揮作用,可以讓學生進行“投籃”比賽,獲得練習中的愉悅感,體會籃球的魅力,如果學生對投籃動作;練習非常好,教師可以適當提升練習難度,提高練習中的體驗感,之后進行分組教學,讓同學們心里有獲勝的需求,自然會拼盡全力去進行比賽,提升同學們的體驗感,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一些不太擅長籃球的同學或是對籃球沒有基礎的同學,教師就可以先告知簡單的籃球規則,在進行練習。學生在不斷需求下進行籃球學習,保持著對事物的熱情和較高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不斷完善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制度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而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對體育課程保持著一個充足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一個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進行學習。但是,教師要注意任何的教學策略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調整成適合學生的有效教學策略,幫助我們提高體育教學的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