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西亞斯學院
健康中國發展戰略實施過程中,高等體育院校要主動承擔起培養“體醫結合”人才的任務,滿足健康中國發展戰略對體醫結合人才的需求。因此,高等體育院校應努力做到培養的人才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高等體育院校培養的“體醫結合”人才應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的要求。當前高等體育院校必須認識到“體醫結合”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高等體育院校要解決的根本性問題是依據健康中國發展戰略要求,如何實施以“體醫結合”為品牌專業的人才培養;如何調整體育院校專業設置;如何加強體育院校和醫學院融合創新發展。為河南省在實施健康中國發展過程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等學校要堅持學科建設與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堅持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提升學科創新能力。高等體育院校培養的人才要與時俱進,符合健康中國發展戰略,高等體育院校本科生培養主要以應用型體育人才為主,本科生培養主要從實踐技能、動手能力和溝通能力等方面著手,大學生通過四年的努力學習,能順利適應工作、適應社會的需求。因此高等體育院校本科生培養的專業設置一定要考慮社會需求、學生就業等方面。高等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培養要具有體育特色、符合高等教育規律,強調“學”“術”合一的教育要求。既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又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多方面、全方位地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體育人才。高等體育院校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視野要寬要廣,無論是學科知識還是研究能力一定要與國際接軌,達到頂尖的高級體育人才水平。
河南省高等體育院校本科生培養專業設置最多的是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有10 個專業,分別是體育教育、公共事業管理、新聞學、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音樂表演(體育舞蹈方向)、旅游管理、體育教育(對口)、英語、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等10 個專業。而后是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本科生培養有舞蹈編導(體育舞蹈方向)、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訓練、體育教育4 個專業。鄭州大學(校本部)本科生培養有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2 個專業,與上海體育學院有20 個本科生培養專業、成都體育學院本科生培養專業21 個相比較,目前河南省高等體育院校本科生培養設置的專業較少,河南省高等教育部門必須重視體育人才培養,進一步加快完善專業設置。
河南省高等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培養專業設置最多的是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有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教學、體育經濟學、運動訓練、運動人體科學、社會體育指導、民族傳統體育學、體育養生學和體育人文社會學等9 個專業。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碩士研究生培養專業設置有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學、社會體育指導和運動人體科學等7 個專業。目前上海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設置專業分別是17 個和21 個。由此可見,河南高等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培養專業設置不足,需進一步完善,才能滿足國家發展的需要。河南高等體育院校應扎根中原大地,以提高社會需要的體育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努力建設成國家一流的體育院校。
目前河南省只有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招生博士研究生,而且只設置了體育教育訓練學1 個專業。河南省高等體育院校博士研究生培養專業設置情況,河南省體育院校在高級體育人才培養方面實力比較弱,專業設置單一。博士研究生要有一定量地反映其學術能力的科研成果,并參加國內外高水平的學術會議,培養的方向要與我國發展戰略保持一致,博士研究生要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與國際視野。
在“體醫結合”背景下,高等體育院校要想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滿足人們健康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必須開設“體醫結合”相關的專業。運動康復是為彌補健康中國發展戰略人才緊缺的局面而設置的新興學科,是體育和醫學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的前沿學科。康復治療學是面向我國全民健身的需求,形成了以“體醫結合”為特色的康復專業人才培養的學科。體能訓練專業主要培養具有體能訓練專業的基本理論、技能和相關運動醫學知識的復合型體育人才。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主要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能、科學健身指導、全民健身活動策劃組織和健身產業經營與管理等能力。
體育和醫學交叉融合發展的前沿學科,是為了彌補“體醫結合”背景下人才緊缺的局面。河南省高等體育院校人才的培養與“體醫結合”相關的專業分別有運動人體科學、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體育養生,專業設置與我國重點體育院校對比情況來看,河南省高等體育院校缺乏與“體醫結合”相關專業,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培養專業設置單一,至今沒有和“體醫結合”的相關研究專業。
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是河南省高等體育院校唯一設置的以研究人體運動科學、健康教育和體育保健為主要內容的四年制本科生培養專業。隨著健康中國提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全民健身深入人心,近年來,運動人體科學專業人才社會需求越來越多,畢業生主要去向是醫院、福利院、運動訓練基地、療養院和健康俱樂部等部門,就業面越來越廣。河南師范大學每年本科生招生60 人,我省高等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也設置了運動人體科學專業,但是因為每年招生人數較少,再加上河南省是擁有1 億多人口的大省,人口基數大,健身需求的人數多,導致“體醫結合”人才非常緊缺,遠遠滿足不了我省人民的需求。
河南省高等體育院校應建設“體醫結合”品牌專業,建設的品牌專業一定要符合體育院校發展規劃,社會對品牌人才的需求較大而且市場需求很穩定。品牌專業的建設要有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河南高等體育院校可以借鑒我國重點體育院校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因此各個體育院校學校應引進“體醫結合”專業高級人才作為師資隊伍,河南省政府也要加大資金投入,支持體育院校增設“體醫結合”專業。
河南高等體育院校應依據國家發展,優化人才培養過程。目前開設的運動訓練、體育教育、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體育社會指導與管理等專業,在完成本專業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增加運動療法、運動損傷與康復、老年康復、運動康復治療技術、中國傳統康復學等與“體醫結合”有關的課程。醫學專業的學生,在完成本專業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增加運動訓練學、健身理論與指導和學校體育學等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就業需要進行選修課程。這種方式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培養“體醫結合”人才,盡最快速度彌補“體醫結合”人才的缺乏。
河南省高等體育院校和當地醫學院進行合作辦學,融合發展,體育學院和醫學院共同努力,盡最快、最有效的辦法來培養“體醫結合”相關方面人才,來緩解和滿足我省對“體醫結合”相關人才的需求。體育專業與醫學專業之間相互開設輔修專業,相互滲透,融合發展。各高校進行輔修專業教學的基礎上,逐步開設其他跨專業、跨學校的輔修專業,充分利用當地學校教學資源培養復合型人才。
隨著教育領域的改革不斷深入,國家教育部門將未來人才的培養模式向復合型、實用型、專業型人才方向推進。《健康中國2030 規劃綱要》將健康教育納入教師培訓的一部分,可通過學校教育模式轉變以及社會在職人員培訓等多種形式提升運動健康與醫療衛生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規模,為體醫結合創造良好的條件。
一方面,將體醫結合人才培養納入現代教育。學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也是現代社會人才的主要輸出地,將體育健康教育與傳統知識教育相融合,使其貫穿教育的全階段,培養出體魄健康、知識淵博的社會主義新青年。例如,2018年9月7日,黃河科技學院體醫融合班正式開班,學院院長同時指出,體醫融合是貫徹落實國家“全民健康”方針政策的響應,是當前社會的切實需求,是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應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創新能力、職業能力,培養更多的應用型復合人才的重大教育教學實踐。
另一方面,對于已經參加工作的社會群體,應聯合教育主體、體育服務主體、醫藥衛生服務主體等實施在職培訓工程,除此之外,還應該從體育、醫療兩端發力,促進體醫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培訓。進一步完善運動健康指導員職業認證機制,對現有人才的知識儲備和相關技能進行拓寬,使其符合體醫結合發展的現實需要。
健康中國背景下,河南省高等體育院校承擔著“體醫結合”相關人才培養的重任。目前河南省高等體育院校專業設置還需進一步完善,缺乏“體醫結合”相關的專業,現有的“體醫結合”相關專業因招生人數少,導致“體醫結合”人才非常緊缺。河南省是擁有1 億多人口的大省,對“體醫結合”人才需求量大,河南省高等體育院校“體醫結合”人才的培養,承擔著健康中國發展的重任。因此,河南省體育院校人才培養一定要進行改革,要依據社會需要,建設“體醫結合”品牌專業,進行深化教學改革,體育和醫學專業相互滲透教學內容,加強體育院校與醫學院融合發展,開設輔修專業,相互學習,融合發展,促進河南省高等體育院校人才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