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艷,王榮
(云南昆鋼醫院/昆明市第四人民醫院 康復醫學科,云南 昆明 650302)
糖尿病患者病期常伴隨高血糖狀態,若病情控制不當,將引發各類嚴重并發癥。燙傷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意外傷害,其中以雙下肢、雙上肢及跌坐式燙傷最為常見,燒傷面積相對較大,病情嚴重,康復速度較慢,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構成較大的威脅[1]。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在燙傷后因處于應激狀態,血糖往往呈直線升高,同時高血糖也會增加燙傷創面感染的易感性,加重病情,誘發其他并發癥,臨床治療較為棘手[2]。為此,需結合患者的自身狀況給予針對性治療與干預對策,從而緩解其臨床癥狀,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改善病情預后[3]。文章研究顯示,對1例磁療燙傷患者進行分析。本研究收治的1例確診為腰椎間盤脫出伴坐骨神經痛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因有糖尿病史,在康復治療過程中不慎燙傷右小腿外側皮膚,給予胰島素聯合復方黃柏涂劑治療,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颊呃夏昱裕?1歲,因“腰痛伴右下肢疼痛半年,加重10 d?!比朐?,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入院前曾在我院疼痛科住院,完善相關檢查后診斷為“①L4-5、L5S1腰椎間盤疾患性腰痛伴坐骨神經痛;②腰椎不穩定”,擬行行腰椎微創手術治療,入院后發現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給予轉入內分泌科調控血糖,之后血糖控制平穩后辦理出院,出院時降糖方案為口服“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1 g,餐前口服,每天二次”+皮下注射“地特胰島素注射液8 U每天晚上一次”降糖治療,但患者未遵醫囑服藥及注射胰島素,8月份以來間斷口服二甲雙胍,自行停止皮下注射地特胰島素注射液。近10 d來患者腰腿疼痛逐漸加重,家屬選擇保守治療,故來我科住院。故來我科住院行系統康復綜合治療。入院后給予完善相關輔助檢查,藥物治療上給予“腰痹通膠囊”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行氣止痛,“血脂康膠囊”降脂,“二甲雙胍腸溶片”控制血糖,“甲鈷胺膠囊”營養神經,康復治療上給予針灸、中頻、磁療、微波、推拿等治療溫經通絡,行痹活血,緩解疼痛。2020年9月24日,15:10患者因右下肢疼痛行磁熱療法導致右下肢燙,并反復申請消化內科會診協助調控血糖,反復申請燒傷外科會診協助并指導創面換藥。
1.2 方法。2020年9月24日,15:10患者因右下肢疼痛行磁熱療法導致右下肢燙,當即小腿外側遠端可見一約6.5×5.5燙傷創面,基底潮紅,創面周圍紅腫,立即應用冷水沖洗創面,局部降溫,局部給予碘伏消毒后無菌紗布包扎,并申請燒傷科會診建議碘伏消毒待干后殼聚糖外噴,然后無菌紗布包扎保護創面,當時患者空腹血糖波動在8.0~10.1 mmol/L,隨機血糖波動在9.0~12.5 mmol/L,餐后2 h血糖波動在13.3~18.6 mmol/L,睡前血糖波動在10.4~14.1,申請內分泌科會診后給予調整降糖方案為二甲雙胍腸溶片1.0 g,餐前口服,地特胰島素為8u,皮下注射,每晚一次控制血糖,并反復對患者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之后每3 d給予根據血糖水平逐漸增加胰島素劑量1~2 u,7 d后患者隨機血糖水平及餐后血糖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圍,但空腹血糖仍波動在7.9~9.2 mmol/L,繼續調整胰島素劑量,目前患者創面周圍紅腫面積擴大,創面黑色焦痂形成,按壓痂殼可見白色分泌物,立即完善傷口分泌物培養檢查,抽血查白細胞11.1×109/L,中性粒細胞81%,給予“頭孢他啶”抗感染治療,并再次申請燒傷科會診給予去除部分焦痂,局部外用銀離子軟膏溶痂,患者使用銀離子軟膏溶痂過程中,出現創面局部刀絞樣疼痛,考慮過敏反應,給予停用,2020年10月3日起給予創面局部消毒,凡士林紗布填塞傷口,無菌紗布包扎,2020年10月5日患者傷口分泌物培養出大腸埃希菌,繼續頭孢他啶抗感染治療,因患者有2型糖尿病病史,且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燙傷創面難以愈合,目前地特胰島素已逐漸加量至14 u,皮下注射,每晚一次控制空腹血糖,目前患者隨機血糖及餐后血糖控制可,空腹血糖控制在7.5 mmol/L以下;2020年10月10日患者創面紅腫范圍未再繼續擴大,創面分泌物減少,復查血常規正常,給予停用頭孢他啶,繼續給予凡士林紗布填塞傷口,無菌紗布包扎換藥,頻次每日1次,2020年10月14日患者創面黑色焦痂脫落,基底為100%白色組織,申請醫院壓瘡小組會診討論后,建議給予創面局部碘伏消毒后生理鹽水沖洗創面,用2.5 mL的注射器抽取16單位的短效胰島素噴灑在傷口上及傷口周圍,待干后用無菌紗布4層浸泡復方黃柏涂劑(山東漢方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10950097)藥液,覆蓋填塞創面,再蓋上凡士林紗布1層無菌紗布1層進行包扎,保持傷口濕潤,初期隔日1次換藥,換藥10天,2020年10月24日患者右下肢燙傷創面基底紅白相間,創面周圍少許肉芽組織生長,目前創面大小5.0×4.0 cm,創面基底部100%紅色組織,換藥方法不變,換藥頻次改為3天1次,2020年11月1日患者創面縮小至3.5×2.5 cm,2020年11月7日患者傷口完全爬皮,創面愈合,辦理出院。
本次住院康復治療過程中不慎燙傷右小腿外側皮膚,病程40 d,目前創面已完全爬皮,傷口邊緣規則,有色素沉著,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
燙傷后的糖尿病患者,常由于應激反應導致高血糖伴胰島素抵抗,使病情更趨嚴重,高血糖若未得到控制將導致急性代謝紊亂,使感染難以控制,創面愈合延遲等[4]。因此,針對此類患者需要及時予以胰島素控制血糖,本例屬高齡燙傷患者,在降糖方面我們選擇了二甲雙胍腸溶片與地特胰島素注射液,其中二甲雙胍主要通過抑制糖原分解、肝臟糖異生,減少肝臟葡萄糖輸出,抑制其葡萄糖吸收,同時促進外周靶組織對葡萄糖利用與攝取,進而使其發揮降糖作用[5-6];而地特胰島素是一種長效的胰島素,作用時間相對較長,僅一天一次即可維持人體內基礎血糖的控制[7-8]。另外本研究在降糖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復方黃柏液涂劑,由連翹、黃柏、金銀花、蒲公英、蜈蚣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祛腐的作用[9-10]。但本例患者燙傷后,創面感染,創面周圍肉芽組織生長緩慢,其原因可能與患者為高齡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差,院外未遵囑規律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皮膚變薄和長期皮膚微血管與周圍神經病變導致皮膚營養障礙,故導致創面經久不愈[11]。由此,除了給予積極對癥治療之外,還需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宣教,強調遵醫囑規律用藥的重要性及錯誤用藥的不良后果,引起患者重視;同時要提供人文關懷,注意與患者溝通時的態度和語氣,保持謙卑、和藹,防止醫患糾紛的事件發生,維護醫院的良好形象[12]。
綜上所述,采用胰島素聯合復方黃柏涂劑治療糖尿病燙傷的臨床效果顯著,減少患者的傷口面積,降低血糖水平,對患者愈后恢復有積極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