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白蒲林梓小學 孟志海
STEM教育理念是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環境之下,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與創新精神的指導思想,也是一種創新性的教育模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有著很高的應用價值。小學科學教師要秉持開放性的教育理念以及創新思維,在積極貫徹以學生為本的過程當中考量學生的學習,需要讓學生在STEM教育理念的指導之下投入到知識的自主建構當中,推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產生以及發展。
STEM是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這幾門學科英文首字母縮寫,不同的學科有著不同的功能與作用。科學是認識世界與解釋自然客觀規律的學科;技術與工程則能夠在尊重自然的前提條件之下,對世界進行改造,對自然進行有效利用,用來解決社會發展進程當中各種各樣的困難問題;數學是一門技術與工程學科基礎工具,不管是哪門科學的發展,都和數學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從中我們能夠了解到,在生活中諸多問題都涉及了需要運用多個學科共同解決問題的情況,而這樣的過程也是鍛煉知識遷移和綜合應用能力的過程,這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非常值得深層次研究的。STEM教育最先提出的是美國,之后隨著這種教育模式的演變和推廣,逐步擴大應用范圍,并上升到國家規劃層次,積極設置相關課程,并促進STEM教育和其他學科教學進行深度結合。在STEM教育引入中國之后,一時間得到了廣泛關注,教育部更是出臺了不少文件,強調要在不同年級學段當中組織科學教育,適當滲透STEM教育,激勵學生把創新創造生活關聯起來,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
STEM教育理念是美國教育界的一個重要研究成果,在美國獲得廣泛應用后,也逐步引入到其他國家。我國也特別重視STEM教育理念的確立和推廣,并在教育教學當中展開研究和應用。對于小學科學教學來說,通過對STEM教育理念的融入,將大幅度提升科學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時也可以輔助學生學好其他學科,這也能夠從側面體現出STEM教育理念和小學科學教學需求具備高度吻合的特征。其中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STEM教育理念雖然是同四個學科角度闡述問題,但并不是這幾個學科的簡單組合與簡單相加,更不能夠在科學教學當中將這四個方面當作是教學內容。正確的方法是對四個學科包含的思想方法進行吸收,將其作為教學重點與教學設計主線,使其為科學教學設計和開展體育供應線索和支撐,使得STEM在學生思維當中扎根,助力學生科學學習和科學能力發展。比方說在“拱形的力量”科學教育當中,教師就可以先確定“怎樣對比拱形物體支撐力”這樣的教學主線,接下來為學生設置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與解決:為什么我們在生活當中看到的橋大部分是拱形的?怎樣制作拱形?怎樣對比拱形物體和其他物體支撐力的差異?借助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順利地在科學教學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當中的四個要素,在督促學生理解和應用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STEM思維。
在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當中,學生的科學興趣存在明顯的不足,而教師在教學當中也常常會忽視學生的興趣培養,這給科學教學質量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為了改變科學教學當中的不良局面,教師可以積極引入STEM教育理念,應該理念引導學生投入科學學習活動,促使學生掌握建構科學知識的有效方法,促使學生在手腦結合的過程中提升科學實踐能力,順利解決各種各樣的科學學習難題。另外STEM教育還能夠推動學生思維創造能力的發展,促使學生自主探究科學現象,發現解決科學問題的方法,當學生始終保持對科學學習和探究的興趣,推動學生多元化和綜合性發展。
在STEM教育理念的引導和支持之下,教師在對科學教學進行安排時,就要徹底改變傳統的科學教學模式。在以往的科學教學中,教師通常只是單純講解科學知識,并要求學生積極配合,事實上這樣的方法會降低教學效率,影響學生在科學學習當中自主性的發揮,更會不斷扼殺學生的學習欲望與動機。STEM教育理念的融入,能夠讓科學學習煥發光彩,尤其是可以有效培育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促使學生利用各式各樣的實踐活動解決科學學習當中的問題,強化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助和交流。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當中體會STEM教育思想,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歡快的學習環境。例如,在教學《植物和我們》時,首先,教師可指導學生對植物器官與功能進行了解,在這之后結合技術工程領域知識,引導學生用簡單材料如剪刀、牙簽、雙面膠等工具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實踐活動。其次,教師可指導學生制作植物模型,用來解釋植物內部如何工作,并利用數學知識進行模型成本的分析。在尚未構建模型前,學生對植物的認識只是停留在理論語言技術層面,而經過模型制作活動,則產生了深層次的了解,也對STEM教育思想有了深刻認知。
科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實踐應用,所以在科學教學當中,教師要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就是讓科學教學更加貼近生活,既在科學當中融入生活知識,又引導學生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難題,在二者的相互滲透與彼此交融當中提高學生的科學學習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對STEM教育理念進行分析,并在該理念指導之下,加強科學和生活的融合度,讓學生正確把握生活以及科學之間的關系。例如,在教學工具機械時,教師可設計STEM活動,要求學生簡單制作機械玩具,并讓學生在生活當中選取制作材料,比如舊玩具齒輪、瓶蓋等,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權,讓學生在自主制作當中正確認識科學和生活之間的關聯。
STEM教育是一種科學先進的教育方法,在不斷地拓展應用當中和教育教學的融合度進一步增加,推動了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的變化,也給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注入了活力和生機。為促進小學科學教學的改革與發展,迎合時代要求,科學教師可以將STEM教育理念作為科學教育和科學學科深度交融,同時結合學生的現時生活,引導學生理論和實踐整合實現學以致用,讓科學教育顯現出全新的時代內涵。當然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加強對STEM教育理念的深度研究,以便在教學設計當中給學生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