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棗莊市實驗小學 田 甜
在新時期的教育教學中,學科教學優化是教師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學而言,教師在這一階段承擔著為學生打好基礎的重任。基于此,教師應當深入了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并將閱讀教學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結合起來,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并且,教師還應當對閱讀教學的各個方面進行細化研究,促進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進而促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發展。因此,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優化策略進行研究。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內容的優化是閱讀優化的基礎和重點。對于閱讀內容而言,既要能讓學生學到基礎的語文知識,也要能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情感發展。因此,教師需要清晰地認識到閱讀內容的重要性,并對閱讀內容進行一定的規劃設計。
語文教材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多是按照語文教材的編排,進行順序化的教學。不過,在閱讀教學優化中,教師可以打破課文順序,也可以打破單篇課文教學的模式,對語文教材進行整合。通過多角度的整合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教學《貓》時,筆者將之與《白鵝》的相關內容相聯系。具體來說,這兩篇課文都是寫動物的,對于這兩種動物,學生對貓的了解較多,對白鵝的了解較少,將這兩種動物放在一起,可以增加學生對動物的關注。并且,在這兩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進行對比閱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認識。這樣既能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能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材中的閱讀內容只是學生需要學習的基礎內容,而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語文教材中的內容難度并不難,所以,教師需要為學生選擇相關的課外素材,幫助學生進行課外資源的擴展。還以《貓》和《白鵝》的聯合教學為例,為了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筆者特意從海量的課外資源中找到了關于貓和白鵝的視頻,在學生進行閱讀之前,筆者先播放了視頻。在視頻中,學生可以看到可愛的小貓,也可以看到大白鵝吃東西鳧水等。視頻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貓和白鵝的興趣,還能讓學生更加了解這兩種動物,有助于學生進行接下來的閱讀學習。因此,課外資源在實際教學中的融入和運用變得尤為重要。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來說,閱讀方法的優化可以讓閱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日常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閱讀教學方法的優化。為此,教師需要對當前的閱讀教學方法進行重新審視,學習新的閱讀教學方法,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調整。
探究閱讀是教育改革所提倡的,也是學生能力發展所必需的。在探究閱讀中,學生的閱讀理解、分析、判斷能力都會得到鍛煉,對增強學生閱讀能力大有裨益。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探究閱讀融入教學中,為學生設計一些巧妙的探究任務,促使學生主動進行閱讀。例如:在進行《飛向藍天的恐龍》的教學時,學生進行了探究學習。在他們進行探究之前,筆者給學生展示了一些恐龍的圖片,并給學生提出探究目標,即飛向藍天的恐龍是否就在這些恐龍里呢?飛向藍天的恐龍有什么特點?這兩個探究目標中,前一個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后一個可以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本并進行總結歸納。有了這樣的目標,學生的探究效果較好。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閱讀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還能鍛煉學生的多方面能力。所以,教師應當對合作閱讀進行充分的研究,并在閱讀教學中給學生設計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務。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合作小組的劃分對合作閱讀的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教師需要科學靈活地進行劃分。還以《飛向藍天的恐龍》的教學為例,在探究閱讀過程中,學生對恐龍這種已經滅絕了的生物產生了很深的興趣,在閱讀結束之后,還有很強的探究興趣。因此,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合作閱讀任務,讓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相關資料,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閱讀,并從中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恐龍,為其設計一段介紹詞。在這樣的合作閱讀中,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會得到提升。
小學階段是學生閱讀意識與閱讀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良好的閱讀意識與閱讀習慣可以促使學生主動進行閱讀擴展,還能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
對于閱讀擴展而言,教師可以從課堂閱讀教學的角度切入,增加閱讀深度。對此,教師需要注意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據此進行閱讀擴展設計。并且,在設計閱讀擴展內容時不僅要控制內容的難易程度,還需要給擴展內容增加一定的吸引力,促使學生積極地進行閱讀,并發現閱讀擴展的樂趣。例如:在進行《小英雄雨來》的教學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對雨來產生了深深的敬佩。趁此,筆者給學生進行了擴展。在教學后,教師告訴學生像雨來一樣的英雄人物還有很多,比如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等等。對于這些人物,筆者以圖片和文字相結合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觸動他們的內心情感,并讓他們在課下進行閱讀。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增加閱讀深度,還能對學生的情感觀念產生積極影響。
對于閱讀擴展而言,教師可以從拓寬閱讀范圍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好奇心很重,渴望見識到更多的事物,閱讀正好可以滿足學生的這一需求。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優勢,并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閱讀,充分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開闊他們的眼界。例如:在進行《鄉下人家》的教學時,學生對悠閑舒適的鄉下人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并且很多學生向往不已。因此,筆者給學生進行了閱讀擴展,給學生展示了不同特色的鄉下人家,比如傣族的鄉下人家、藏族的鄉下人家,等等。通過這樣的閱讀擴展,學生會見識到更多之前沒見過的內容,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閱讀意識會得到提升。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教學優化可以更好地讓學生讀到更多的內容,促使學生發生閱讀的美好之處,并提升自身的素養。因此,教師需要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提高學生的閱讀意識和閱讀能力,促使學生在高效的閱讀中發展自身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