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莉琴
摘 要:早期閱讀主要指的是早期的文學教育,而對于幼兒來說,在對其實施早期閱讀教育時,往往是借助圖畫故事來開展的。受到幼兒思維特征的影響,早期文學作品內容的生動性、形象性、畫面的鮮艷性,更易讓幼兒接受與喜愛。激發閱讀興趣,營造閱讀環境以及開展相關活動等方式,可以使得幼兒在參與早期閱讀的過程中,更為充分地體會到閱讀的愉悅與快樂,從而有利于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幼兒;早期閱讀;指導;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3-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3.093
當前,培養幼兒的閱讀水平已然成為早期閱讀教育的一項重要課題。在開展早期閱讀教育工作時,個別教師會將知識吸收和閱讀能力混淆,未能重視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但其實對幼兒最為關鍵的就是應用語言,幼兒若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則非常有助于提高幼兒獲知信息的水平,若能夠科學地指導與引導幼兒,就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等。所以,幼兒教師務必要重視對于幼兒的早期閱讀指導。
一、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意義
幼兒早期閱讀的意義尤為顯著,主要在于通過開展早期閱讀教育,培養幼兒擁有正確的聽說習慣,以便對幼兒在日后的閱讀中產生深遠影響。在幼兒的文學類作品之中,所描繪出的許多形象尤為生動,也能更好地吸引到每名幼兒,如有聰明活潑的松鼠、善良友好的小白兔,以及兇狠的大灰狼等,而這些形象均會牽動幼兒的心,使幼兒能夠更為專心地傾聽故事,并漸漸養成良好的、正確的聽說習慣[1]。
幼兒早期閱讀指導,也利于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語言模式,在幼兒文學作品中所包括的優美語句較多,如勇敢的小熊貓正奮力地沖向獵豹、春風吹醒了萬物等,所運用的語言也極為準確和清晰,能夠表現出對于外在事物、情境的思考,而幼兒正處于早期發展之中,這種形象性的語言對于幼兒來說往往有著很大的魅力,幼兒在傾聽此類故事的過程中,也容易獲得身心層面的滿足感與興奮感,并漸漸認知到這類形象化語言對于語言表達以及情感表達方面所產生的積極效果,以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語言模式。
另外,幼兒早期閱讀指導,還能夠使幼兒運用最為恰當與適合的語言來進行溝通、交流以及交往等。幼兒也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的語言發展涵蓋對于語言的應用力、適應力及理解力等,若幼兒僅僅和父母進行溝通或是交往,那么其在投入到社會之后,則會與他人產生溝通障礙;而若能夠在早期就具有良好的應用語言,則利于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使幼兒能夠在投入社會之后,更好地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往。
二、幼兒早期閱讀指導策略探究
(一)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
閱讀材料選擇的適合與否,會對幼兒的閱讀興趣以及理解等方面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選擇適宜幼兒的閱讀材料是至關重要的。對此,一方面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教師應針對幼兒的興趣所在,為幼兒選擇出最具趣味性以及生動性的閱讀材料,這樣才更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能夠更好地進行早期閱讀。另一方面所選擇的閱讀材料還應符合幼兒的思維特征以及想象力,使幼兒進行高質量閱讀[2]。再者,閱讀材料中的內容還應具備生動性以及形象性,要衡量幼兒所具備的認知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這樣幼兒才能夠充分地理解閱讀材料之中的內容。幼兒階段也為幼兒掌握基本詞匯以及語法的重要時期,而在閱讀材料之中所包括的語句以及字詞等,更能夠對幼兒的語言學習,以及記憶等方面產生積極影響。但應注意的是,由于幼兒的思維具備形象性特征,所以在為其選擇閱讀材料的過程中,還更應重視圖畫內容,將文字作為輔助內容,以逐漸引導其將興趣閱讀漸漸轉變為文字符號的辨認閱讀。
(二)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若想進一步提高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那么教師還應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這樣才更能夠使幼兒積極投身至早期閱讀之中,從而突顯出早期閱讀對于幼兒發展的重要作用。以創設閱讀環境的方式來說,一方面應從心理以及物質創設方面著手,在進行物質環境的創設時,可積極衡量幼兒發展的主要特征,為幼兒創設最為良好的閱讀空間。在創設物質環境之后,還可為幼兒的早期閱讀提供更多的閱讀材料,以便切實激發幼兒的閱讀主動性以及興趣,進而提高幼兒的閱讀水平。而在進行心理環境的創設時,則能夠以“家庭教育”為著手點,為幼兒創設出溫馨和諧的家庭閱讀氛圍,這樣能夠使幼兒體會到閱讀的美好之處。而針對此,幼兒教師還應積極和其家長進行聯系,讓幼兒家長也能夠明確創設早期閱讀環境的關鍵作用,以便在家庭環境中為幼兒設置舒適性、獨立性的書房,也可在書架之中為幼兒放至其所喜愛的書籍,并為其設置課桌等,這樣幼兒則能夠帶著高度的熱情去進行早期閱讀。
在進行幼兒早期閱讀指導時,教師還需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為幼兒創造閱讀機會,可帶領幼兒積極參與至課外活動之中,讓幼兒能夠正確地認識招牌名、廣告語和交通標志等,以便在潛移默化之中來擴大幼兒的早期閱讀范圍,如此也非常利于促進幼兒的日后閱讀。
再者,若能夠指導幼兒進行故事的早期閱讀,那么也非常利于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使幼兒的思維能力獲得進一步發展。也有利于沖破時空的局限性,為幼兒的閱讀創造出更為廣闊的空間環境,讓幼兒切實體會到早期閱讀的快樂。
(三)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
在指導幼兒進行早期閱讀的過程中,還需培養幼兒擁有良好的閱讀技能,以促進幼兒順利地進行早期閱讀,并在閱讀期間處在愉悅的閱讀狀態之中,同時也非常有利于幼兒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在《指南》之中,就提出了培養幼兒閱讀習慣的重要性,也要求教師積極指導幼兒進行閱讀,做到細致觀察圖畫內容,并針對圖畫內容去探討故事[3]。還要求教師和幼兒一同去回憶、思考故事中的情節,引導幼兒敘述出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樣能夠使幼兒充分地理解閱讀內容。受到幼兒自身特征的影響,在進行早期閱讀時,時常會被閱讀材料之中的圖畫所吸引,且在閱讀過程中不少幼兒也難以保持長久的注意力,若如此則會影響到幼兒的早期閱讀成效,所以還應讓幼兒明晰閱讀材料主要是由封面、封底以及內頁等部分組合而成,可先讓幼兒去細致觀察畫面之中的頁碼和文字等,讓幼兒能夠了解到圖書的頁碼,主要是根據故事的發展以及結果來進行編排的,這樣則可使幼兒進行逐頁的早期閱讀,并進行由上到下有次序的閱讀,也能夠讓幼兒充分地分析與判斷閱讀內容中的角色和角色之間所存在的關系,如此也非常有利于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除此之外,還應告知于幼兒不可破壞書籍,要學會愛惜與愛護書籍,若手部較臟時不可隨意去觸摸書籍,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不可用唾液去翻閱書籍,在閱讀過后還應將書籍放置到之前的位置上,幫助幼兒學會有效整理書籍等,通過上述方式,不僅可以引導幼兒維護與保護好閱讀材料和書籍,還能夠真正使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積極開展親子閱讀活動
伴隨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壓力的不斷加大,很多家長在培養幼兒的過程中,均更為注重開發幼兒的智力,未能注重培養幼兒的其他能力。而在進行早期閱讀的過程中,則十分注重于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以及強調家長和幼兒之間的一同閱讀,這樣不但能夠拉近家長和幼兒之間的距離,也能夠使幼兒真切地體會到一種放松性、快樂性的閱讀狀態,以便進一步激發幼兒的閱讀欲望,提高幼兒的閱讀成果。所以,在指導幼兒進行早期閱讀的過程中,還應獲得家長的支持與幫助,積極開展親子間的閱讀活動,更能突顯出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價值。
在閱讀期間,教師應告知家長多加鼓勵與肯定幼兒,以便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激發幼兒的閱讀熱情,在幼兒閱讀時也不必過于強調讓其理解閱讀的內容,以防幼兒對于閱讀產生反感情緒。不但要讓幼兒體會到閱讀的趣味性,還應讓幼兒體會到父母對自身的愛,進而也能夠使幼兒在進行早期閱讀的過程中去享受與感受父母的愛,如此則能夠更為深入地突顯出幼兒早期閱讀指導的積極作用。
(五)創新幼兒早期閱讀形式
早期閱讀為記憶與學習的重要時期,而若想更好地指導幼兒進行早期閱讀,那么還應積極創新幼兒早期閱讀的形式。一方面在每日的清晨,教師均可為幼兒講述一個富有趣味的故事,也可讓幼兒去自主選擇小故事并分享給其他同學,這樣能夠使幼兒記住故事中的情節,也能夠在故事之中衍生出其他的故事。另一方面也可讓幼兒“續編故事”,在不斷實踐之中能夠發現,續編故事為幼兒所喜愛的一種早期閱讀形式,且這種形式也更能夠滿足于幼兒的閱讀需求,所以,教師可積極指導幼兒進行故事的續編,以在續編故事的過程中來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力,同時也利于促進幼兒正確認知故事之中的情節以及人物角色等,并能夠體會到故事自身所具備的魅力,以便延續性地開展幼兒的早期閱讀活動,真正實現有效指導幼兒的早期閱讀,最終推動幼兒獲得更為全面的發展和進步。
幼兒的早期閱讀對于幼兒的成長發育以及學習知識和記憶知識等方面來說,均具備顯著的現實意義,所以對于幼兒教師來說,務必要指導幼兒進行良好的早期閱讀,可通過為幼兒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積極開展親子閱讀活動,以及創新幼兒早期閱讀形式等策略,來對幼兒進行科學性、有效性、全面性的指導,以便激發幼兒早期閱讀的熱情和興趣,讓幼兒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地投身至早期閱讀之中,從而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推動幼兒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鄭麗麗.幼兒早期閱讀中集體教學指導策略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20(5):131.
[2]唐淑平.論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指導策略[J].才智,2019(30):71.
[3]郭亞琦,李廣興,馮永娜.淺談幼兒早期閱讀存在的問題及指導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