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友茂
一、“凡爾賽”的前世今生
正常情況下,凡爾賽指凡爾賽宮,巴黎著名的宮殿之一。凡爾賽又是法國巴黎的衛星城和伊夫林省省會,那里曾是法蘭西王朝的行政中心。現在互聯網上的凡爾賽,被網友們借指刻意炫耀高檔、奢華生活的做派。其經典套路是:不經意地用反向表述來炫耀自己的優越感。由此延伸出來的凡爾賽文學,指一種精神,一種行為方式。
從詞性看,凡爾賽已從昔日單一的名詞,跳轉為兼具名詞、動詞、形容詞詞性和功能的復合型詞語。
二、凡爾賽文學的操作實務和秘笈
凡爾賽文學的操作有三個層面:
1.欲凸顯自己生活優越,不能明顯地表現出來,要采取迂回戰術,通過山道十八彎般的兜兜轉轉,委婉地表現出來,達到曲徑通幽的目的。例如,老公給我買了一輛蘭博基尼,顏色竟然是粉色,真的是個直男啊!
看似吐槽、抱怨、嗔怪,實際是一種撒嬌、嘚瑟、顯擺。
2.要學會“草船借箭”,從別人口中說出自己優秀,并表現出自己并不想這樣。例如,著急出門,臉都沒洗,竟然被人說皮膚狀態好好啊,妝感真好。對不起,麻煩您看清楚,我洗臉了沒有,真的好無奈啊!總是被人誤會,算了隨它吧!
嗲聲嗲氣,賣慘賣萌,借他人之口夸自己。
3.要表現自己“高貴”,務必“兩個文明一起抓,兩個成果一起要”,也就是既要顯示出物質生活的高貴,也要凸出精神品位不俗。例如,今年將許多的工作都陸續地轉接到國內,并沒有什么事情,就是想單純地給自己放個假,好好陪陪家人,沉淀一下自己。說實話,經常到處飛,停下來還真有些不習慣呢!
用一種“樸實無華”的語氣,表達高人一等的感覺。高!實在是高!
三、莫非“凡爾賽”一無是處?非也。其實凡爾賽本身不是罵人的話,也不是夸人的話。作為一種文體,一個文學話語模式,它追求幽默,喜好魅力。如果硬要問它是褒義還是貶義,那要根據具體的語境來評判:若拿來自嘲自黑或在發小、閨蜜、“死黨”等友朋間互嘲互黑逗樂解悶,那它就是一種調侃方式,會收到“別人看我是荒謬,我看自己是絕倫”(徐悲鴻語)的奇妙喜劇效果;反之,自作聰明,自鳴得意,顧盼自雄,自視甚高,明明只有半桶水卻偏要裝成滿出來的樣子,于是動小心眼,玩小聰明,耍小花招,心癢難耐,絞盡腦汁,千方百計,處心積慮地抖闊露富,展示才華,夸官亮職……一句話,“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它就是令人作嘔的賣弄和矯情,往往為睿智、成熟的人不屑一顧不置一詞,或掩口胡盧而笑,看破不說破。
四、凡爾賽文學面世不久,它竟成了江蘇2021年度公務員省考的一道選擇題。這雖談不上“凡學”好風憑借力,身價倍增,至少說明它并不可怕。
五、古時候,我們的先賢先民中,不乏“凡爾賽”的鼻祖:笑話里說,一個窮漢每次外出,離家時總是用一塊豬大油抹抹嘴,示意自家日子過得很富足。窮酸裝逼,段位不高,屬于山寨版的“老凡爾賽”。由“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一金句推測,當年李白同學賦詩時,發散思維,好生了得。放到現在,李詩仙也配稱“凡爾賽”,是凡爾賽人里的超級段子手。
六、“眾人拾柴火焰高”。熱切盼望千百萬網友努努力,爭取讓凡學進階、升華,濃縮為一種新的修辭格,豐富中國漢語言寶庫。
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