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雯潔,張海森,李 娜,姜 軍,石 穎,吳曉鵬 馬耀文
(1.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1188;2.伊犁技師培訓學院,新疆 伊犁 835000)
本次調研通過了解南京市主城區居民以及快遞行業對循環快遞盒的認知及使用情況,探究循環快遞盒的市場前景與使用顧慮,期望能為解決循環快遞盒“推廣難、回收難”的社會問題提供幫助。
本次調研活動主要研究南京市居民對傳統快遞盒回收問題的看法、對循環快遞盒的認知和使用現狀、快遞行業對循環快遞盒的發展意見以及政府服務與監管建議等。具體包括:了解南京市居民對傳統快遞盒簽收和回收的方式、對循環快遞盒的認知和使用情況,包括對產品的認知情況、使用意愿、最優回收點、使用顧慮等;了解促進南京市居民使用循環快遞盒的方式、可接受的交納押金范圍情況等;了解快遞行業使用循環快遞盒的意愿及原因、促進和限制循環快遞盒的因素、循環快遞盒的回收方式等。
本次調查對象主要為南京市主城區的常住居民以及物流快遞企業。
1.4.1 調查方式
針對消費者的調研,采取配額抽樣的調查方式開展調研活動,將南京市主城區按照行政區劃分為8個層次,按照配額從不同的行政區抽取樣本,開展調研活動。
針對物流快遞企業的調研,采取的是重點調查,重點選擇了南京7家物流企業和16家快遞網點,進行了深度訪談。
1.4.2 調查方法
文案調查:本次調研活動在國家統計局網站、南京市統計局網站、南京市郵政管理局網站、中國知網等平臺上搜集南京市傳統快遞盒的回收利用現狀、循環快遞盒的認知及使用情況、國內外循環快遞盒的發展現狀、南京主城區人口數量等相關二手資料,對文獻仔細研讀,為下一步研究做鋪墊。
問卷調查法:本次調研活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原始資料的搜集,將所要研究的問題編制成調查問卷,從而了解南京主城區居民對循環快遞盒的看法以及意見。
深度訪談法:針對物流快遞企業,本次調研活動采用深度訪談法,圍繞循環快遞盒的發展前景以及在南京主城區推廣使用,展開了深入細致的訪談。
在本地調研中,對南京主城區的居民采取了配額抽樣的調查方式。
1.5.1 樣本量的確定
利用簡單隨機抽樣下,統計學上確定調查樣本量的公式,本次調研要求置信度為90%,抽樣誤差不超過3%,經計算此次調查所需的最小樣本量為747份。
考慮到在實際調查中,部分消費者會中途放棄填寫問卷,或因其他原因造成無效問卷,借鑒以往問卷調查的經驗,假設問卷的有效率為85%,可以得到調查中發放問卷的總數量應按照公式計算后,本次調查活動中,樣本量應大于878份,因此最終確定樣本量為880份,即發放880份調查問卷。
1.5.2 樣本配額
本次調研首先在南京市統計局網站上查閱相關數據,搜集南京市各行政區的人口數,以及各區人口數所占南京主城區人口比例等數據信息,然后進行抽樣。本次調查采用配額抽樣方法,將南京市主城區按照行政區劃分為8個層次,根據南京市統計局網站公布的人口數據,計算每個行政區的樣本配額量。鼓樓區、玄武區、秦淮區、建鄴區、雨花臺區、棲霞區、江寧區、浦口區的樣本配額分別為159、82、136、64、62、98、170、109份。
1.5.3 實施過程
為了保證問卷的可靠性,本次調研在正式調查之前,首先進行小范圍的預調查,預調查選取的對象為江寧區秣陵街道勝太路社區30名網購消費者,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開展。通過整理分析,修改和完善問卷。
在正式調查中,選擇秦淮區王府園社區,玄武區紅山村社區和玄武湖公園,建鄴區黃山路附近小區,鼓樓區湖南路街道以及龍江周邊小區,棲霞區馬群街道周邊小區,雨花臺區板橋新城,江寧區竹山路周邊小區和東山街道周邊小區,浦口區蘇寧天潤城小區進行問卷發放,完成調研。
本次調查共抽取880份樣本,其中有效問卷779份,問卷的有效率為88.52%,調查數據滿足市場調查分析的基本要求。
2.1.1 性別分布
在本次調查回收的有效問卷中,女性占總體比例的54.04%,男性占總體比例的45.96%。
2.1.2 年齡分布
本次調查中35歲以下的消費者占比較大,約占比66.88%,其中25歲以下消費者和26~35歲的消費者分別占總體比例的34.40%和32.48%。36~45歲的消費者占比為21.57%,46~55歲的消費者占比9.50%,其余56歲以上的占比2.05%。
2.1.3 文化程度
在調查樣本中,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大專及本科段,文化程度為初中及以下的占總體比重的2.31%,中專及高中占比12.07%,大專及本科占比71.37%,碩士及以上占比14.25%。
2.1.4 月收入情況
調查數據表明,被調查者月收入3999元以下的占總體比重的17.46%,4000~5999元的占總體比重的16.94%,6000~7999元的占總體比重的38.51%,8000~9999元的占總體比重的16.30%,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占比最少,為10.78%。
2.2.1 月取件量
調查發現,月取件量在2次及以下的樣本數量為168份,占比為21.57%,3~6次的樣本數量最大為416,占比為53.40%。7~10次的樣本數量為137,占比為17.59%,取件為11次及以上的樣本數量為58份,占比較少為7.45%。
2.2.2 取件方式
調查發現,選擇當面簽收快遞的占總體比重的20.92%;物業代簽占比10.78%;到小區快遞柜簽收的占比34.53%;到菜鳥驛站簽收的占比33.76%。
2.2.3 快遞盒處理方式
調查發現,64.18%的消費者都是把傳統快遞盒直接扔掉;19.64%的消費者將快遞盒收集起來賣廢品;置于家中廢物利用和其他分別占比12.84%和3.34%。
2.3.1 使用認知
本次調查中,有57.38%的消費者從沒聽說過循環快遞盒;有35.82%的消費者聽說過,但沒使用過循環快遞盒;有6.80%的消費者聽說并使用過循環快遞盒。
2.3.2 使用意愿
本次調查中,愿意和非常愿意使用循環快遞盒的消費者占比為41.72%和33.76%;不確定、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使用循環快遞盒的消費者占比分別為16.82%、6.80%和0.90%。
將被調查者的收入與使用意愿選擇進行交叉分析,得出如表1和圖1的結果。

表1 收入與使用意愿卡方分析結果

圖1 收入與使用意愿交叉分析
由此可見,收入的不同對循環快遞盒使用意愿的選擇產生一定的影響,卡方分析結果顯示,X2=28.047,大于給定概率95%的臨界值12.59,不同收入的樣本對于使用意愿呈現出顯著性(P=0.031<0.05),收入分組數據差異性顯著。通過百分比對比差異可知,收入1萬元以上的消費者選擇非常愿意的比例達到55.95%,會明顯高于平均水平41.72%。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消費者選擇不確定的比例27.21%,會明顯高于平均水平16.82%。總結可知,不同收入樣本對于使用意愿呈現出顯著性差異。因此,在循環快遞盒宣傳推廣的初期,應重點關注高收入群體。
2.3.3 循環快遞盒推廣優勢
在本次調查中,大多數消費者認為循環快遞盒的優勢為可回收利用、減少包裝浪費、節能環保的占比分別為64.19%、 61.49%、50.06%。對防水耐摔、輕巧便捷的選擇占比較低,分別為13.48%和10.78%。
2.3.4 循環快遞盒回收受限因素
在本次調查中,有60.08%的消費者認為限制循環快遞盒推廣的難題是費時費力;對于個人信息泄露、快遞盒衛生安全問題和由快遞盒的密封不嚴而導致的物品遺失等受限因素的選擇,占比分別為40.56%、48.01%和39.15%;消費者認為其他的一些限制因素占比12.20%。
2.3.5 激勵推廣使用循環快遞盒的措施
在本次調查中,有65.60%消費者希望能有專門的回收設備,以便更好歸還循環快遞盒。46.60%消費者選擇獎勵積分,積滿獲得一定折扣優惠;52.00%消費者選擇實行紅包獎勵機制,積累一定額度可提現;30.42%消費者選擇按時歸還,提升個人信用積分。還有5.39%的消費者認為其他優惠也能促進他們使用快遞盒。
2.3.6 循環回收點的設置
調查結果顯示,有14.89%的消費者希望快遞員當場回收;有37.10%的消費者選擇快遞營業代理點回收;有43.26%的消費者贊同設置類似于小區快遞柜的回收柜;有4.75%的消費者支持其他回收方式。
2.3.7 可接受的押金范圍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更贊同押金金額小于8元,占總體比重的57.38%,消費者認為押金金額在9~15元、16~25元和26元及以上也能接受的占比分別為27.09%、12.19%和3.34%。
蘇寧、京東、順豐三家南京分公司對循環快遞盒非常重視,蘇寧在南京地區已經在小范圍使用循環快遞盒。京東、順豐雖然沒在南京地區使用循環快遞盒,但已經在國內一些城市進行試點使用。這三家公司對循環快遞盒的前景十分地看好,都表示傳統快遞盒會逐步被循環快遞盒所取代。但在使用循環快遞盒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循環快遞盒的回收形式具有局限性,目前回收方式大多數為快遞員回收;因循環系統不健全導致的回收成本較高;因影響其派件速度,快遞員對回收循環快遞盒積極性不高。
申通、中通、圓通、韻達四家南京分公司暫時并沒有有使用的意愿,主要原因是因為初始投入成本過于高昂。這些企業在快遞市場中,普遍采取的是成本領先戰略。現階段循環快遞盒回收難度大、模式不成熟、消費者認知程度較低,導致初期市場導入成本巨大。此外,配送網點的工作人員要對快遞盒的回收、倉儲等環節付出額外的勞動,回收循環快遞盒還需要倉庫進行倉儲,擠壓倉庫并不多的空間,這都會增加循環快遞盒的使用成本。不過,企業也表示如果后期循環快遞盒使用體系成熟時,他們也非常愿意使用。
從本次調查和相關統計數據來看,國內物流快遞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但快遞包裝的循環利用率極低,南京面臨著同樣問題,這造成社會生活環境的污染和大量資源的浪費,引起了社會各群體的廣泛關注。根據本次調查問卷分析,有41.72%的消費者非常愿意使用快遞盒,有33.76%的消費者愿意使用循環快遞盒,合計75.48%的消費者對循環快遞盒表示支持。可見市場對具有可循環使用、輕便、環保的循環快遞盒有很大的市場潛在需求。
從本次針對消費者的調查數據顯示:57.38%的消費者表示沒有聽說過循環快遞盒;35.82%的消費者聽說過,但沒使用過;僅有6.80%的消費者聽說過并使用過循環快遞盒;有60.08%的消費者不愿意耗費較高的時間成本去完成循環快遞盒的回收過程; 40.56%的消費者擔心個人信息會泄露,48.01%的消費者擔憂循環快遞盒的衛生安全問題。另外,消費者對循環快遞盒體的設計安全性持有懷疑態度。由本次調研可見雖然循環快遞盒市場潛在需求規模大,但消費對其認知不足,并且使用顧慮較多。這意味著產品初期的市場導入很困難,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大力宣傳與引導使用。
根據此次的調查的數據顯示,57.38%的消費者可接受的循環快遞盒的押金價格在8元及以下,27.09%的消費者可接受價格在9~15元之間,還有一小部分消費者接受價格在16~25和26元及以上,比重只占12.19%和3.34%。可見消費者對于循環快遞盒的押金價格較為敏感,能夠接受的循環快遞盒的押金價格偏低。
根據本次調查樣本數據,由收入與使用意愿的卡方分析發現,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消費者選擇非常愿意使用循環快遞盒的比例為55.95%,會明顯高于平均水平41.72%。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消費者選擇不確定的比例為27.21%,會明顯高于平均水平16.82%。總結可知,不同收入樣本對于使用意愿呈現出顯著性差異,且高收入群體更易接受循環快遞盒。
在本次對快遞企業總部和基層網點深度訪談中,蘇寧和京東等電商自營物流鑒于其雄厚實力和戰略考量,對于循環快遞盒的應用意愿較高,并已經布局。
第三方物流公司出于成本因素,對于循環快遞盒的應用積極性不夠高。調查中,快遞企業受訪者表示,符合環保要求、信息安全、衛生規范的循環快遞盒生產成本高,并且循環快遞盒的回收和管理也需要企業投入較多的人力和成本,這必將導致企業初期的投入成本高;并且現今循環快遞盒的市場認知和使用都不成熟,達不到一定的規模,這注定導致高投入的初期成本回收期長,回報率低。受訪者中,只有少數物流企業表示愿意承擔初期市場開拓責任。
本次調查表明,阻礙物流快遞企業使用循環快遞盒的首要原因就是成本問題。本次訪談中,受訪物流企業表示,如果政府加大循環快遞盒使用的政策扶持,并給予企業一定的補貼,也會積極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