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強 晉中信息學院體育教學部
高水平運動隊,指的是能夠代表我們國家大學生參加國際體育比賽的運動隊。現階段,根據我們國家高等院校運動隊的發展情況來看,不管是競技體育水平,還是文化知識水平,和高水平運動隊之間的差距還很大。高等院校為了能夠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體育人才,開展多渠道的培養機制,對此,教育部門為高等院校制定了很多招生政策,將高水平運動員作為招生對象之后,能夠整體增強高等院校的體育氛圍,進一步提高運動員體育比賽的成績。
高等院校通過特招招收的體育尖子生,通常來說,文化基礎比較薄弱,特別是數理化的基礎更為薄弱。現階段,大部分高等院校的高水平運動隊對于特招入校的體育尖子生的文化學習安排方式不太相同,其一,將這些體育佼佼者分在同一個班級進行文化課學習;其二,將這些高水平體育生穿插在不同的班級進行學習;其三,先在預科班學習,學滿一年之后在送往各個專業學習文化課程[1]。以上這三種形式的安排都是高等院校經過反復實踐得出的,但是在實際情況中,這三種安排形式都有各自特色,總體學習效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基本上都是來自專業隊或者省體校特招,通過體育考試正常錄取、降分錄取的具有體育特長的學生,目前,在我們國家的高等院校招入的優秀運動員大約占了17%,降分錄取的占49%,正常錄取的占35%;來自體育院校的學生們占到一半以上,其他基礎高中學校僅僅占了25%。這些體育特長生們的訓練時間有長有短,長一些的訓練時間會在5年以上,最短的訓練時間也有1年,而這些體育運動員之中,參加全國比賽的運動員就占到一半以上,省級比賽占到46%,市級比賽占了25%[2]。從以上這些數據中可以得出結論,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學生生源主要來自體育院校,而且也大都是體育水平的佼佼者,但是和高水平的標準相比較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
目前大部分的高等院校都是采用業余訓練方式,一般在寒暑假和比賽之前會集中的訓練,現代化的競技體育要求運動員們能夠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的運動潛能,力求在體育比賽過程中能夠取得良好的成績。如果運動員們沒有充分的訓練時間,那么很容易影響高水平運動隊整體實力的發揮。
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管理因為學校對于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的看法不同而產生一定的分歧,一部分認為,學校體育屬于教學類型,體育教學包括身體教學、體制教學,但是競技體育和學校體育的目的背道而馳,因此,大部分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僅僅是在應付大學生的運動會[3]。在這種思想影響下,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效果很難保持在正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達到高水平比賽的效果。另一部分認為,競技體育是我們國家體育事業的重要內容,學校體育是競技體育的基礎,競技體育是高水平、高技能的重要實現,在這種思想影響下,會導致體育運動員沉迷于比賽成績,從而忽視了文化課的學習。
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訓練時間是幫助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取得良好成績的重要因素。但是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在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過程中,因為體育場地的限制,或者其他活動的沖突,又或者是教練缺席,導致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時間得不到保證。除此之外,因為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學生們不僅要學習,還要訓練,大部分都是上午上課、下午訓練,訓練時間有限,對于高水平運動隊來說很難提升自身的運動成績[4]。而且,根據我們國家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現狀來看,缺少科學、系統的培養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不能保證體育運動員經過多年系統的、專業的培訓,從訓練學角度來說,一般高水平運動隊,訓練時間大部分都在8年以上。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們國家的人均教育經費和國外其他發達國家相比較,具有很大的差距,從而也就導致了高等院校投入到高水平運動隊的體育經費也就有限。目前,我們國家的高等院校,每一年的學生人均體育經費在20 元以下的學校占到了68%。高等院校如果要想承辦高水平運動隊,就必須要有一定的財政資金給予支持,但是大部分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經費,90%都是學校承擔的,只有少部分高等院校獲得了社會的資助[5]。除此之外,高等院校的基礎體育設施還是比較落后的,在高等院校的體育場地中,室外場地占到91%,籃球場地占80%,田徑場地占17%,擁有場地占5%,足球場地僅占1%,室內活動場地更是占了0.2%,導致體育設施比例嚴重失調。
在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訓練和管理過程中,高水平的教練隊伍才能保證體育運動員的體育技能比較高,但是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練隊伍都是學校的體育老師組成的,而且大部分是體育專業的畢業生,畢業之后優先分配到各個高等院校中,一直以來從事體育教學的工作,但是對于高水平的體育專項訓練時間比較少,同樣也沒有專業的體育比賽經驗。不僅如此,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教練不僅擔任教練一職,而且還肩負著體育教學的工作,這樣身兼數職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導致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效果較差。
為了提升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體育水平,就必須要組建一支高水平、高專業、高素質、高能力的教練隊伍。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練,都是學校的體育老師擔任的,在一時之間成為高水平運動隊的教練,因為多種原因,恐怕在短時間之內不能很好地適應,所以,面對這種情況,高等院校就應該定期對教練進行培訓,或者派遣教練外出進修,有目的、有計劃的提升教練的專業水平。與此同時,還要設立專業的培訓機構,對現有的教練進行業務考核,如果考核不過關的教練,就不能上崗,必須等到培訓考核成功之后再上崗。最重要的一點,高等院校還需要提高教練的自身地位,改善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條件,進一步調動教練的自身工作積極性,讓教練能夠心無旁騖的開展訓練工作。
高等院校應該借助自身的教學優勢,和高水平運動隊的體育訓練聯系在一起,由校長親自坐鎮監督,在聘請教學經驗豐富、訓練水平高超的有關專家組成一個訓練團隊,從運動訓練的實際效果出發,建立一套符合高水平運動隊實際情況的訓練方案,從而將教學、訓練二者結合在一起。除此之外,教育部門之間也要互相牽引,不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通過同行之間的交流、溝通,分享各自的訓練經驗,從中彌補自身的訓練不足之處,進一步保證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訓練水平提升。而且高等院校還需要處理好教學和訓練的矛盾,合理的安排文化課學習實踐,體育訓練場地、體育基礎設施等都要不斷完善,盡可能少占用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訓練的時間,保證體育運動員們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之下,科學、合理的進行訓練。最后,還需要建立“一條龍”的訓練體系,從小培養學生們的體育技能,層層銜接,從小學、初中、高中再到大學之間緊密的結合,相互協作發展,最終保證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體育訓練能夠具有長期性、科學性、合理性、系統性。
從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運動員自身素質管理、思想意識管理、文化學習管理等方面,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獨立分工,進一步提升運動員們的道德素養、政治素養,并及時開展的教學工作和訓練工作,在不耽誤課業學習的情況之下,還能加強訓練。除此之外,高等院校還應該設立獨立的、專項的體育科研經費,多購買先進的體育醫療儀器設備,進一步為提升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體育水平創造良好的經濟基礎條件。高等院校承辦高水平運動隊是一項比較艱難的工作,根據目前高等院校的體育教學的情況分析,有關教育部門應該領導,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立足于現有的環境條件,不斷開發、探索,挖掘高水平運動隊員的自身最大潛能,從而不斷為我們國家舉辦具有特色的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管理和訓練方向不斷奮斗。
綜上所述,我們國家高等院校的高水平運動隊取得良好的成績不是在一朝一夕就完成的,是在高等院校運動訓練綜合作用的結果之下完成的。在高等院校的高水平運動隊訓練和管理過程中,需要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高等院校的高水平運動隊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根據運動隊的實際訓練情況,確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保證高水平運動隊的管理效率提高。高校還要加大高水平運動隊的資金投入,吸引更多優秀教練的加入,更好的指導運動員的日常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