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文萃小學
足球顛球是足球運動員基本的技術要求,隨著足球教學在全國各中小學的普及,顛球也成為學生體育教學的重要技術,足球顛球技術分為手拋球顛球法、腳掌起球顛球法、落地顛球法、行走顛球法等。通過學生對平衡性的掌握下,運用跨、腿、腳背等將足球在適當的時機顛起,考察對時機的掌握、對力道大小的運用、對擊球方向的控制等,結合世界上足球世界杯的背景,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現狀:1991年,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將顛球納入足球技術學習范圍之內,各學校也大力發展校園足球,在校園中鋪建橡膠草坪,規劃足球場,學生們對足球有了更多的學習。但是我國小學的足球教學技術還不全面,學生的足球水平參差不齊,許多學生沒有經過系統的教學學習,普通學生對顛球技術更是沒有任何的了解[2]。學生的足球學習興趣不高,無法對足球顛球教學深入學習。由于學生對足球的了解不多,足球的運球經驗不足,在學習顛球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如顛球節奏把握不好,接球時機不準確,擊球力度和方向沒有概念等,對球沒有靈活的控制性,對足球其他技能的學習也會造成一定的困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足球顛球教學理念不足,不注重對學生足球方面的素質訓練,腿部的爆發力和靈活性不夠,學生經過一小段時間的短跑后就氣喘吁吁,彈跳力也有待訓練。同時,教師對足球顛球的重視程度不夠,形成錯誤的足球顛球教學理念,認為足球教學最主要的就是傳球和射門,忽略了對學生顛球技術的培養,還存在著教師的技能儲備不足,足球顛球的理論教學知識儲備不夠豐富,實際顛球技術動作不達標,還存在著一些技術缺陷,對學生的顛球技術無法起到正確的指導作用。一些小學學校忽略了對學生足球興趣的培養,認為學習成績對學生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忽略了對足球等教學器材的采購,沒有認識到勞逸結合的重要性。
意義: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足球顛球技術的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發現學生的足球特長,進行專業化培養,為我國的足球發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鍛煉一個健康的體魄,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學生擺脫枯燥的理論學習,在室外進行足球顛球技術的培養,伸展一下身體,達到勞逸結合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在體育教學中進行足球顛球技術的學習,可以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豐富教師的授課方式,使教師掌握全面的足球技巧,轉變傳統課堂的授課形式,提升課堂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提高體育課堂的學習效率。在小學中開展足球顛球教學可以優化課堂結構,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們對體育的認識,通過足球競賽比賽等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強化足球意識。符合新課改下對小學教學的要求,強化教書育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推動小學體育教學向前發展。
學生們在其他課堂上經過了枯燥的學習,做一定的練習題后,參加到體育課堂時,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對足球顛球的學習興趣可能不是很足,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打造高效的課堂學習[3]。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通過多媒體視頻的方式播放一段激烈的足球競賽視頻、教師給學生們展示一段自身的足球才藝、講解一些足球界的趣聞名人,或者舉辦一些足球顛球競賽,通過激起學生們的競爭心理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改變學生對足球刻板的觀念,發現自身對足球的喜愛和潛力,全身心的投入到顛球技術學習之中。
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可以介紹一下足球名將C 羅,播放一段C 羅在街頭偽裝成街頭藝人與路人踢球的視頻,觀看其中的運球技巧和顛球技巧,學習C 羅的顛球技術,掌握顛球本領等,講解他的一些趣聞,如2018年在俄羅斯舉辦的世界杯上C 羅的帽子戲法,成功的驚艷到眾人。展現體育健將們在足球運動中克服疲憊、團結合作、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培養學生們的足球愛好,使學生們樂于學習,積極主動地參加到顛球課堂學習中來。同時教師應使學生們了解我國足球的現狀,在比賽中表現差強人意,樹立學生們的以國家足球事業為己任的民族意識,以國家的體育活動為己任,營造良好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教學技巧的傳授。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進行一些田徑、短跑等課程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足球課程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在進行顛球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全面的為學生講解顛球技巧,在顛球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何進行準確的接球和擊球,教會學生將腿膝關節微屈,身體重心轉移到支撐腳上,當球落到膝關節以下時,顛球腳的膝踝關節適當放松,并柔和地向前上方甩動小腿,腳尖稍翹起,用腳背輕擊球的底部,將球向上顛起,在課堂上對此進行反復的訓練,養成學生的良好球性[4]。由于顛球技術較難掌握,教練需要對學生們進行反復性講解、演練示范,使學生們的理性抽象認識和具體視覺認識相結合,更快更好地學習顛球技術。
例如: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由學生們分散展開進行教學實踐,找出一名顛球技術較好的同學站在隊伍前方進行顛球,教師負責到隊伍中進行巡查,查看哪位同學的顛球技術較差,顛球數量較少,耐心地為他進行動作糾正。教師在學生練習過程中,也可以站在隊伍前方進行顛球,對同學們起到暗示性示范的作用,當學生對自己的動作細節、顛球點等產生懷疑時,可以參考教師的標準動作,修正自己頭腦中的動作規范,能加深自己身體內部的認識,把視覺、觸覺、信息反饋等結合在一起,在課堂訓練中提高學生的顛球技術。
學生的顛球技術對心理依賴程度很高,有些學生的身體協調性較差、思想性格較為靦腆、對平衡性掌握能力較差,顛球過程中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具有這些心理的學生在顛球過程中不能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球上,更加容易產生顛球失誤的現象[5]。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生心理充滿自信的心理,敢于去把教師所教授的知識進行實踐,并且勇于接受教師和同學的不斷指正,完善自己的顛球規范,提高學生的顛球質量。學生在正確的心理態度下,會清除頭腦中的雜亂內容,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害怕失敗,積極地進行顛球技巧的學習。
例如:在顛球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因為身體素質或者身體協調性較差的原因,無法較好的進行用腳去顛球,害怕其他學生的嘲笑,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畏難情緒、無法集中注意力去控制足球。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對學生進行一些緩解心理緊張的講解,使學生不必太在意顛球的數量,如使學生默念“盡自己努力就好”“我一定可以顛球的!”等,使學生潛意識里放松下來,要發現學生的進步,對其進行肯定和鼓勵,使學生掌握、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減小顛球失敗對學生的影響,打造學生良好的顛球學習狀態,進而掌握顛球技術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心理障礙進行指導,可以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精神狀態。
顛球技術是一種對身體協調性、平衡性要求都比較高的運動,對顛球的力度、腳背的傾斜方向、擊球時機的觀察和自身平衡性的掌握都有較高的要求,很難在教師的一時言語中掌握顛球技術,對于小學生來說形成良好的顛球意識并不是很容易,無法做到準確地顛更多的球。顛球技術的形成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教師可以成立學習小組,由小組成員間進行互相的探討學習,糾正互相之間的錯誤,可以小組之間舉辦顛球競賽,利用學生的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使學生形成自己的球感,促進顛球成績的快速提升。
例如:在顛球學習分組時,按照顛球技術的強、中等、弱的比例為1:2:1 進行分組,成立顛球學習互助小組,由教師規定一段時間后小組之間進行顛球競賽,對顛球總數較多的小組成員進行肯定和獎勵,對顛球總數較少的隊伍進行一定的懲罰,如做一些仰臥起坐和俯臥撐等。在有限的學習時間范圍內,小組成員受到競爭意識和自尊心的影響,會主動向組內的其他成員學習,請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顛球經驗,糾正自己顛球技術動作上的缺點,提高自己的顛球成績。加快學生顛球成績的提高,使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球感,為以后的足球其他技巧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小學體育的發展中,注重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小學足球顛球技術在體育課堂中教學,可以增加學生對足球的理解,鍛煉學生的身體,形成較好的精神品格和合作意識,能發現學生的足球特長和發掘學生的足球潛力,為學生以后學習足球比賽中控球、帶球、傳球、接球等技能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熟練的掌握顛球技術,可以使學生在以后的比賽中,控制比賽的進行節奏。發揮自己的關鍵優勢,打造良好的足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