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關乎一個國家的未來,更是對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當下針對教育領域的改革正在不斷深化,國家自從1999年正式發文推行素質教育到現在已有二十余年,而相應的改革力度不僅未減退,反而在不斷加大。目前城市學校的素質教育因其經濟發展較好,從而有相應的實力支撐,為其素質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堅實的后盾以保駕護航;但鄉村學校的素質教育推進情況相較于城市學校的素質教育推進情況仍有較大差距。深化教育領域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鄉村傾斜勢在必行。當下,鄉村學校的素質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仍存在著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鄉村教育在師資力量方面不足。受到鄉村經濟發展情況影響,鄉村教師待遇往往無法與城市中的教師待遇相企及,其發展前景、晉升空間有限,且鄉村學校往往交通不便,導致許多年輕鄉村教師在婚戀嫁娶等個人生活方面的問題難以解決,因而使得鄉村教師的流失情況較為嚴重。師資力量的欠缺,是阻礙鄉村素質教育發展的一大嚴重因素。
二是鄉村教育在資金撥款方面需求較大。許多鄉村學校的硬件設施條件較差,一些必要的教學設施不具備,相應的多媒體設備也往往出現較大欠缺,無法跟上素質教育發展的腳步,極大地束縛住了學生的發展。而這些教學設施及多媒體設備的供應均需要較大開支,在資金撥款方面的需求較大。針對鄉村教育方面的撥款雖然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但比起其在資金撥款方面的需求而言仍然是遠遠不夠的。因而,鄉村基礎教育方面的資金撥款缺口較大,這也嚴重制約著鄉村基礎教育的發展。
三是城市所帶來的虹吸效應使得鄉村教育環境日益惡化。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城鎮化建成比率的快速提高,導致鄉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動,相應資源也向城市傾斜。而這其中便包括了教育資源的傾斜,使得原本就落后于城市教育的鄉村教育進一步拉大了與城市教育的差距。城市中更優質的教育資源使得其能夠通過“正循環”的方式持續不斷地吸收原本便屬于鄉村教育的資源,從而導致了鄉村教育的環境受城市虹吸效應影響日益惡化,成為鄉村教育所面臨的一大難題。
面對這些問題,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改善:
一是著力加強鄉村教育的師資力量,注重鄉村教師的待遇提升。根據相關調研顯示,鄉村教師的待遇是影響其去留問題的首要考慮因素,大部分選擇離開鄉村的教師往往都是因為待遇較低,從而在受到壓力之后被迫選擇前往城市中發展。因此,為留住人才以加強鄉村教育的師資力量,應當注重鄉村教師的待遇提升問題,使其能夠定心、安心地投入到鄉村教育事業中來,為鄉村素質教育工作添磚加瓦,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中來。
二是為鄉村教育在資金撥款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應在逐年增加針對鄉村教育的資金撥款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從中央到基層都要提供更多資金以支持鄉村基礎教育發展。制定相應資金撥款政策和專項資金撥款計劃,并輔以捐款等方式籌集社會資金,在財政方面支持鄉村教育進一步向素質教育方面進行轉型升級,將資金投入到鄉村教育的硬件設施配備、人員待遇提升等方面中,使其具備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條件,符合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是為受到城市虹吸效應影響的鄉村教育保駕護航。鄉村的教育生態環境相較于城市較為脆弱,相應的教育資源會隨著人口向城市遷移而遷移,且這種資源的流轉往往是不可逆的。城市的教育環境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基礎而獲得更多的資源,而資源源源不斷的獲取又使得其實力更為提升。應當在國家層面保護鄉村的教育資源不被城市吸收嚴重,使其減小受到城市的虹吸效應影響,通過相應的政策提升鄉村教育水平,留住更多學生和老師,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為鄉村素質教育提供適宜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