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第一中學 楊 明
隨著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指向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一種教學觀念,它明確指出,實踐活動是學生展開英語學習的基本形式,是學習者學習理解語言知識和表達意義并嘗試進行運用,從而促進學習者文化意識的培養,發展學習者的多元思維,使學習者英語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不斷提高的主要途徑。

1.學習活動的綜合性極強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下的英語課堂,教師所為學生設計的一切學習活動具有極強的綜合性,首先表現在課堂教學內容中,英語課程的主要內容分別有主題語境、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篇類型、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英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將這些內容進行有機整合,以主題語境為基礎開展相關教學活動,針對每一單元中的某個語篇類型為學生設計學習任務,使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從而獲取相應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了解用其中蘊含的文化。其次,英語學習無非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同時調動自身多項感官功能來確保整體學習效果的提升,從而促進自身不同技能的綜合發展。英語教師必須明確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優化課堂教學設計。
2.學習活動有著內在關聯
在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視角上,英語課堂上的各個學習活動中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觀點,比如教師在講某一課時,要根據同一個主題語境來安排相關教學活動,確保為學生布置的各項學習任務和主題語境保持一致,才能使課堂教學工作保持連貫,也有利于讓學生根據主題語境的啟發,調動自身的知識儲備,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使其完成對語言知識的建構和理解,幫助學生快速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學習活動和學生的日常生活也有關,英語學科的應用性極強,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因此,英語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教學活動和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善于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學生熟悉、喜聞樂見的教學素材,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切實提高學生學習成效,使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充分展現。
授課前,英語教師要整合教材,對教學內容有深刻的解讀,在把握內容和要求的基礎上才可以展開對教學環節的設計。本文選擇了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一課作為教學案例。本課的中心話題是“世界英語”,主要對英語在世界各地的發展情況做了介紹,語言知識和技能都是圍繞中心話題所展開的。學習本課的意義在于然學生的語言知識進一步豐富,積累更多的詞匯和句型。Reading 部分是“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探討了英語語言的發展歷史,旨在讓學生對英語語言的了解進一步深入,尤其要把握英語的發展趨勢。
在對文本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后,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如下目標:
1.語言知識目標
學習記憶本課的詞匯如lift、elevator、eraser、pet?rol、apartment 等;短語at present,make use of,play a part 等,重要句子English is a language spo?ken all around the world. There are more than for?ty two countries where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speak English.掌握祈使句和間接引語的用法。
2.語言技能目標
對英語在世界各地的發展情況和使用情況有一定了解;能夠對各個民族富有其地域特色的英語產生一定的認識;對不同國家的英語語言表達的差異有所了解,特別是一些常用的詞匯和短語的用法;理解并學會應用語言交際困難的表達用法,比如I beg your pardon?掌握祈使句及間接引語的表達方法。
3.情感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協調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能夠對不同的英語文化的區別有一定了解,樹立學生的文化意識,進一步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4.應用創新目標
結合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現實生活和想象編出一段對話。
1.課件導入,初步感知
首先,教師應當將信息工具充分利用起來,激趣導入,運用課件出示相關圖片,a football ,an eras?er, a flat and a lift ,呈現圖片的同時標注單詞,讓學生能夠對詞匯初步感知,結合對圖片的觀察和題目的猜測來預測本文的主要內容和意思,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2.整理信息,提問互動
接下來,教師就要組織學生快速閱讀文本,對文本的大致內容和主要信息進行梳理,并對學生拋出一些問題,和學生展開有效的互動,如“When do 5 to 7 million people speak English? Why did Eng?lish begin to be spoken in many other countries?Which country is likely to have the most English learners?”讓學生帶著對問題的思考對文本展開閱讀,使其可以從中有針對性地攫取相關信息,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尋求問題的答案,進一步理順文章的脈絡,把握整篇文本的內容。
3.概括大意,深度思考
當學生完成了對文本的閱讀,掌握了文本的大意之后,教師就應該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概括文章的大意,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度思考,提問學生:Tell us what you learned from this lesson. Why do you think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want to learn English?此舉可有效鍛煉學生概括信息的能力,對于一些理解能力和知識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給出一些提示,讓學生回答問題的難度降低,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4.實踐應用,遷移創新
就實踐應用來看,結合學生對課文的解讀,教師可以設計“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ng?lish in China”這一話題來讓學生討論互動,模仿課文中的表達闡述自己的觀點,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技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讓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進一步形成,幫助學生養成優良的文化意識和精神,最終完成對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的消化。閱讀教學工作完成后,教師要為學生布置作業,可根據文本創設新的寫作情境,從語言這一角度出發,就“漢語在世界各地的發展和應用”要求學生進行寫作練習,用到在課堂上學到的單詞、短語、語法和結構,強化學生的英語綜合技能,使學生可以在對英語文化內涵有足夠了解的基礎上深刻思考漢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闊學生視野,提升思想格局。
5.總結回顧,積極反思
完成一堂英語課的學習后,教師還要引領學生回顧自身整個學習過程,對學習成果和感受進行總結,使學生可以積極反思自身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哪些優勢值得繼續保持和發揚,對自己下一階段的學習有所啟發,進而完善后續的學習計劃,調整自身學習方式。另外,學生對教師授課工作的評價和反饋也要教師高度重視,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體會,收集學生的想法和意見,才可以意識到自身教學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時調整和改進,讓英語學習活動觀下的課堂教學更適應學生的需要,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教師要秉承著先進的教學理念,落實新課改突出學生主體性的要求,轉變教師的作用,對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含義、特點和意義有全面的把握,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促使學生自主探究,實現學生的高效學習,讓學生盡快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工具,為其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