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臨澤縣新華學區西街小學 李天鋒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當中接受的所有教育形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并舉。家庭教育還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對孩子來說,家長先要重視家庭教育。但由于我們國家農村人口占比較大,因此家庭教育中的農村家庭教育更是重中之重,理應受到學校以及相關社會各界的關注。
不可否認,我國廣大農村家長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導致其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此外,農村家長往往從事的都是體力勞動,因為干農活或者上班時間較長,導致農村家庭教育氛圍缺乏。農村家長不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因為家長無法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自然也就無法培養孩子學習與生活的良好習慣,對于保護孩子視力的知識更是缺乏指導性。
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全國各地大批所謂“山里的孩子”已經很快成為過去。由于農村家庭收入的普遍增加,物質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大部分農村家庭都搬出大山,在當地鄉鎮區域建新房,孩子都進入鄉鎮一級的中小學求學,學校嚴抓教學質量,導致農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樣,堆積大量的家庭作業。但農村家庭教育并沒有與城市家庭教育同步,農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依然是“放養式”教育,對孩子放任自流。放學之后,孩子不做作業,就算獨立完成作業之后也是看電視或玩手機,導致孩子視力下降。
我國廣大農村家庭收入的普遍增加與孩子的父母奔赴全國一、二線城市打工有極大的關系。因此,農村家庭教育普遍出現隔輩教育的現象,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成為農村孩子家庭教育的主力軍,老人們比孩子的父母更溺愛和遷就孩子,突出表現是孩子做家庭作業缺乏指導,做作業拖拉,長時間用眼,缺乏用眼方面的合理引導。對于孩子長時間看電視或外出打游戲,隔輩家長更是沒有加以管教。
根據我國對農村青少年視力狀況調查研究的數據表明,我國農村青少年近視占比最高的年齡在14歲,高達22.5%,而在11~15 歲之間,產生近視的人數占比84.1%,這是一組令人擔憂的數據。此外,有一項數據值得注意,7歲以下產生近視問題的人數只占2.5%左右。這充分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國家的農村青少年先天性近視的人數是極少的。而11~15歲之間的農村青少年才是產生近視的高發年齡段,都是后天所致。由此可見。我國農村青少年近視現象越發嚴重,極大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
依據研究表明,大部分農村孩子的近視最初都表現為假性近視,即調節性近視——由于過度用眼而使睫狀肌痙攣所導致的可恢復性的近視。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農村孩子的假性近視到最后都發展成了真性近視,也是非手術手段而不可逆的。結合到農村教育來看,最重要的便是給孩子和家長普及護眼知識以及各方共同監督孩子正確用眼,但基于當下農村孩子生存和學習環境的現狀:首先是生存環境,地處偏僻,交通閉塞,孩子能活動和娛樂的場所非常有限,孩子在過度用眼之后無法得到很好的緩解;然后,農村的經濟來源單一,大多數家長不得不外出務工,從而忽視對孩子的身心教育,用眼監督更是無從談起;最后是教育環境,整體教育資源的傾斜一直都是常態,農村教育資源稀缺、分布不均等因素導致學校教育只能讓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以擁有與外界競爭的一席之地,那么在這種艱苦的生存條件與繁重的學習壓力下,家長自然都不會太重視對孩子正確用眼的知識普及和眼部健康的發展。而交通不發達,經濟產業結構單一,教育資源稀缺都屬于當下大環境的客觀因素,此外,學生自身對于眼部健康的重要性認知不足,眼部疲勞不知緩解,學校的眼保健操也不認真做等都是導致農村孩子近視數量不斷增加的原因。
對大部分中小學而言,學校普遍采用的保護孩子眼睛的活動就是課間做眼保健操,實際上是遠遠不夠的。鄉鎮一級的中小學應該重視與農村家長的聯系,組織召開一些保護孩子眼睛為主題的家長會或者組織保護眼睛的相關活動,讓家長參與進來。
具體措施:一是組織家長會,專業指導眼保健操的做法。班主任逐個通知在冊學生的每一位家長按時到達學校,由專業人員指導做眼保健操的動作。先示范,并講解做出每一個動作對眼睛的好處。其后,開始指導家長做眼保健操,孩子跟著糾正動作,盡量規范化。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家長認識到愛護孩子眼睛的重要性,家長學會做眼保健操,并回家督促孩子堅持做,自己跟著做,起帶頭作用。二是組織愛護眼睛主題活動,召集家長參與。教師事先收集和整理比較詳實的護眼知識,包括學生家庭生活習慣、用眼習慣以及飲食搭配方面的合理化建議,在主題活動過程中,聲情并茂地講解給家長聽?;顒咏Y束之后,提供給家長護眼知識小冊子,讓家長帶回家,引導孩子護眼。
農村家庭教育中對護眼知識的普及僅僅依賴學校協助是遠遠不夠的,要將農村家庭教育中愛護眼睛的知識普及更加完善,必須有專業機構的協助。因此,學??梢月撓诞數叵嚓P醫院的眼科醫護人員,在學校教師的帶領下,定期深入農村家庭,對家長和孩子普及專業的護眼知識。當然,這也需要當地醫院提供一些義務性的眼睛檢查以及護眼知識普及。學校、醫院、農村家庭三方通力合作,為農村孩子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保駕護航。
除了學校教師與當地醫院眼科醫護人員盡心地對農村孩子展開護眼知識的普及之外,家長更要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家長要努力發揮主人翁精神,吃透學校教師和眼科醫護人員的指導措施,將家庭教育中對愛護眼睛的具體措施全面貫徹落實。
農村家長應該轉變觀念,給孩子制定一個家庭作息時間表,嚴格遵照執行。要求孩子按時休息,規定作業完成時間,尤其要將打游戲、上網以及看電視的時間量化,做到科學安排日?;顒?。孩子做作業時,家長要配合調整臺燈的光亮,及時糾正孩子做作業的姿勢,切忌趴著或躺著做作業或看書。
農村鄉鎮地區盡管戶外活動比較單一,不像城里有豐富多彩的戶內外運動場所與設施,但家長也不能以農村勞作繁重為借口,放棄帶領孩子參加戶外活動的機會。晚飯之后或者孩子做完作業之后,家長應該帶領孩子打打球或者戶外跑步與散步,都可以放松身心,保護視力是關鍵,而不是讓孩子在家里一味看電視、打游戲。
農村家庭往往擁有土地,自己種糧食與蔬菜。因此,家庭餐桌上營養搭配一定要均衡。在接受學校專業培訓之后,家長要在飲食上注意合理安排。孩子正在成長發育期,營養不均衡以及搭配不合理對孩子視力是有影響的。
比如蛋白質的缺乏容易引起近視,所以孩子需要攝取大量蛋白質補充營養。含有蛋白質食物有牛奶、豆類食品等,應該讓孩子多吃。要少吃或不吃甜食,因為一旦大量攝入甜食,眼睛的鞏膜變弱,引起眼軸拉伸,導致視力下降。此外,鈣磷的補充也很重要,涉及鈣磷的營養元素包括木耳、海帶等,可以緩解眼部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