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浦街道中心小學 平雪萍
如今,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期,采用的教學模式具有同質化的現象,并且教師的教學觀念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教學情形,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性。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常常將閱讀和寫作割裂開。同時,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心理規劃課堂教學計劃,只是以知識講解的方式進行知識的灌輸,而沒有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
盡管讀寫結合的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反復被提及,卻很少有教師將這些理念貫徹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還是將讀寫割離,沒有正確認識寫作和閱讀之間的密切聯系,以至于在寫作教學中沒有引入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沒有結合寫作教學。同時,以往的閱讀寫作教學模式已經根植于教師的思想禁地,短時間內教師無法完全接納新的教學理念,教師仍舊采用朗讀和口頭交流的方式進行授課,導致學生缺乏讀寫結合的機會。
隨著教育理念的變革,如今的考試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教材知識,而是引入生化化的元素,教學也不再脫離于生活獨自存在,而是和生活緊密相連。現階段,小學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時,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選擇相應的閱讀教材,不考慮學生的實際閱讀狀況隨意選擇閱讀素材。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量,卻沒有幫助學生搭建系統化的閱讀體系。同時,在寫作教學上,教師雖然讓學生進行了很多主題作文的撰寫,但是作文的主題始終脫離于生活實際,學生看似寫到了字數,卻毫無內容可言,缺乏屬于自己的思想見解。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沒有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寫作情況選擇適宜的寫作素材,只是在進行機械化的寫作教學,而沒有重視寫作教學的靈魂所在,即真正服務于學生,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加之寫作字數的要求,很多學生都會打起退堂鼓,對寫作失去信心和樂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低,刻板的教學活動會驅趕學生聽課的熱情,應該創新課堂教學活動,以活潑化的教學形式開展語文教學。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在以往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是缺乏自主意識的,只是教學活動中的旁觀者。但是無論是在閱讀中還是在寫作中,都需要學生具備自主意思,能夠帶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對于小學生而言,參與閱讀十分容易,因為閱讀教材大多有趣而豐富,學生很容易被閱讀教材吸引,只要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選取適宜的閱讀素材,學生就能夠沉下心閱讀。
相較于閱讀,寫作更困難,因為學生年紀的限制,學生不具備豐富的語文詞匯量,無法運用適宜的詞語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因此,學生便會對寫作失去信心,覺得自己無法在寫作上取得良好的成就,更不愿意在寫作能力的鍛煉上花費時間。此時,就要教師加以引導,實行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聯動,幫助學生將對閱讀的興趣遷移到寫作上,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讀后感是學生閱讀以后,立足于文章的實際內容,真情實感地描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夠提升閱讀的深度。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完一篇文章以后,應該知道學生完成相應的讀后感,讓學生通過各種修辭手法的使用,用精確的語言表達自身最為真實的想法,將自己的情感變化描繪在紙上,以便學生能夠在將自己讀過的書本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知識,幫助學生養成寫讀后感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
部分課文留有空白,是讀寫教學的重要實踐材料。有些課文,在保證故事情節和主題完整性的基礎上,給人深思,耐人尋味,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空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見解對空白補充。比如,講解《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文中的父親抱著“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的堅定信念,歷經36 個小時,不斷挖掘廢墟,終于救出了兒子。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父愛的濃厚,卻很少有學生能讀懂兒子的偉大之處。父親的偉大之處作者花費了大量的筆墨進行描繪,而兒子的偉大作者則是輕輕帶過。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從兒子這一角度進行切入,引導學生思考,當父親在廢墟上苦苦挖掘的時候,廢墟下默默等待的兒子心理上會有怎樣的變化,以此引導學生寫作,共同領會兒子的偉大之處。
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結尾都給予人們極大的想象空間,意味無窮。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不改變原文章立意的情況下對文章情節進行續寫。比如,講解《窮人》一文,教師可以根據文章提出這樣幾個問題:1.漁夫在面對西蒙的孩子時,他的神態如何?2.第二天,孩子醒來以后,卻發現媽媽不見了,他們是何反應?3.桑娜和她的丈夫是如何照顧兩個孩子的?4.兩個孩子長大成人以后又是如何對待桑娜夫婦的?讓學生根據這是個問題,進行寫作訓練。
教材中還有一些內容作者在描述時筆墨不多,需要讀者自行領會。此時,就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聯想。將這些模糊化的人物和情節描繪成具有鮮明特征的人物形象和較為完整的故事情節,以便于為學生理解課文提供另一個角度。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兩大重點,也是兩大難點。以往的語文教學,總是將兩者拆開教學,其實兩者相輔相成,寫作是經,閱讀是緯,兩者兼顧方成經緯。閱讀能為寫作提供素材,能夠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明白文章如何排列,如何發展。而寫作能夠讓學生更加了解閱讀素材的段落構成,明白作者布局的巧妙。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擯棄傳統教育理念,實行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聯合,根據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規劃出一系列適宜學生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讀寫結合的新型教學和活動,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