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時杰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
勞動是人類文明起源與進步的根源所在,勞動教育為高校人才培養體系注入更加豐富的內涵,在新時代高職教育中理應有勞動教育的一席之地。在理論上,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必須扎根中國大地,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養分,主動追尋和探索。“勞動教育是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具有政治屬性”[1]。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必須堅持“紅色領航”,為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立好“航向標”,把好“方向盤”,確保思想統一、行動果敢、效果良好。在實踐中,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應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大學生主體地位,將紅色基因傳承、“工匠精神”培育同勞動教育有機融合,積極凝練項目,引入“學分銀行”理念,強化診改思維,不斷提升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的質量。
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創造了人本身”[2],這就揭開了人與動物之間相區別的神秘面紗,勞動實踐將人從動物中剝離區別出來,開啟了人類的燦爛歷史文明,也賦予了人類“勞動”這項獨有的天賦和技能,人類自然就成為了勞動的主體。教育活動作為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動力源”和“助推器”,應不斷汲取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豐富養分,結合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將勞動教育融入教育活動的方方面面,實現個人自由全面發展,促進國家、社會可持續發展。
新時代高職院校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總書記關于勞動教育系列講話精神為行動指向,不斷夯實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理論資源和實踐基礎。推進新時代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勢在必行,也有章可循,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教育體系,有效開展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要立足“高職大學生是勞動的主體”這一基本點,妥善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的關系。
教師在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中是積極的倡導者、督促者、示范者,是勞動教育的外在因素,起著“穿針引線”作用;高職大學生是勞動教育的直接受眾,具有主觀能動性和積極創造性,是勞動教育成效的內在因素,起著關鍵作用。基于這一點,推進高職勞動教育,教師要做到精準“教”和“導”,學生要做到自覺“學”和“做”。從根本上培育高職大學生的勞動精神,必須堅持在“導”中“學”,在“學”中“導”,充分尊重高職大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同學們主動參與勞動的熱情和動力,在實踐中磨礪意志,在勞動中收獲成長。
教育實踐活動強調因人而異、因勢利導,進行差異化、個性化教學,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既要發揮同學們興趣愛好的正面導向作用,更要培育高職勞動教育精品項目,不斷激活同學們潛在、內生的動力之源,避免讓高職勞動教育陷入“興趣班”“選修課”式教學這種“形而上學”方法論的泥潭中。基于教育本身的特征,勞動教育的形式是豐富多樣的,高職大學生如果僅憑興趣點和興奮點選擇性地參與和接受勞動教育,那么它一定是“被動的”“低效的”“無序的”。因此,高職院校必須以培養興趣為切入點,以項目驅動為著力點,從“人”的視角出發,加強勞動幸福觀教育,提升勞動獲得感,孵化勞動教育項目,以“勞動周”“技能月”“競賽季”為有效抓手和平臺,將勞動教育潤物細無聲地植根于高職學生的內心深處,讓高職大學生從心底了解它、接受它、認可它,變“要我勞動”為“我要勞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代企業文化對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有著重要推動作用,要準確把握它們內在協調性和統一性,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企業文化同向發力、聯動推進,聚焦高職大學生勞動精神培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了新時代勞動者的精神家園,也豐富了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的“資源庫”,必須加以充分闡發和科學運用,開創高職院校大學生勞動教育的新局面。在社會、校園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勤勉肯干”“勞動光榮”等環境文化能夠讓學生對勞動充滿熱愛和向往;同時,高職院校積極將現代企業精神融入勞動教育體系,讓“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成為一種品質向往和精神標桿,讓同學們進一步明確“勞動創造歷史”“勞動創造未來”,讓現代企業精神浸潤高職大學生的心田,鼓勵學生開拓思維去創造,甩開膀子去拼搏,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
“勞動過程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在一起”[3]。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的根本遵循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在社會生產實踐活動中,積極將體力勞動和智力勞動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最大程度地挖掘勞動者的素質和潛能,為人類社會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變革和進步作出積極努力。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要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傳承好紅色基因,發揚好“工匠精神”,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我國大學最鮮亮的底色”[4]。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職院校,開展好、組織好、實施好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必須旗幟鮮明地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歷史接棒人”的價值理念,必須與時俱進地豐富和拓展當代青年學生的“新長征精神”的內容。在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中,也要將具有時代價值和當代特色的精神元素進行合理整合和科學運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涌現出的“最美逆行者”,醫護人員、科學家、軍人和警察、社區工作者等,他們本身就閃耀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者”的光輝,他們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的“勞動形象”“勞動故事”就是絕佳的教育素材,從這一維度上講“勞動是無價的”,因為他們的勞動是服務于國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因此,在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中,立足新時代中國建設實際,傳承紅色基因,深挖時代元素,對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不言而喻的意義。
“工匠精神”在人們的勞動實踐中孕育、發展和豐富,“工匠精神”也能不斷推動勞動實踐邁上更高的層次和水平,在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中,培育和踐行“工匠精神”既是人才培養的客觀需要,也是人類實踐活動不斷拓展和深入的現實要求。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專業強、能力強、素質強的高等教育機構,理應更加重視學生動手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更加關注現代企業文化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品質至上”等價值導向。在“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過程中,讓勞動精神培育具有高職特色和專業底蘊,通過“專業新星”“技能達人”“未來勞模”等的培育和選樹,對標看齊爭先鋒,不斷滋養“大國工匠”成長成才的職教文化土壤,引導和鼓勵高職大學生主動成為“工匠精神”的踐行者、傳播者、倡導者,讓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春風化雨,浸染心靈,使高職大學生成長為“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力軍和主力軍。
“勞動教育與職業教育密不可分,離開了勞動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職業教育”[5],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要緊緊圍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主線展開,通過搭建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平臺,完善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長效機制,強化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診改思維,實現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項目化、學分化、進階化,從而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培養“源頭活水”般的新生力量和后備骨干。
在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中,合理利用學校公共課程資源、校園文化資源、現代職教資源、科研力量資源等,設立新時代勞動者學院,推進培養勞動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精品項目。以新時代勞動者學院為依托,以“工匠孵化營”“精英孵化器”“達人示范班”等為抓手,引導全體高職大學生有序接受勞動教育。同時,高職院校制定好符合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需要的勞動實踐周、技能展示月、大賽參與季實施方案,在全校范圍內分專業、分類別、分層次對高職大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以新時代勞動者學院為陣地,開展新時代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研究和探索,在實踐中找問題、解難題、破偏題,實現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的成功經驗可凝練、可復制、可推廣。
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指出“現代職業教育要推進‘學分銀行’建設,建立職業教育學生賬號,便于學習成果、效果的追溯、查詢和轉換”。勞動教育作為新時代高職大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建立和健全勞動教育學分認證體系有章可循。在頂層設計方面,通過充分的調研、科學的論證、全面的謀劃,建立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納入學分管理和學業評價的長效機制,將勞動教育細化到入學教育、專業學習、勞動實訓、社團活動、技能大賽、就業創業等全過程中,實現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有標準、有導向、有規劃,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
“從勞動意識、勞動時間、勞動能力、勞動成果、勞動創造等方面進行提煉”[6]。為確保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有序、有效、有力推進,必須強化診斷反饋思維,提升勞動教育的“質”和“效”。將勞動教育導入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中,督促學生以診改的思維審視自己的勞動實踐活動,在螺旋式提升中提高自己的勞動意識和能力。在大一學年的勞動實踐周中,新生專業技能比較薄弱,參與的勞動相對而言缺乏“技術含量”、缺失“專業底氣”,在實踐中的獲得感和成就感處于相對較低水平。在大二學年開展的技能展示月中,技能訓練賦予了“勞動”更豐富的外延,在技能訓練中感受到勞動的價值和勞動的魅力,督促高職大學生制定更高層級的勞動實踐目標。在畢業季就業創業過程中,“學長講堂”“校友論壇”“導師面對面”“就業創業沙龍”等激發了準畢業生厚植勞動情懷和爭做新時代“勞動之星”的動力。就是說,在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中,結合年齡、年級和階段特性,制定立體、螺旋、進階的勞動教育活動路線圖,讓診改理念成為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有序推進的重要工具。
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既是中國高職院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職教文化的應有之意。“勞動教育是高職院校專業教育的補充,是高職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基石。”[7]國家職教改革背景下,加強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要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紅色基因傳承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其中,讓勞動教育落到實處,落到細微處,實現高職大學生勞動教育項目化、學分化和進階化,把高職大學生培養成有遠大理想、有扎實本領、有時代擔當的“奔涌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