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東港市第二中學 王愛萍
現代發展意識是指人們對現代社會現象的反映,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則體現為學生的自主、創新、環保、道德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地理教學時應培養高中生的大局觀以及長遠的眼光,運用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成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具有現代發展意識的人才。本文將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現代發展意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學生的現代發展意識進行分析。
在高中階段,教師應引導學生培養對國情的敏感度以及了解社會發展規律的能力,對社會、政治等國家問題形成現代化的理解,運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高中地理教材中便對這部分的內容有所涉及,并且在平時的教學、考試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地理學科講究“牽一發而動全身”,這與社會發展的規律相符,符合現代發展意識中的“歷時性”概念。教師應將地理這門科學學科與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在日常的地理教學中引導學生客觀地了解國情與社會百態。在教師的這種引導下,高中生會意識到地理學習不只是為了應對高考,而是在學習時開闊眼界,融入現代社會中,在現代發展意識下深入了解國情。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教材內容包括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兩大部分,并且在社會、政治、科學、文化、環保等現代化產物中都有所涉及,體現了素質教育理念下對學生現代意識的培養。在高中地理教材中,許多內容都與現代社會發展有關,同時現代社會需要學生具有發展意識。為了幫助高中生拓展思維,盡可能全面地考慮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答案,也就是將現代發展意識與地理學習相結合,多方面作答。在這種長時間的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訓練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會自然而然地進行思維發散,并且習慣于獨立思考,而不是依賴他人、網絡、書籍等。
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材內容制定教學方案,把握學習進度。現今的地理教材內容安排較為合理,加入了大量的國情內容,教師便要利用好教材,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地理與社會之間的關聯。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從實際生活中挖掘地理事物,并且巧妙地融入課堂教學內容中。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大部分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概率很高,因此,為了有效培養高中生的現代發展意識,教師就要提高教學水平以及自身對社會發展形勢的敏感度,才能幫助學生明確人生目標,為現代社會做出貢獻。
例如,講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時,涉及了城市內部空間結構、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以及城市化三個知識點,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分析本城市的空間結構、服務范圍等,有條件可以進行實地考察,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的城市情況相對應,讓學生了解城市發展的過程,并且對現代城市的發展給出建議。在這之后,便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每組選取一個城市,通過上網查資料、做調研等方式了解這個城市的等級、人口以及城市化進程。學生選擇城市的過程其實反映了他們的興趣與理想,在這種動力的推動下,會大幅提升學生學習城市化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從高中地理教材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以及地區的發展進程大致相同,基本上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工業化帶動城市化,但過度工業化會導致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等問題出現。但隨著人們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理念的出現,從前過于壓榨大自然的發展理念已經被現代發展理念淘汰。為了讓學生在高中時就意識到文明發展的重要性,教師要在教學中著重滲透“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現代發展意識中的“環保”理念相契合。
由于地理事物都可以與可持續發展理念關聯起來,教師在課堂中就要用可持續發展的思維去講解每一節的知識點,在日積月累中加深學生對現代發展理念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中,教師就要強調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以及山西煤炭資源的開發中的可持續發展原則,例如恢復植被、風能水能的利用等。在生活中,教師也要叮囑學生時刻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做到珍惜資源、保護環境,做現代社會的文明人。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教學重點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現代發展意識,使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時就要注重與其他學科相聯系,各個學科之間進行知識的融會貫通。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擅長或者不擅長的學科,教師經常進行這種聯動,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也對學生的偏科、提高成績等方面有所幫助。
例如講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時,教師便可以讓學生根據物理知識中水的三態變化條件來分析水循環的規律以及過程。在講到“洋流”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密度的計算公式推導出洋流的運動方向。
高中只是學生人生階段的一小部分,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學生還要回歸社會,學會生活。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不拘泥于課堂教學,應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親身觀察。在道路兩側的綠化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土壤的顏色、濕度等,并且利用地理知識說出當地土壤的特質,這種類型的土壤適合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還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如果當地是沿海城市,教師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帶領學生去往海邊體驗白天海風的方向、海水的流向等特征,為學習“大規模的海水運動”做準備。
總而言之,教師應充分利用高中三年的學習時間對學生進行現代發展意識的培養,特別是要結合地理教材,向學生講解當今中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自然地理以及人文地理,讓學生能夠從整體出發,認識地理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只有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掌握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為培養現代發展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