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東部分校 卜新堯
在語文教材中,《荷塘月色》屬于經典散文內容之一,不同版本教材中對本課練習模塊的設計側重點不同。梳理練習設計差異之處,分析練習設計中蘊含的教育理念,明確我國教育理念變遷,對教育者尋找教育思路能提供支持。
不同版本語文教材在課后習題方面的設計中有許多不變的內容延續至今,能看出優秀教學理念不可取代特點。同時,也能看出練習設計注重系統化挖掘文章內涵。《荷塘月色》的文本語言、寫作手法和情感表達十分豐富,練習設計內容逐漸變化,從散文閱讀過渡到全群文閱讀形式,能體現寫景散文教學特點,能按照不同文本有所側重。散文文本重點在于語言描述和情感表達,因此,在習題設計方面要突出以上內容,根據文本關聯性,適當取舍。對比多個版本教材習題設計,大多數關注學生認知,根據習題順序、形式等方面內容分析,注重學生認知能力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也要遵循該認知規律,運用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為教學提供服務。
新課改以來,核心素養變為語文教學全新目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學生對語言的建構運用能力,要求學生不但能積累語言知識,而且還能整合知識,在特定的語境之內進行交流;第二,思維能力發展,要求學生能根據直覺,展開聯想和推理,發現新的知識,形成批判思維;第三,審美和創造,要求學生閱讀以后能獲得體驗,能欣賞、評價語言特點;第四,文化傳承意識,要求學生能繼承文化,理解文化包容性。
在語文教育中,通過教育理念的變遷,不難看出教育目的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因此,核心素養的提出,為教育未來指明方向,需要將其和教育目標相互融合,在課堂中參與豐富的學習活動,獲得體驗,體會語言特點,感受文化氣息,內化知識。教師要設計練習內容,引導學生學習元認知類問題,使學生不斷完善自我認知。教師在設計練習內容時,還要注重學生對自我認識和策略知識方面指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逐漸形成。教育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不斷認識自我,在自主學習方面,方法的選擇應該關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等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積累語言、實踐語言的平臺,重新塑造教學目標,注重學生學習體驗,培養其自學能力,完成教學設計,將練習的價值最大化發揮。
例如,在2019版教材當中,《荷塘月色》課后練習十分注重核心素養內容。練習中要求學生對三篇現代散文當中的語言進行品味,選擇精彩段落,以寫點評的方式,賞析其中語言和用詞之美,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不但能積累散文語言,而且還能對其進行賞析,提高語言實踐能力,形成審美體驗。在課后習題“研討”模塊中,要求學生探究作品民族審美、文化價值,通過探究體會我國優秀文化。除此之外,還設計了寫作訓練內容,要求學生展開群文閱讀,對比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模仿創作。上述習題的設計充分體現對學生語言建構、思維發展和審美體驗等方面的培養,充分將語文素養相關內容進行融合,讓學生體會傳統文化和自然之美。
雖然教育理念在不斷更新,但是并不能說哪種理念是絕對正確或者錯誤的,大部分的理念都具有“新中存舊”的特點,就像群文閱讀這一理念,早在1990年的高中教材當中就有所體現,在后續教材當中不斷得到更新,因此,任何教學理念的更新都可以視為全新思考形式的一種。在教育快速發展過程中,原有教育理念會跟隨時代發展被賦予全新內涵。所以,教育者應該秉承課標要求,立足散文內容文本特點,同時還需要考慮學情,做好當下教育工作,將學生主體地位充分體現,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理念,完成課后習題的設計。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更新自身教育理念,秉承教育事業發展,逐漸進行自我指導,成長為和現實需求高度相符的教師。教師還應該加強自我反思,健全自身人格,成長為能獨立思考的教育者,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找到自身不足之處,重點關注學生需求,對學生進行分析和評價,不斷反思教學過程教育理念的運用,進而更加準確地把握教材內容,素質教育發展。
學生學習目的就是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實踐當中,如果學生不具備這種能力,那么會影響其學習興趣,同樣,當學生在習過程中能不斷實現目標,就會獲得成就感。因此,在練習設計和練習教學方面,應該貼合學生實際生活,為其遷移和實踐知識提供平臺,拉近知識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練習過程能獲得體驗,及時反饋學習結果。大部分學者都建議在教材課后習題中編寫和生活相關的內容,并且將習題的趣味性加以豐富。不同版本教材在不斷更新過程,習題內容和生活實際的關聯性越來越強,特別是2019版語文教材中,《荷塘月色》課后練習內涵更加豐富,通過學習任務這一方式增添習題趣味性,而且對于學生遷移能力的培養也十分有利。對于高中生來講,所有的學習內容都屬于生活當中一部分,所以在語文課后習題設計方面還需要關注和教學內容、生活內容相互結合,教學環節注重基礎知識的夯實。例如,當學生誦讀某一知識點以后,教師可以帶領其進行反復誦讀,不斷幫助學生修正問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還需要結合現實需求,對于學生展開針對性指導。
對比各版本教材,《荷塘月色》練習設計無論是知識維度方面,還是認知過程方面的廣度和難度都不斷提升,習題形式也更加豐富,對學生思維提升有明顯作用,所以,為了保證練習設計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在課前、課中和課后對練習設計進行合理運用,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在課堂上,合理運用教育藝術,為學生創造表達自我的平臺,激發其質疑精神,形成強烈的探究欲望,逐漸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使其能展開思維活動,體會身邊事物,展現教育理念運用價值。
總之,通過分析,不同版本教材當中,《荷塘月色》一課內容無論是練習數量,還是練習類型,或者是任務形式都存在差異之處。教師要深度分析教育理念的發展,根據課標要求,圍繞核心素養,師生共同建立學習共同體,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