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旺茂鎮第一初級中學 覃 丹
初中數學教師在鼓勵初中生數學學習中應用“有效學習理念”時,要先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一個轉變。首先,要明確數學學習的主體地位。新課程改革后,不同的教師會對此產生不同的想法,因此若想達成一個統一的、良好的標準,教師就必須進行實踐及思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自己也作為數學課堂的參與者,換位思考如何能夠更好地去聽課。教師還可以將數學課堂的大致流程交由初中生自己去制定,以此來貫徹“學生占據主體地位”的這一思想。其次,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在轉變教學理念的同時創設一些適當的教學情景。但現實生活中,每名初中生的環境、智力和學習數學的天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師應從這一現實特性出發,創設一些適當的教學情景激發每個學生的潛力,以此進行平等、趣味的教學,達到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最后,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轉變教學理念的同時,要不斷對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進行思考與創新。目前,大多數的數學教師都認為數學教育是為了應付考試,這也促使了其在進行數學教學時過于注重“考什么,教什么”,而忽視“教什么,用什么”。這其實是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教師應當是為學生今后的人生道路進行保駕護航的指明燈,而不是一個為了達成目的而拔苗助長的人。
為了塑造初中生在學習數學中應用有效的學習理念,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在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后明確自身的教學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絕對不能缺少的環節就是對于初中數學的“歸納與創新”。以人教版的數學教材為例,其在每一章節結束后均有課后習題,這不但便于學生理解和歸納,還有助于教師找出教學的遺漏點,而且還能?使教師進行針對性教學。初中數學教師在明確教學過程的同時還要注重發揮初中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受中國傳統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初中生都習慣被動地接受知識,對其進行“填鴨式”教育,這在無形中限制了學生對知識的思考空間。因此,數學教師必須在明確自身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廣闊的思考空間,以此來培養初中生對數學的“歸納與創新”的能力。
在初中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首先使數學教學具備實用性、可行性,并鼓勵初中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抱著“從實際中來,到實際中去”的思想,以此來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新課程改革后,以人教版教材編排為例,其大部分內容是現實生活的內容,比如“個人所得稅的計算”這個將時下熱門的話題融入數字及小數點的計算中的例子,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體會數學的實用性。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受此激發,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一些教學方來促使教學過程貼近生活實際。教師還可以效仿人教版數學教材“簡單的幾何”這一章內容的例子,在設立教學場景前準備一些幾何圖形,然后將這些圖形比作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比如將圓形比喻成輪胎,將長方形比喻成課桌等,通過此種方式來教授學生學習平面圖、直觀圖等簡單的幾何知識。在進行情景教學時,教師還應將主動權交至學生手上,鼓勵學生利用學習的知識及日常生活的經驗推出數學結論。但需要注意的是,數學教師在設立數學情景時切勿忽略掉理論知識。而且,在教學情景設立時還需要遵循“實踐—理論—實踐”的這一過程,只有堅持這一過程,才可以發揮出數學情景的作用,真正達到“從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教學目的。
任何良好的學習效果都不可能僅靠教師單方面的努力,其與學生及時進行良好、有效地交流與溝通也是達到良好學習效果的原因。新課改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對學生只起輔助作用。但是,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因為其能夠加強學生對于學習的理解與認知。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理論及實用基礎要求都非常高的科目,因此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及時交流與溝通。但是,初中生處于青春叛逆期,其經常會因為愛面子不提出學習上的問題,這會導致他們的數學問題像滾雪球一樣越積越多,數學學習效果也就越來越差。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更要在數學教學中增進與初中生的交流與溝通,教師可以運用一定的溝通技巧促使初中生自己提出困惑,然后再為其答疑解惑。初中數學教師通過與學生進行溝通,還可以提高初中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因為初中生的自尊心較強數學教師若經常與其溝通,并在交流中經常運用一些鼓勵性語句,透露出自己對其的巨大期望,受自尊心的影響初中生就很有可能在數學學習上奮發向上。這些都是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的積極作用,但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與初中生交流的出發點一定要落在增進其學習興趣這一點上,不要給予初中生太大的學習壓力,否則會適得其反。
新課改后,初中數學的要求指出,教師要對一些繁雜、不必要的內容進行刪減,主抓重點部分進行講解。這一點在數學教材的編排上可以體現:改革后的人教版數學教材,刪除并替換了一些內容,這在減輕了學生數學學習負擔的同時,也提升了數學教師教學的效率。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對內容進行適當的刪減,做到開放性、創新性的教學。拿習題來說,除了讓學生練習教材每一章節后的練習題,教師還可以在平時篩選出適合的、有用的習題讓其進行練習,但現在市面上初中數學習題層出不窮,教師篩選習題時要在其中選出具有創新性和實際操作意義的習題,并且在選擇習題時注重該道題目是否有利于初中生思考。傳統的數學習題常常透露著答案唯一、公式死板的不足,因此在新課改后教師在選擇習題時,要盡量避免挑選此類習題,要篩選出開放性的習題并讓初中生將眼光放在這些習題上,使其在練習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思維空間;教師還要選擇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練習題,因為此類題目能夠使初中生在數學學習中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
良好的學習理念在初中數學中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需要教師、家長的關注及學生自身的堅持。初中生普遍面臨的重大問題是“中考”,而學生在為此努力的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也需要發揮良好的引導作用。只有這樣,才可以促進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理念,并以此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