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 寧波大學潘天壽建筑與設計藝術學院
土家族在我國的分布比較集中,并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土家族的文化信仰較復雜,所以土家族雕刻藝術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土家族雕刻藝術是土家族歷代雕刻家嘔心瀝血、充分發揮本民族聰明才智的結晶。因此,我國要高度重視并保護土家族雕刻藝術,深入研究這種藝術,使廣大人民群眾對這種藝術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土家族雕刻是土家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形成的,融合了多種宗教文化的藝術形式。土家族雕刻材料取自大自然,如石頭、竹子、木頭等,土家族人民在這些材料上盡情書寫自己的生活和宗教信仰,其內容涉獵之廣,無不體現了土家族人民生活內容的豐富性。在這些雕刻藝術品中,以雕刻吉祥物和宗教內容為主,體現了土家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另外,由于土家族人民對大自然的敬畏,所以借用兇惡的雕刻內容來表達趨吉避兇的愿望。土家族雕刻品具有多種功能,被應用于生活的多個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雕刻品水平的提高,土家族雕刻從材質、內容、藝術表達等方面都有所創新,不僅美化了人們的生活,還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養料。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在發展中都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土家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我們要加強對土家族文化的研究,特別是土家族雕刻藝術的研究,其對全面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土家族雕刻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另一部分是宗教信仰。到過土家族聚居地區的人們不難發現,土家族人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體現了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例如,土家族人建筑的房屋比較密集,體現了土家族人民之間緊密、互助、祥和的文化氛圍;土家族人民所用的家具都雕刻著生動形象的圖案,體現了土家族人民熱愛生活、注重生活品位、重視生活質量等。總之,土家族雕刻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在雕刻細節上能映射出土家族人精神的豐富性[1]。
土家族雕刻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在內容、形式等方面體現了土家族人與大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活態度。雕刻藝術不同于其他藝術形式,雕刻完成后很難進行改動,如建筑物、木質材料上的雕刻等。土家族雕刻內容源于自然,其代表著土家族人對生活的認識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其豐盈,但是現代人更注重物質享受,卻忽視了精神追求。長此以往,對國家、對民族、對個人都極其不利。土家族雕刻閃現著精神之光,能讓欣賞土家族雕刻作品的人受到熏陶,發現精神之美。過去我國的經濟發展是粗放型發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資源的大量消耗和對自然的破壞來實現的,土家族雕刻讓我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得出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狀態。
我國民族眾多、文化豐富,民族性特點突出,民族文化的價值就體現于此。民族文化可以從多方位、多層次反映一個民族的情況,土家族雕塑藝術就體現了土家族人民的性格、民族氣質等。土家族雕刻藝術的民族性還表現在藝術形式的內容和雕刻手段上,這兩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土家族人對生活和精神的追求,同時也使土家族雕刻成為具有土家族特征的、獨一無二的藝術表現形式[2]。
土家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其民族文化雖然不斷發展,但是仍保留著較強的地域特色,這也是土家族雕刻藝術雖經歲月的不斷洗禮,仍具有很大文化價值的原因之一。土家族雕刻內容較多涉及宗教,宗教具有地域性特點,所以土家族雕刻藝術也具有地域性特點。土家族雕刻所用的原材料一般是樹木和石頭,這是由土家族獨特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土家族大都分布在我國的亞熱帶氣候區,盛產各種樹木,而且土家族所處高山地帶,因此土家族人就地取材,較多選用木頭和石頭作為雕刻的原材料。另外,由于土家族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外界影響較小,這就使土家族雕刻藝術的地域性特點更加突出。
土家族人民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這些文化在土家族的各種藝術形式中都有一定的展現,土家族人民通過各種藝術形式繼承和發展著本民族的文化。土家族文化在發展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并沒影響到土家族文化的一脈相承,在土家族聚居地區仍能發現一些較古老的文化現象,這也是土家族文化一脈相承的表現之一。雕刻與土家族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小到生活用品,大到各種建筑都能看到雕刻藝術的影子,如果對這些雕刻作品細細品味,我們總能從中發現土家族文化的特點。土家族雕刻藝術作為較典型的土家民俗藝術,經過歷代雕刻家的發展,其所具有的功能早就超越了最初的使用功能。土家族雕刻藝術由于所具有的獨特文化韻味使其在我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另外,土家族雕刻藝術家不斷汲取各民族文化所長,并糅合于雕刻藝術中,使土家族雕刻藝術文化底蘊深厚,更具有生命力。
土家族雕刻已經形成一門藝術,已遠遠超越了它最初的實用價值。土家族雕刻藝術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顯示出其獨特的功能價值,在各個方面發揮出其獨一無二的作用。
土家族雕刻藝術的教育功能通常是由其雕刻內容來實現的,雕刻內容涉及多方面,教育人們向真、向善、向美。土家族是一個沒有自己文字的民族,雕刻藝術在很大程度上傳承了其民族文化,也是一種教育大眾的方式。例如,土家族雕刻藝術中木雕的雕刻內容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出現了《水滸傳》《三國演義》的歷史內容,這些雕刻內容向人們傳達了做人要講誠信,同時起到教育大眾的作用。像這種以內容起到教育作用的不止木雕,其他形式的雕刻藝術同樣有教育的功能[3]。
土家族雕刻藝術在最初使用功能的基礎上又逐漸有了裝飾功能,它的裝飾功能主要通過雕刻的圖案來實現。土家族的雕刻作品無論大小都有各種各樣的圖案,體現了土家族人的審美,表達了土家族人積極的生活態度。例如,土家族木雕中的滴水牙床,它的圖案數量眾多而且工藝復雜,裝飾效果極強,帶有濃厚的土家族特色。這些具有裝飾功能的雕刻藝術給土家族人的生活帶來了美感,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4]。
土家族人對大自然懷有敬畏心理,因此他們將其融入雕刻藝術中,如雕有花、鳥、蟲、草的雕刻品象征了土家族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木雕中較有代表性的儺戲面具則象征著土家族人對神祖的崇敬之情。土家族雕刻內容的不同,象征意義不同,這些象征意義隨著歲月的流逝根植于每個土家族人心中,寄托著土家族人的精神信仰。
土家族作為我國一個特殊的無文字的民族,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具有較強的指向性,雕刻藝術就是其文化特色之一。了解土家族雕刻藝術是了解土家族文化的一種路徑,我們要通過這種路徑了解土家族雕刻藝術,了解土家族文化,提高對少數民族文化的認識,進而推動相關文化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