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洪 上海工藝美術品服務部有限公司
玉雕藝術是中華文化的精華,經過不斷發展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藝術珍品,其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現今,玉雕的工藝流程持續完善,部分過時的工藝技法逐漸被淘汰。現對民間玉雕工藝流程以及技法進行深入探究,以推動國內民間玉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原料篩選是玉雕的第一個環節,且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由于玉石原料品種繁多,每塊玉石的特性變幻莫測,所以在對原料進行篩選時首先要判斷玉石的品種以及大小等基本信息,然后結合玉石原料的自然屬性等綜合判斷,并對原料進行去皮處理,明確原料的核心特征,認真仔細地挑選,從而實現物盡其用。
玉雕設計除了狹義上的造型設計,設計流程中還涵蓋工藝設計。其具體設計流程并非單一化的過程。若選擇脆性原料,在造型設計方面無須太煩瑣,以防止玉石原料的內部結構被破壞。設計過程中重點遵循量料施藝以及好材優用、用料干凈等標準。如果原料在雕刻過程中產生突發情況,一定要將現有的半成品重新設計構思和改造,防止原料的過度浪費。雕刻和設計的有效配合,才能使玉雕作品愈發完美。
設計構思好后,雕刻者應該按照設計的核心標準,利用多樣化的技法精雕細琢。通常,雕刻可分成粗雕與細琢兩種。在對玉石進行粗繪以后,應該先按照有關的設計標準對作品進行粗雕。在基本的造型外觀形成后,進行打坯,此流程一定要嚴謹。打坯結束后,應該按照相關設計標準對作品進行細繪,接著進行細琢,經過這一流程后雕刻才算完成。
經過了以上工藝流程以后,雕刻作品初步形成,后續還需進行裝飾與拋光。拋光是對半成品的表面進行打磨處理,先進行粗磨,去掉表面粗糙的部分;接著進行細磨,讓作品表面更加明亮、光滑。在細磨時,對半成品進行打蠟與過油等處理,使其明亮度與光滑度獲得充分提升。拋光流程完成后,還應該為作品配置相應的裝飾,如底座等。通常,底座會選擇相應的石材或木料,并且還會對底座進行雕刻處理,以此讓其與作品融為一體。總之,從玉雕的原料篩選到拋光,再到為其配上相應的底座,才算得上徹底完成一件玉雕作品。每步都認真仔細完成,才能確保作品的完整性。
玉石原料本身擁有多樣化的特征,同時玉雕的不定性進一步決定了玉雕工藝技法應該量材施藝,作品要從玉石原料的主要特性入手,充分利用原料,實現量材施藝。
1.去臟、綹
臟、綹分別是玉石原料中的雜質、裂紋,其是玉雕作品的大忌。玉石因其源于自然,不免產生臟、綹等,所以在玉雕的相關工藝技法中很重視剜臟去綹。通常來講,在設計初期就會去除雜質,然而在后期的雕刻中常常會出現裂紋,這時通常不易處理,要按照造型外觀有效遮住,力爭實現去臟的同時確保與傳統設計的結構造型相符。而一般來說,處理裂紋時順著裂紋雕刻即可。
2.化瑕為瑜
化瑕為瑜將玉石的特征全面利用起來,既順利優化了自身缺點,也使玉雕作品更加逼真、生動,達到普通玉料所達不到的效果。另外,科學使用玉石原料中的雜色也能達到化瑕為瑜的效果,玉石原料的色彩通常很紛繁、復雜,可能會產生若干種雜色,科學的設計以及高超的雕刻手法能夠將各種色彩全面利用起來,使玉雕作品引起無限遐想和感悟。
1.浮雕
浮雕是雕塑藝術中的重要技法。在雕刻中畫面線條、輪廓和繪畫相似,其線條的深淺凹凸不一樣,方便營造逼真、立體的三維效果。浮雕也是玉雕工藝技法中十分常見的,通常分成深浮雕與淺浮雕兩種。淺浮雕的雕刻深度一般不超過2mm,重點是通過平面與簡單線條的充分結合擴增畫面的層次感,變化不多,技法要求很嚴格。而深浮雕的雕刻深度通常很大,方便營造出多個層次的畫面,立體感非常強,大部分是寫實的圖案造型,如人物、鳥獸魚蟲等。另外,單一化的變形圖案也很普遍,如祥云紋與回形紋等,豐富的造型紋路使得玉雕作品寓意豐富、形式多樣。
2.鏤空雕
鏤空雕又名透雕,通常是在浮雕的前提下深入雕刻,其做法是掏空浮雕中作為平面的背景部分,充分加深浮雕的形象,該技法使玉雕作品達到鬼斧神工的效果。另外,鏤空雕增加了作品的層次感,然而因其層次太多,線條、圖案相互交錯,工藝煩瑣,雕刻難度很大,通常采用鉆孔穿透雕刻法,而且在拋光工藝流程中鏤空雕很麻煩,所以要對鏤空雕進行合理使用。
3.圓雕
圓雕是在浮雕的前提下充分擴增畫面的立體感,即對玉石原料的四維都進行雕刻。圓雕沒有正、側面,面面都可以當作正面,能夠從若干個角度進行觀賞。圓雕技法將玉石原料的各面充分利用起來,使材料在若干個方位都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畫面,拓展了玉雕作品的畫面范圍與欣賞層次。通常在素活以及人物形象類的玉雕作品中采用圓雕手法。
近些年來,日益成熟的內雕技法為玉雕的飛速發展提供了基礎,內雕技法是在玉石上雕刻若干層圖案景物,一層一層分式雕刻,作品題材豐富、形式新奇。內雕技法是如今新研發的玉雕手法,由于其工藝比較煩瑣,雕刻難度非常高,內雕技法雕刻的作品不常見。各種工藝技法盡管有門類的區別,但是在玉雕創作過程中卻難以徹底分開。一件玉雕作品集若干種工藝技法(如圖1、圖2),雕刻時要按照材料特性與造型特征進一步選取適宜的雕刻技法與工藝。

圖1 《大日如來》 黃楊洪/作

圖2 《釋迦摩尼》 黃楊洪/作
總而言之,玉器誕生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其是禮儀與文化的核心象征,玉雕工藝品是我國人民群眾的智慧結晶,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探究民間玉雕工藝流程與技法,有助于玉雕藝術的有效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