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佳琪 莊一兵
黑龍江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地處中國東北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位于我國松花江的中游,是我國冰雪資源較為豐富的城市,因此在發展冰雪文化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所在。雖然哈爾濱極其寒冷,但寒冷的天氣并沒有降低人們對文化的熱情和追求,寒冷的氣候反而激發了人們對冰雪文化的熱愛。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穩步發展的經濟,人民良好的審美需求,孕育出了哈爾濱冰雪文化這一獨特的民間藝術表現形式。
在素有“冰雪王國”美稱的哈爾濱,一到寒冷的冬天,就會涌現大批的雕塑愛好者進行冰雪雕塑創作。能工巧匠們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創作優秀的雕塑作品,展現冰城冰雪文化的獨特魅力。
冰雪雕塑作品分為冰雕和雪雕兩大類別。
冰雕,以冰為主要材料,藝術家通過精心的設計和精細的雕刻創作出優秀的雕塑作品。冰雕的體塊雕刻和表面的浮雕雕刻技藝,需要創作者具備高超的雕刻技法,使雕刻作品具有精細的細節刻畫。與其他雕刻作品不同,冰雕材料通透,因此在雕刻過程中難以借助色彩的變化來增添冰雕的視覺效果。因此冰雕創作更加追求雕刻細節的精細,力求精致,突出雕刻的細節之美,利用雕刻線條的縱橫交錯,借助恰當的光影效果,通過光影和雕塑造型的巧妙呼應,產生折射、反射等光影,烘托冰雕的氛圍感,凸顯雕刻造型的玲瓏剔透,打造典雅、極致的藝術效果,因此冰雕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雪雕,又稱雪塑,是雕刻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雪雕主要是以雪為雕刻設計對象,將雪加工制作成雪坯,按照設計師的構思將它堆砌成一定體積的形狀,再進行形狀組合,壓縮的坯體有一定的硬度,可以在坯體上進行雕刻。雪具有黏性,可以通過堆砌進行形狀組合,修正調節細節。因此雪塑既有石雕的粗獷敦厚風格,又有牙雕的細膩圓潤特點。形式雪雕興起之初,主要使用的材料為天然雪,天然雪成本低廉,取用方便,但會出現雪源不足,天然雪源含水量低、雪質松軟、黏合性差、制作雪塊困難,運時帶來塵灰,雪質量不高,不夠純凈。因此,現代的雪雕采用的是人工造雪的方法,利用造雪機造雪,雪質純凈,黏合性高,存留時間更久。雪雕具有可塑性,雪具有一定的黏合性,可以通過雪坯的堆砌,對其進行精細的創意雕刻,展現出風格各異的藝術作品。雪給人天然質樸的感覺,其本質在雪雕作品中得到了更好地展現,我們所見的雪雕藝術作品,向我們展現了自然的質樸粗獷、圓潤、渾然天成之感。
冰雕和雪雕,創作手法相同,但呈現出的視覺效果卻截然不同。冰雕呈現出了玲瓏剔透、典雅精致的視覺效果,而雪雕帶給人自然純樸、渾然天成的視覺體驗。
民間創作者的創作,致力于表達內心的真情實感和率真的想法。他們在塑造冰雪造型時,往往不是對表現事物主體的直接呈現,不是直接地復制粘貼視覺形象,而是根據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對視覺形象主題進行修飾、概括、規范。他們在創作時,大多數情況都是因地制宜、相互借鑒,通過概括性的表現手法展現出自然質樸的雕塑造型。冰雪雕塑中,最為突出的概括手法是取舍法,通過對表現造型本體的概括總結,提煉出主要的表現形式,揚棄煩瑣冗雜的裝飾,探求最真實內在的表現方法。
概括造型中“取”之方法,具體表現為夸張提煉等手法。夸張手法的應用并不是民間創作者刻意為之,而是民間創作者根據當地的民風民俗、審美水平,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經過后期的修飾加工,創作出了有意味的形式。“舍”之方法,表現為創作中的省略和簡化。文學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有略貌取神的寫作手法,在民間冰雪雕塑中也存在具有異曲同工的創作方法舍其形而求其神。在創作過程中,民間雕塑家往往不去刻意追求作品外形的還原程度,而是注重抓住作品的主要特征,突出表現主題,簡化細枝末節。
象征性手法在文學創作、藝術創作中廣泛流行。冰雪雕塑在造型中也運用了很多象征性的表現手法。許多雕塑作品中蘊涵了創作者深刻的象征意義。雕塑家將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自身的想法、當代發展的現狀等精神層面的內容融入雕塑創作之中,通過雕塑表現大自然的美好,表現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渴望和追求,將深厚內涵與冰雪雕塑合二為一,水乳交融。因此,象征性也是冰雪雕塑最本質的價值。
冰雪雕塑屬于塑造靜態空間的戶外藝術表現形式。雖是靜態的冰雪,但并沒有被其特殊的冰雪材料所限制。靜態的冰雪雕塑向人們展現的是穩固、厚重的視覺效果,但能工巧匠給雕塑注入了運動的活力。一件好的雕塑作品,是靜態向動態的轉型;以靜態的作品展現動態的心靈和創作情感。其展現的是靜中求動、動靜結合的活力與美感。
冰雪雕塑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對大自然的深度探索發現。冰雪天然材料賦予作品大自然的質樸之美,雕塑家又通過對冰雪的精雕細琢,將自然之美與藝術家的思想之美完美地融合。
每一件作品都是通過雕塑家的雙手,結合無限的想象力和巧奪天工的雕刻技巧,賦予冰和雪無限生命力,通過自然之美、藝術之美、技藝之美的結合,賦予雕塑生命力。因此,我們既要感謝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豐厚資源,又要感謝雕塑家用精妙的雕刻技藝將自然資源轉化為承載人類思想的藝術表現形式。
冰雪雕塑屬于人類的藝術創作產物,其具有創意來源,同時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和寓意性,表達了作者和廣大人民的集體審美。創作需要有所依據、有所依托,作品立意要積極向上、鼓舞人心。創作的作品不僅要展現冰雪特有的材料特點,展現大自然的天然魅力,還要充分展現廣大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憧憬。因此,在創作中作者既要克服冰雪材料給創作增添的難度,保證作品的穩定性,還原設計的本質,還要注重將作品本身蘊含的思想內涵表現出來。融入思想內涵,給人精神啟迪的作品才是值得稱贊的好作品,才是一件具有生命力、具有活的靈魂的優秀雕塑作品。這正是冰雪雕塑藝術價值的具體體現。
冰雪雕塑取材天然,在創作過程中要考慮到資源消耗問題,盡量減少能源和材料的損耗,將綠色環保、保護自然資源的理念貫穿創作始終。不把創作建立在破壞自然環境的基礎之上,展現了冰雪雕塑的天然性、環保性、節能性。其展現了綠色設計的藝術價值,值得我們推崇和學習,應將這種理念融入其他創作領域中去。
冰雪雕塑展現了冰城哈爾濱獨特的城市魅力,展現了冰城人民熱愛自然、熱愛城市、熱愛生活的人文理念。冰雪雕塑不僅展現了大自然的神秘冰雪魅力,也向人民展現了冰雪城市的民風民俗。冰雪雕塑的美是其他藝術造型形式無法媲美的,它是自然之美和雕刻之美的完美融合,是冰雪和雕刻的激烈碰撞,是自然和勞動智慧的完美結合。
冰雪雕塑帶給我們非凡審美體驗的同時,也帶動了冰雪城市的經濟發展,興起了許許多多的冰雪文化活動項目,冰雪文化也在蓬勃發展之中。作為東北人民,我們在熱愛這片土地的同時,更應肩負起冰雪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任。在傳承發展中更應提升冰雪雕塑者的文化素養和精神底蘊,充分了解冰雪藝術的歷史和發展,深度剖析和探究冰雪雕塑藝術,在不斷學習中研究如何設計符合大眾審美、展現中國文化精神內涵的優秀冰雪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