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曉波
玉雕是我國最早的雕刻品種之一,見證著我國的歷史變遷與文明進步。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玉雕設計也要隨之體現出不同的面貌,才能體現出與眾不同的魅力以及蓬勃的生命力,這對新時期創作者來說是意義重大的課題。而文創設計則是新時期開展玉雕設計的理念基礎,結合不同文化背景,融入個人創意,故有必要思考文創設計的應用,探索玉雕設計發展的新道路。
文創設計即文化創意設計,文創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傳承,既有文化的核心價值,又體現出創新精神,迎合當代時尚審美,滿足市場可持續發展需求。一言蔽之,文化是文創設計發展的基石,創意則是文創設計發展的推動力,可見文創設計理念適用于當代的諸多行業,是文化藝術相關行業成型與發展的理念基礎。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一些既定的設計思想與設計方法必然會無法滿足當前的設計需求,但是傳承已久的文化是不可舍棄的,所以必須要在體現文化價值、不破壞原有文化內涵的前提下融入創作者的巧思,才能讓作品更具吸引力與生命力。玉雕作為我國最早的雕刻品種,在設計過程中更要融入文創設計理念,在保留玉雕神韻的同時,融入創作者的新巧思,使玉雕作品體現出符合時代背景與當代大眾審美的新面貌,進而受到更多人的認可。
因此,我們需要基于當前的時代背景重新思考文創設計在玉雕設計中的應用,通過對文創設計應用的討論,探索玉雕設計發展的新方向。
過度的固守與革新,是當代玉雕創作者在設計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思想的兩極化會使一部分創作者過度重視玉雕的既有創作形式與題材,進而放棄創新,導致大眾產生審美疲勞,使玉雕作品失去吸引力。而另一部分創作者不考慮玉石本身特點、不考慮玉雕內涵而隨意創作,使玉雕作品失去了應有的韻味,讓人無法感受到玉雕作品的價值所在。一言蔽之,如果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無法把握固守與創新的尺度,是無法體現出玉雕魅力的。
玉石包含了許多品種與等級,不同類型與等級的玉石適用不同題材,可以塑造不同的內容與情境,這是每個創作者都應當了解的事實。但是許多創作者卻會過于重視玉的種水以及品種價值,認為只有高等級的玉石才能創作出更加優質的作品,但實際上不同等級、不同類別的玉石都能夠通過選擇合理的題材從而體現出美感,對于品類的盲目追求實質上是一種偏見[1]。
任何一種文化形式的產生與發展,都要經過一定的歷史積累,隨著歷史的打磨,才會有獨特的神韻與魅力。玉雕也經過長久的發展,才有了更多題材、更多專業技術手法。但是許多設計者對于玉石文化的發展歷程顯然缺乏了解,所以設計時選材范圍也往往會受到局限,自然很難體現出創造力。
許多玉雕從業者都十分專注于玉雕的技術精進,對玉雕的市場拓展卻往往缺乏重視。時代在不斷發展,玉雕要得到更廣泛的認可,必須要迎合市場趨勢,從多個方向進行滲透,但是許多玉雕設計者卻只關注玉雕的設計,并不考慮玉雕與其他工藝以及其他產品的融合,這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當前我國玉雕作品的題材,依然以仿古、摹古為主,如山水、佛像、花鳥等,都是玉雕創作的常見題材。設計者希望體現出玉雕的精髓、傳承玉雕蘊含的文化,這固然是好事,但是有許多創作者的創新能力依然不足,缺乏突破固有框架的意識與勇氣,這是題材創新的局限。而為了擺脫選材局限,玉雕創作者需要不斷學習、進步,豐富自身的修養,才能有更多發現。為此玉雕創作者應當關注玉石相關市場信息,并進行實地考察,對內應當積極了解我國各地的風土人情,了解不同地區的玉石品種,進而獲取靈感;對外應當不斷探索他國文化與我國文化的融合,讓玉雕體現出異域魅力,只有敢于突破局限,創造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玉雕內容,才能讓大眾更新對于玉雕的認識。
玉石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同的玉石都有其自身魅力所在。色彩的分布、紋理的走向,都是大自然造就的圖案,每塊玉在自然中形成,形態都是無法復制的,所以單純依照種水、種類去判斷玉的價值和選擇玉雕的題材是一種偏見。例如,許多創作者普遍認為透度不好的棉絮玉,被一名玉雕大師看中,雕刻成了雪景,最終卻價值倍增,成了拍賣品,這便是對于玉石價值的開發。所以,讓玉石的天然花紋形成美妙的特殊圖案,也會使其價值瞬間飆升。玉石的價值雖然與種水等條件有關,但是創作者的解讀與利用,才是體現其最終價值的必要條件。因此,當代創作者應當更加積極去開發不同的玉石品種,不斷發掘各類玉石的應用價值,適合怎樣的題材,適合做成怎樣的成品,是玉雕吊墜或是擺件、屏風,這是創作者在設計過程中應當重點關注的[2]。
我國的玉石文化傳承千年,玉石連通著古今,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精美的玉雕作品能讓人透過其美妙的色彩、形態以及圖案感受到古人的風雅,就像時光的透鏡,讓我們看到另一個時空,這便是玉雕的人文內涵與文化價值體現。一言蔽之,玉石工藝品并不僅僅是一個擺件或是一個吊墜,而是文化的象征,是華夏民族傳承了千年的文化寶藏,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早在春秋時期,便有和氏璧的故事,充分說明我們對于玉石的熱愛,我國的奧運金牌也是唯一鑲嵌玉石的金牌,足以見得我國對于玉文化的重視。所以,作為玉雕創作者,理應秉持對我國玉石文化的自豪感,更多了解玉雕文化一路發展的歷程,深入了解玉雕的內涵,了解了玉石背后的故事,才能設計出內涵更加深厚的優秀作品。
談及玉雕,我們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最傳統的玉雕擺件,但是玉石是有著很大創作空間的材料,玉雕的創作空間不應局限于此。除了常見的玉雕工藝品以外,玉雕這種藝術形式還應當結合更多其他的藝術形式,如果玉雕創作者只關注玉雕,不愿拓展玉雕創作的范圍,玉雕的價值會逐漸被忽視。為此玉雕創作者應當不斷拓展自身的視野,深入挖掘玉石的價值,探索玉雕與其他元素的結合,突破思維的局限,才能有更多發現。例如,玉雕畫、玉雕配件(手機殼、手機掛件等),要結合各個行業市場的需求,思考玉雕的應用發展,只有創作者敢于突破,才能讓玉雕的普及范圍更廣,受到更廣泛的認可,受到社會大眾的歡迎。玉雕雖然是古老的文化,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玉雕也要不斷拓展市場,走入社會的各個領域,走進大眾的生活,引領新的時尚潮流,才能讓玉雕文化繼續傳承,讓玉石魅力流傳千古[3]。
文創設計是當代文化藝術創作的理念基礎,文化底蘊與創意的結合,能夠讓不同藝術形式、不同藝術作品都展現出獨特魅力,這對新時代創作者來說,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課題。因此,上文主要針對文創設計在玉雕設計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希望新時期的玉雕創作者能夠對這一課題進行深入探討,通過討論的不斷深入探索出玉雕未來發展創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