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區第二十四幼兒園 魏 偉
3—6歲是幼兒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期,因此在這個階段幼兒的啟蒙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讓幼兒對新事物產生興趣,一改“被動學習狀態”,發揮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玩樂的同時能做到自我管理,并完成教育任務,是當前幼兒教育的關鍵。故此,對安吉游戲進行深入研究能夠給當下學前教育帶來諸多啟示。
安吉游戲誕生于浙江省安吉縣,是一種由幼兒自主進行的戶外游戲活動,強調幼兒本身,讓他們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幼兒在不斷游戲的過程中得到成長。教師則是在幼兒游戲的同時進行觀察和記錄,同時在幼兒玩的過程中選擇性地進行引導,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冒險精神,從而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1.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幼兒真正地成為游戲的主人是安吉游戲開發之初的目的之一,以期幼兒能夠在玩游戲的同時培養主人翁意識。將活動材料給予幼兒,讓其自主分配,決定玩什么、怎么玩,在一個自由的環境里進行游戲活動,甚至將游戲活動的環境選擇權也交予幼兒。教師則是作為輔助,在幼兒身邊進行觀察記錄,給幼兒創造良好的自主環境。
2.因地制宜,注重利用自然資源。安吉游戲誕生于安吉縣,安吉縣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遍地的竹林與礦產讓安吉游戲進一步得到了拓展,大量的自然資源成為安吉游戲的又一大特點——因地制宜,注重本土資源和特有資源,合理利用加以優化,選擇適合幼兒游戲的活動材料,最大程度地激發幼兒的興趣。
1.教師是游戲活動的觀察者和記錄者。與傳統游戲活動有所不同,在傳統游戲過程中教師會不自覺地占主導地位,游戲過程中教師的參與比重大大地超越了幼兒的參與比重。而在安吉游戲中,幼兒重歸主體,教師則是作為觀察和記錄者,對于幼兒的游戲過程并不進行過分干預。教師甚至不需要建立獎勵機制,因為在游戲結束時,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已然得到了滿足。
2.注重戶外游戲區的創設。與傳統游戲不同,安吉游戲更加注重戶外游戲區的創設,主題鮮明,在戶外設置了許多攀登區、繪畫區及泥地區等區域,這些都是傳統游戲所缺失的。此外,這些戶外游戲區都有自己鮮明的主題,不拘泥于單純進行游戲,而是關注幼兒本身,讓其自主選擇喜愛的游戲區進行游戲。打破傳統游戲的局限性和常規性,從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式讓幼兒在游戲中成長,獲得多種游戲體驗,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3.自由自主真游戲,創新創設新規則。在傳統游戲的世界里,幼兒的主導地位一直處于弱勢,從而無法進行自由自主的選擇游戲,而是聽從于教師,在教師的主導下進行游戲。安吉游戲則不同,更加注重幼兒的選擇,由幼兒主導不斷進行創新,建立新的游戲規則,讓幼兒在多種游戲模式之下自己決定想要進行的游戲,用自己覺得舒服的方式進行游戲。將“老師讓我玩”這個規則轉變成“我想要玩”,給幼兒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在幼兒游戲活動中,自然的材料本應該是“主旋律”,但是在當前的幼兒游戲活動中可以發現自然材料的利用并不多見。這讓幼兒在游戲體驗的過程中缺少了許多樂趣,與自然產生了隔閡,也讓幼兒的創造能力大打折扣,不利于發展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
對于幼兒來說,游戲本身就是樂趣,大自然里的一切都能成為他們的樂趣和玩具。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普遍認為,引用大自然的“小物件”作為幼兒的教具是十分明智的選擇,自然性對幼兒的教育尤為重要。但是大部分的幼兒園依然忽視了在幼兒的游戲活動中注重“玩具”的多樣性、真實性、自然性等特征。
游戲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也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形式,幼兒園游戲對于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探究精神等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而在當前的幼兒園游戲中,教師一貫地為幼兒創設好游戲情節與游戲規則,提前選擇好游戲材料,甚至安排好游戲同伴,這樣做雖然避免了一些安全隱患,但極大地限制了幼兒自主選擇的意愿。久而久之,幼兒會對同一種游戲、同一種材料產生厭煩心理,缺少了對于游戲的自發性探索,更缺少了游戲玩法的創新。對于游戲的興趣也逐漸減弱,自主創新的能力也逐漸降低,最終導致思維固化,不利于幼兒的可持續成長。
在當前的幼兒園游戲活動中,教師往往不敢放手讓孩子自主地進行創新游戲,都是教師帶著玩,一板一眼地進行指導。教師占主導地位,幼兒也往往聽從教師指令,教師說什么,他們就做什么,逐漸地喪失了對游戲的創新性想法。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缺失了游戲體驗與思維拓展,處于完全被動的狀態。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擔心幼兒的安全問題,而且對于幼兒的發展過于敏感,造成了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使用更加麻煩的方式時忍不住進行干預,著急想要幼兒用簡潔的方式順利完成游戲。殊不知“犯錯”也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過程。若是長期對幼兒在游戲的過程里進行干預,久而久之,幼兒的自主創造性將受到抑制,難以得到發展。
從安吉游戲中可以看出,其充分地利用所在地的自然資源,并用于游戲活動之中。所以當前幼兒園游戲活動也應汲取安吉游戲這一特色,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借用當地自然資源,合理地進行結合與運用,并與幼兒的家庭、所在的社區進行密切合作。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空間,因地制宜實施素質教育,讓幼兒在玩樂中學習,在玩樂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
例如:針對我市幼兒園周邊擁有許多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如天然的植物園林、果園等,可以選擇在春日或者秋日進行野餐或者郊游,讓幼兒走進自然,親近自然。當然不僅限于此類天然的自然資源,而且可以充分挖掘孩子身邊的自然資源或人造資源進行游戲。
當下幼兒園都缺少創新游戲的精神,創新游戲可以從游戲材料入手。對于教育教學所需的游戲材料不僅僅可以使用批量的人造教具,而且可以使用自然材料進行自主加工。自然材料,顧名思義即是產于自然的物料,在生活中無處不見,也隨處可得。其具有一定的利用價值,便于幼兒進行實操,也很方便收集。在游戲活動中也比人造教具更加利于幼兒的思維發散,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游戲,將游戲材料進行充實拓寬。可以充分地利用自然材料,這有助于提升幼兒對于大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路邊撿的落葉、掉在地上的果實、在海邊撿到的貝殼、枯萎的花瓣,都可以成為在幼兒園內的游戲材料。在教師進行游戲活動使用前,幼兒園對自然材料進行清洗消毒,達到無毒無害、安全衛生的目的,便可投入使用。
安吉游戲倡導幼兒作為游戲的主導者,教師作為輔助者,“讓老師圍著幼兒轉”。這給教師在如何指導幼兒游戲活動帶來了啟示,當前,教師的教學觀念需要進行轉變,把游戲的主導權還給幼兒,讓他們自由選擇、自主探索,讓他們做游戲真正的主人。
安吉游戲秉承讓幼兒自己做游戲的主人,主張在戶外游戲活動中運用原始的、自然的材料,自主選擇,自由探索。教師在游戲活動中扮演觀察者和引導者的角色,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釋放天性,促進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得到身心的全面發展。這給當前幼兒園游戲活動的發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教育啟示,應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地為幼兒創設適合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游戲活動,切實地站在幼兒的角度考慮問題,整合優化教育資源,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家園合作,共同促進幼兒在游戲中健康快樂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