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江市大路實驗學校 李圣良
小學生經過體育鍛煉后,不僅可以提高體育水平,還可以增強身體素質,同時可以有效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發展。但是,由于小學生家長和教師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體育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學生對體育課程沒有興趣,就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沒有得到較好的提升。教師在教學時,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不斷地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對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不斷地總結,改善教學方式,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容易對新鮮事物產生好奇心。在小學教學中開展一定的體育活動能夠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樂趣,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放松自己的身體和思想。很多體育項目都是學生沒有經歷過的,學生在體育課上會表現出好奇心,會不自覺地投入體育課堂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鍛煉自己的身體,還能增強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對于學生之后的學習大有裨益。
小學體育課程是除了文化課以外的基礎性課程之一,它可以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在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呼吸新鮮的空氣,加速身體新陳代謝,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大力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也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新的時代教育背景下,要想進一步改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就要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轉變,對于目前單一模式的體育教學,教師要進行不斷的探究,改變當前的體育教學模式。在目前的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學器具老化,課堂氛圍沉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靈活性和創新性,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以及現代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因此,在進行教育革新的過程中,教師應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經驗進行不斷地總結,找出其中的不足之處,對于自身的教學能力要不斷地提升。同時,教師之間也要進行不斷的溝通和交流,學習好的教學方式,使體育課堂變得趣味性十足,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課堂中的興趣。
例如,在講解“科學的預設 藝術的生成”三年級上冊“跑——體驗速度”這一節時,教師除了可以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講解一些相關的跑步內容,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之外,還可以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例如通過多人組隊、雙人跑等形式讓學生感受“跑”。在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讓學生了解什么是“雙人跑”,讓學生通過配合,達到相關的教學目的。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競賽的模式,例如接力賽跑,讓學生在競賽的過程中體驗到跑步的感覺,加深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小學生年齡尚小,對沒有經歷過的事物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在體育教學時,要抓住小學生這樣的心理狀態,根據學生的興趣,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創新體育課堂教學方式,轉變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增強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第一,體育教師應合理安排戶外活動,在戶外活動中給學生傳授相關的理論知識。由于戶外活動是學生沒有體驗過的活動,因此教師要向學生傳達相關的知識。第二,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通過開展教學活動幫助教師進行教學。例如設計一些跳繩比賽,讓每個學生都切實參與到體育課堂中。在教學時,教師還可以運用一些體育游戲來活躍體育課堂氛圍,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勝負欲,學生能夠集中精力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的訓練。同時,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得到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得到了鍛煉,身體素質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強。
在體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體育器材,但是大多數學校對體育教育缺乏了解,導致教學設備不足。雖然學校已經購置了體育器材,但是體育器材的種類過于單一,有些器材出現了老舊化,不能較好地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教師只能組織某種形式的體育鍛煉,或是解散隊伍,讓學生上自由課,學生的身體發展需求無法得到一定的滿足,體育課的質量得不到一定的提升。因此,學校應該加強硬件設施的支持,運用體育器材深化教學內容,豐富體育課堂的內容,如讓學生用啞鈴進行深蹲動作的練習,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臀大肌;運用單杠訓練學生的力量等。充分利用體育器材,發揮出器械的作用,能夠深化課堂教學內容,同時還可以為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進行自主鍛煉,讓學生考慮這些體育器材是否還有其他的途徑進行使用。這樣一來,不僅課堂教學內容得到了深化,也給學生留出了創作的空間。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傳遞出“重在參與”的精神,將體育課程的內涵傳遞給學生。教師可以創建一個由多人完成的項目,在開展這個項目的過程中,所有學生都要進行組隊,小組內的成員集中到一起,共同想出解決的辦法。從廣泛參與的角度看,一定的拓展訓練能夠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因此,在拓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選擇適當的拓展方案,以期達到教學目的。對于體育教學而言,教學內容的選擇實際上就是項目的選擇。在選擇項目時,要充分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在合理保證的基礎上盡量豐富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啦啦隊、輪滑、網球等,既能滿足教學要求,也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這些運動過程中,學生進行跑、跳等的運動,運動能力在不知不覺間就得到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得到了逐步增強。
總之,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十分重要,在教學時,教師要向學生傳遞正確的體育思想。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要合理地設置教學目標,適當地拓展教學內容,構建教學體系,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體育課程的樂趣,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