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志成 劉平香 董利民
江西省萍鄉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江西萍鄉 337000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多選用手術治療,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但低肺功能肺癌患者術后并發癥較多,而如何降低低肺功能肺癌患者術后并發癥、改善肺功能是臨床研究的熱點。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有抗氧化應激、抗炎、降低細菌在呼吸道附著作用,而吸入布地奈德亦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炎性細胞的遷移和活化,聯合用藥是否可起到進一步改善肺功能,降低低肺功能肺癌術后并發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1-2]。且兩種藥物費用低廉,若預計能達到良好的實驗目的,可節約醫療費用,有較好的經濟效益[3]。基于此,本研究探討吸入乙酰半胱氨酸聯合吸入布地奈德在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手術前后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萍鄉市人民醫院擇期手術的40例低肺功能肺癌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20例。對照組中,男11例,女9例;年齡41~68歲,平均(56.89±2.06)歲;輕度19例,中度1例,重度0例。實驗組中,男10例,女10例;年齡39~74歲,平均(56.91±2.08)歲;輕度18例,中度2例,重度0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患者及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萍鄉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胸腔鏡或開胸手術者;②低肺功能:肺活量(VC)占預計值<80%、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70%;④肺葉切除術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腦、腎等嚴重器官病變者;②嚴重的精神疾病者。
1.3.1 對照組 術前患者戒煙戒酒,給予常規治療,鎮咳祛痰,常用藥物為復方甘草片等;予以常規抗感染;采用布地奈德(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規格:2 ml∶1 mg,生產批號:20180201) 霧化吸入治療,2 mg/次,2次/d,術前使用3 d,術后繼續霧化1~2周。
1.3.2 實驗組 加用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意大利贊邦制藥有限公司,規格:3 ml∶0.3 mg,生產批號:20180102)霧化吸入,0.3 mg/次,2次/d,術前使用3 d,術后繼續霧化1~2周。均在住院3 d后視具體情況安排手術。
①肺功能:采用美國麥茄菲肺功能檢測儀檢測患者入院時、出院后1個月肺功能指標,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FVC、每分鐘最大通氣量(MVV)。②血氣分析:出院1個月后,美國諾瓦全自動血氣分析儀檢測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③住院時間及抗生素使用情況:記錄患者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強度及使用天數。使用強度即成人的藥物平均日劑量(DDD值)。治療期記錄兩組的肺部并發癥,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張等。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入院時,兩組的FEV1、FEV1/FVC、MVV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1個月,實驗組的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1個月,兩組的MVV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入院時與出院1個月肺功能的比較(±s)

表1 兩組入院時與出院1個月肺功能的比較(±s)
組別 FEV1(L) FEV1/FVC(%) MVV(L/min)對照組(n=20)入院時出院1個月t值P值實驗組(n=20)入院時出院1個月t值P值1.05±0.36 1.35±0.21 3.219 0.003 61.36±3.45 54.67±4.01 5.656 0.000 72.58±4.38 63.25±3.18 7.709 0.000 t 入院時組間比較值P 入院時組間比較值t 出院1個月組間比較值P 出院1個月組間比較值1.04±0.38 1.78±0.25 7.276 0.000 0.085 0.932 5.890 0.000 61.38±3.42 58.23±4.21 2.597 0.013 0.018 0.985 2.738 0.009 72.61±4.35 63.12±2.98 8.049 0.000 0.022 0.983 0.133 0.895
出院1個月后,實驗組的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血氣分析的比較(mmHg,±s)

表2 兩組血氣分析的比較(mmHg,±s)
組別 PaO2 PaCO2對照組(n=20)實驗組(n=20)t值P值75.26±4.58 88.58±5.01 8.776 0.000 42.61±7.26 35.29±5.67 3.554 0.001
實驗組的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天數短于對照組,抗生素使用強度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住院時間及抗生素使用情況的比較(±s)

表3 兩組住院時間及抗生素使用情況的比較(±s)
組別 住院時間(d) 抗生素使用情況使用強度 使用天數(d)對照組(n=20)實驗組(n=20)t值P值32.15±1.08 22.01±0.98 31.095 0.000 52.14±1.23 26.15±1.25 66.278 0.000 10.64±1.36 8.26±1.03 6.239 0.000
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00%(1例肺部感染),低于對照組的15.00%(2例肺部感染、1例肺不張),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78,P=0.598)。
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易發生呼吸衰竭,術前給予吸入性藥物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手術耐受性,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4-5]。由于霧化吸入藥物簡便易行,毒副作用小,價格便宜,因此患者的依從性較高,可改善低肺功能肺癌術后的風險提供數據支持,便于臨床推廣[6-7]。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南昌分中心查新提示,國內未見類似的相關研究報道。
本研究術前吸入乙酰半胱氨酸聯合吸入布地奈德治療后顯示,出院1個月,實驗組的FEV1、FEV1/FVC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兩藥聯合霧化吸入治療可改善患者術后肺功能。布地奈德氣霧劑屬糖皮質激素,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可抑制支氣管收縮物質合成和釋放,減輕平滑肌的收縮反應,霧化吸入后可直接送達呼吸道患病部位,降低呼吸道高反應性,擴大手術適應證,可促進患者氣道分泌物清除,改善肺功能[8-9]。此藥物有適當水溶性和脂溶性,可使藥物快速進入氣道,且獨特脂化作用,易于保存于細胞內,可延長氣道滯留時間,且很少被痰液排出,而確保長期抗炎效果,且藥物安全性較高,未來風險較小。此外,在拔管前12~24 h 給予糖皮質激素可減輕拔管后的氣道損傷,降低拔管后肺部并發癥,實現早期安全拔管[10-11]。吸入乙酰半胱氨酸具有抗氧化作用祛痰藥物,使痰液中酸性糖蛋白多肽S-S 斷裂,可有效降低肺部分泌物的粘稠度,直接刺激氣道上皮纖毛運動,間接通過減低痰液粘稠度促進纖毛的擺動,而加快痰液排除,利于清除病原體[12-14]。藥物可促進腺體及杯狀細胞分泌稀化痰液,直接裂解膿痰中的DNA,同時乙酰半胱氨酸可激活抗蛋白酶,保護肺泡彈性,改善肺換氣功能[15]。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可糾正氧化還原失衡,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有促肺表面活性物質生成作用,因而對多種呼吸道疾病(如慢性堵塞性肺疾病)均有治療與預防作用。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種有廣泛藥理作用的藥物,臨床應用較廣泛,且不良反應輕微,即使大劑量口服藥物(140 mg/kg)其耐受性較好。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出院1個月后的PaO2水平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手術前后用吸入乙酰半胱氨酸聯合吸入布地奈德可改善患者血氣分析指標,及時糾正患者機體酸堿平衡,改善肺泡通氣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天數短于對照組,抗生素使用強度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兩藥聯合使用可降低住院時間,降低耐藥菌發生。且兩組的并發癥均較低,提示兩藥的安全性較高。且本項目設計方案較為嚴謹、科學,可行性高,項目數據真實且易溯源追蹤,為改善術后風險提供理論依據,便于臨床推廣。
綜上所述,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手術前后用吸入乙酰半胱氨酸聯合吸入布地奈德治療可改善肺功能、血氣分析指標,縮短住院時間,減少抗生素的使用量,且藥物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