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冰馨 王 斌
中一東北國際醫院普外一科,遼寧沈陽 110000
乳腺良性包塊是一種常見的女性高發乳腺疾病,臨床癥狀為乳房腫脹、乳房疼痛等,發病后若未采取及時的治療,對患者正常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并影響疾病的進展[1]。目前,臨床采取手術切除治療乳腺包塊,但由于傳統切除術有一定的創傷性,術后切口影響乳房美觀,患者多不愿接受傳統手術切除治療。近年來微創手術治療已成為臨床治療趨勢。研究顯示,乳腺微創手術治療有術中出血量少、創傷小及定位準確等特點[2]。超聲引導下乳腺良性病灶微創旋切術是一種新型乳腺微創術,能準確切除乳腺良性包塊,減少手術切除造成的創傷,有較高的美觀性,術后瘢痕較小,患者易于接受;微創切除術與超聲聯合治療可清晰顯示乳腺微小包塊,并提高乳腺包塊準確切除率,還能顯示出乳腺包塊周圍血供情況,在行微創旋切中可有效避開乳腺包塊周圍血管,減少術中出血量,有較高的安全性[3]。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超聲引導下乳腺良性病灶微創旋切術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中一東北國際醫院收治的70例乳腺良性包塊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35例。研究組中,年齡24~52歲,平均(28.32±5.21)歲;包塊直徑3.0~4.6 cm,平均(3.58±0.42)cm;病程1~12個月,平均 (6.72±1.03)個月;發病部位:雙側17例,單側18例。對照組中,年齡22~53歲,平均(28.35±5.27)歲;包塊直徑3.0~4.5 cm,平均(3.56±0.41)cm;病程1~11個月,平均(6.70±1.02)個月;發病部位:雙側16例,單側19例。本研究經中一東北國際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術前經臨床癥狀、體征及彩超等檢查確診為乳腺良性包塊;②術后病理學檢查確診為乳腺良性包塊;③均為女性患者。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者;②合并嚴重心肝肺等功能障礙者;③合并精神障礙者;④合并其他乳腺疾病者;⑤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⑥有手術禁忌證。
對照組采取傳統開放手術治療。常規麻醉,暴露術區進行局部消毒,對包塊部位做一長度3 cm 切口,將包塊充分暴露,分離并切除乳腺包塊,手術完成后采取電凝止血,再加壓縫合包扎。
研究組采取超聲引導下乳腺良性病灶微創旋切術治療。術前經超聲檢查確定乳房包塊的大小、形狀、具體位量及數量。選擇距離乳房包塊較近的乳腺皺襞處為穿刺點。患者仰臥,術區皮膚常規消毒,實施局部浸潤性麻醉,在超聲引導下采取合適角度穿刺,將局部麻醉藥物通過長針頭注射至患者乳房包塊周圍和穿刺創道內,使用尖刀在患者患處做一個3 mm 切口,在超聲引導下旋切刀刺入至乳腺包塊深面,確保旋切刀頭端對準病灶后再行抽吸旋切。在超聲引導下沿麻醉路徑,將旋切刀頭置入乳房包塊后方,打開刀槽,將乳房包塊置于旋切刀槽中切割乳腺包塊。將乳房包塊切除后取出觀察,觀察乳塊是否有出血癥狀,若出現出血癥狀,需吸除積血,并采取壓迫方式止血,最后采用超聲復查,保證包塊完全切除,使用無菌黏膠紙將術口粘合,用紗布壓迫及彈力繃帶加壓包扎。術后持續加壓包扎,持續時間至48 h,并對術后患者的恢復情況實施對癥治療。
①比較兩組的優良率、手術時間、切口愈合時間、瘢痕長度、術中出血量、疼痛數字量表(NRS)評分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感染、局部血腫、乳腺畸形)。②術后疼痛程度采用NRS評分法評定[4],總分10分,其中0~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③手術美觀效果的評價標準[5]。優:術后乳房外觀恢復至正常,形態自然對稱,瘢痕不明顯;良:乳房外觀基本恢復正常,形態協調對稱,瘢痕輕微;差:乳房外觀變形且瘢痕明顯。
采用SPSS 20.0 溶解性軟件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后的總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美觀效果的比較[n(%)]
研究組的手術時間、切口愈合時間、瘢痕長度短于對照組,且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NR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及NRS評分的比較(±s)

表2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及NRS評分的比較(±s)
組別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切口愈合時間(d)瘢痕長度(mm)NRS評分(分)研究組(n=35)對照組(n=35)t值P值17.43±5.31 30.82±9.48 7.394 0.000 3.97±1.26 11.29±3.64 11.402 0.000 3.82±1.07 6.73±2.14 7.298 0.000 2.60±0.72 25.87±7.95 17.491 0.000 3.46±1.21 7.82±2.34 9.930 0.000
研究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手術并發癥總發生率的比較[n(%)]
乳腺良性包塊是一種常見乳腺科疾病,中青年女性為該病高發人群,若不采取治療措施,導致包塊持續生長,加重患者疼痛、腫脹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6]。目前,臨床采取手術切除方式治療乳腺良性包塊,傳統的切除術雖可清除乳腺良性包塊,但對患者產生損傷較大,術后易出現乳房畸形及感染等并發癥[7]。微創切除術治療乳腺良性包塊創傷較小,有定位準確、瘢痕小等優勢,還可提高乳房外觀的美觀性,患者易于接受。超聲引導下乳腺微創旋切術在微創切除術基礎上聯合超聲檢查治療,可明顯提高乳腺包塊患者包塊切除準確率,還能準確顯示出乳腺包塊周圍血供情況,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8]。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優良率高于對照組,手術相關指標優于對照組,且NRS評分、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董財富等[9]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愈合時間和術后瘢痕大小均短于對照組,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提示超聲引導下微創旋切術治療乳腺良性包塊患者效果明顯優于傳統切除手術。考慮原因可能為:①超聲引導下乳腺良性病灶微創旋切術切口較小,對乳腺組織產生創傷較小,而術后并發癥較少[10];還可減少對皮膚屏障的破壞,利于術后創口護理,而降低術后局部感染及血腫發生率[11-13]。②超聲引導下乳腺良性病灶微創旋切術可選取乳腺周緣隱蔽部位手術,不僅手術切口小,還有助于包塊切除,且術畢無需縫合,有較高的美觀性[14-15]。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乳腺良性病灶微創旋切術可準確定位乳腺良性包塊,有創口小、并發癥少瘢痕小等優勢,為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