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燕 位爭偉 諶秋華 陳燕玲 陳娟娟
解放軍第一七一醫院檢驗科,江西九江 332000
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炎”)患者多伴有咳嗽、咳痰或喘息及反復發作等癥狀,處于急性發作期的患者臨床癥狀突然加重,嚴重危及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命健康[1]。因此,盡早地對急性發作期的慢支炎患者進行診斷及治療,對患者癥狀緩解及身體健康均有重大意義。既往,臨床上診斷慢支炎多應用痰培養檢測,雖有一定的診斷價值,但其操作較為復雜、培養時間長且易受外界因素干擾,具有一定的漏診、誤診率[2-4]。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與提升,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也逐漸應用于該病癥的檢測中,且有一定的價值?;诖?,本研究選取解放軍第一七一醫院收治的75例疑似慢支炎急性發作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與痰培養聯合應用在簡稱慢支炎急性發作期中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解放軍第一七一醫院收治的75例疑似慢支炎急性發作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8例,女27例;年齡24~73歲,平均(48.51±6.28)歲;體重45~83 kg,平均(64.26±5.88)kg。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符合《內科學》[5]中慢支炎的診斷標準者;②精神及認知功能正常。排除標準:①心、肝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②凝血功能障礙者;③合并惡性腫瘤者。
1.3.1 痰培養 于清晨取受檢者的第一口痰液置于無菌集痰杯中,進行涂片革蘭染色后,應用低倍鏡觀察標本,白細胞/鱗狀上皮細胞為2.5∶1時標本合格,將標本置于培養皿內進行培養,18~24 h 取出,觀察菌落形態,涂片,鏡檢。挑取單個純菌落通過氧化酶、觸酶試驗于相應鑒定板(珠海迪爾公司)測定細菌菌株。
1.3.2 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 于痰培養檢測的同時,抽取患者肘靜脈血3 mL,離心后取血清,采用間接熒光免疫法按照試劑說明書步驟操作,并應用免疫熒光顯微鏡(日本奧林巴斯有限公司;型號:CX23),根據實驗結果判斷標準觀察結果。
以肺活檢檢測結果為金標準,比較兩種方法及聯合檢測對慢支炎急性發作期的檢出結果及3種檢測方法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聯合檢測陽性判斷標準:任意一種檢測方法檢出為陽性即為聯合檢測陽性。敏感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假陽性)例數×100%;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肺活檢檢測確認,75例疑似患者中共有60例慢支炎急性發作期患者,痰培養真陽性例數為38例,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真陽性例數為43例,聯合檢測的真陽性例數為54例(表1、2、3)。

表1 痰培養與肺活檢檢測結果分析(n)

表2 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與肺活檢檢測結果分析(n)

表3 聯合檢測與肺活檢檢測結果分析(n)
聯合檢測的敏感度(90.00%)、準確度(84.00%)均高于痰培養(63.33%、65.33%)、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71.67%、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痰培養檢測的特異度(73.33%)與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80.00)、聯合檢測(60.0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痰培養、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及聯合檢測價值的比較[%(n/N)]
臨床上檢測慢支炎急性發作期患者的病原菌方法較多,如肺活檢、肺泡灌洗、血培養、痰培養等,肺活檢與肺泡灌洗均屬于侵入性檢測,對機體存在一定損傷,患者耐受性較差[6]。而血培養對病原菌陽性檢出率較低,診斷價值較低[7]。因此,探尋高效、準確度高的檢測方式,對患者的康復及后續治療工作的開展均有重要意義。
慢支炎急性發作期的誘發病因較為復雜,主要以病毒、支原體、細菌等感染為主,目前,臨床上針對慢支炎急性發作期患者多應用痰培養進行檢測,痰培養可以培養出致病菌,在進行涂片觀察時,可以發現革蘭氏陽性菌或陰性菌,或大量破壞的白細胞和已破壞的杯狀細胞,對慢支炎急性發作期具有一定的檢測價值,然而痰培養的操作過程較為復雜,耗時長,且易受外界因素干擾致使診斷的準確率不高,缺乏準確的科學依據,因而其應用范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8-10]。臨床上對痰培養顯示為陰性的患者,應提高對非典型病原菌抗體檢測的重視度。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具有簡單易操作、快速等特點,其診斷常見的呼吸道病原體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及特異度,且可同時檢測出患者血清中9種呼吸道感染常見病原體的免疫球蛋白(IgM)抗體,為臨床研究人員確定致病菌及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提供了良好的參考價值[11-12]。此外,有研究表明,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在慢支炎患者中對IgM 抗體具有較高的陽性檢出率,其中肺炎支原體的占比最高,其次為呼吸合胞病毒、乙型、甲型流感病毒,且IgM 抗體不僅可以用于診斷臨床疾病,其對流行病學也有一定的檢測價值,對軍團菌導致的感染具有一定的檢測價值[13-14]。臨床上應用痰培養可以全面地對細菌或真菌感染的患者進行檢測,而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對因支原體、衣原體、病毒等引發的慢支炎進行檢測,兩者聯合應用時其檢測范圍得到擴大,進而可以對因真菌、細菌、支原體、衣原體或病毒感染引發的慢支炎急性發作期進行較為全面的評估診斷,進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臨床診斷率,為臨床后續治療及患者預后提供了客觀的參考價值[15]。本研究結果顯示,經肺活檢檢測確認,75例疑似患者中共有60例慢支炎急性發作期患者,痰培養真陽性例數為38例,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真陽性例數為43例,聯合檢測的真陽性例數為54例;聯合檢測的敏感度(90.00%)、準確度(84.00%)均高于痰培養(63.33%、65.33%)、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71.67%、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痰培養檢測的特異度(73.33%)與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80.00)、聯合檢測(60.0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聯合痰培養可以擴大檢測范圍,提高對慢支炎急性發作期的診斷準確度,提高慢支炎急性發作期的病原菌診斷效果,為干預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據。
綜上所述,呼吸道病原體九聯檢聯合痰培養可提高對慢支炎急性發作期患者病原菌的診斷準確度,有助于臨床研究人員全面分析病原菌,為臨床研究人員及病情診斷、治療提供客觀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