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蘭 王 燕 劉群艷 馮遠衍
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院產科,廣東東莞 523326
孕晚期是指從孕28 周開始直至分娩結束,在此期間孕婦由于擔心胎兒發育、害怕產痛或激素影響等,會產生焦慮、抑郁恐懼等負面情緒,研究顯示,持續的不良心理狀態不利于孕產婦平穩度過妊娠期,使妊娠及分娩的風險增加,對母嬰安全造成威脅[1]。因此,針對存在負面情緒的孕晚期孕婦進行科學的心理治療尤其重要。目前,放松訓練是臨床產科對孕婦進行護理干預的有效方法,臨床應用價值確切。而正念認知療法(MBCT)作為將正念和認知行為治療理念有機結合的心理療法,已逐漸在臨床諸多領域獲得廣泛應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從而促進病情恢復,改善疾病預后[2]。故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院將MBCT應用于產科護理工作中,以期緩解孕婦負面情緒,改善不良妊娠結局,提高護理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在孕晚期孕婦中應用團體MBCT 聯合放松訓練,以驗證MBCT 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院分娩的112例孕晚期孕婦,采用簡單隨機化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對照組中,初產婦34例,經產婦22例;年齡22~38歲,平均(29.88±4.25)歲;孕齡30~35周,平均(32.59±1.81)周。觀察組中,初產婦30例,經產婦26例;年齡23~37歲,平均(29.93±4.68)歲;孕齡30~35周,平均(32.13±1.63)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孕婦及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東莞市松山湖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納入標準:①孕晚期(孕28周以上);②單胎妊娠;③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排除標準:①有其他妊娠期合并癥者;②合并心、肝、腎嚴重功能不全者;③有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者;④有既往多次流產史者;⑤陰道分娩禁忌者[3]。
兩組進行放松訓練。具體方法:跟隨舒緩音樂慢節奏呼吸,孕婦集中注意力,使頭部肌肉繃緊3~5 s,體會肌緊張的感覺,然后慢慢放松保持3~5 s,體會放松的感覺,從頭部直到腳趾,各部位如此反復2次,每天1次。
觀察組在放松訓練基礎上聯合團體MBCT,具體方法如下。14例孕婦組成1個團體,由1名專科護士宣講正念訓練時的注意事項,并帶領進行正念瑜伽冥想、正念呼吸訓練,時長約30 min,每周至少3次,連續訓練至分娩前。①正念瑜伽冥想:專科護士指導下,孕婦進行正念運動瑜伽,以及身體掃描冥想和情緒冥想,正念思考關于如何面對逆境和規劃未來。②正念呼吸:專科護士播放錄制好的訓練內容音頻,與孕婦共同練習,在音頻播放結束后引導孕婦分享心理變化及體會。兩組干預至分娩前。
(1)根據焦慮自評量表(SAS)[4]和分娩恐懼量表(CAQ)[5],對兩組干預前、后的SAS 和CAQ 進行評分。①焦慮自評量表(SAS)的Cronbach′s α 系數= 0.931,包含20 項題目,每項采取4級評分法,其正向計分題中選擇:沒有或很少時間為1分,小部分時間為2分,相當多時間為3分,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為4分,反向計分題中選擇:沒有或很少時間為4分,小部分時間為3分,相當多時間為2分,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為1分[6];SAS評分=總分×1.25,SAS評分>50分,表示孕婦存在焦慮情緒;分值越高提示焦慮情緒越嚴重。②分娩恐懼量表(CAQ)的Cronbach′s α 系數=0.910,包含16 項題目,每項采取4級評分法,恐懼情緒從無、輕度、中度、高度分別依次計分為1、2、3、4分,總分16-64分。當CAQ評分>27分,表示孕婦存在恐懼情緒,分值越高提示恐懼情緒越嚴重。(2)記錄孕婦分娩時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總產程和產后2 h 出血量。產后2 h 出血量=(2 h后產褥墊重量-已知重量的滅菌產褥墊)/1.05 g×1 mL。(3)比較兩組的妊娠結局,包括自然分娩、陰道助產和剖宮產。
采用SPSS 20.0 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的SAS、CA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的SAS、CAQ評分均低于干預前,觀察組的SAS、CAQ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AS 和CAQ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AS 和CAQ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SA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CAQ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對照組(n=56)觀察組(n=56)t值P值57.66±5.10 56.59±4.95 1.125 0.263 52.94±3.94 45.83±4.78 8.58 0.000 5.209 12.643 0.000 0.000 36.01±3.61 36.42±3.52 0.602 0.548 28.02±3.06 21.63±2.82 11.504 0.000 12.961 22.499 0.000 0.000
觀察組的產后2 h 出血量為(194.75±20.20)mL,少于對照組的(222.00±20.67)m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056,P<0.05)。
觀察組的分娩時各產程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產程比較(min,±s)

表2 兩組產程比較(min,±s)
組別 總產程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對照組(n=56)觀察組(n=56)t值P值483.29±114.06 404.45±81.92 4.201 0.000 428.98±112.49 356.70±82.25 3.881 0.000 47.53±10.30 41.41±7.68 3.563 0.001 6.78±1.11 6.34±1.12 2.110 0.037
觀察組的分娩結局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妊娠結局的比較[n(%)]
隨著我國醫學模式由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轉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后,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開始關注應激反應[7]。應激反應是由于應激源引起的個體非特異性反應,包括生理反應和心理反應[8]。目前研究提出,孕婦在孕產期過程中的應激反應會引起腎上腺素、皮質激素大量分泌,并產生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導致內分泌、神經、免疫等系統發生紊亂[9],從而影響產程進展,使孕婦產后出血的風險增加,不利于妊娠良性結局,甚至導致產后抑郁、創傷后應激障礙等嚴重后遺癥的發生[10]。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的SAS、CAQ評分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放松訓練有助于改善孕婦負面情緒。放松訓練是使身體和精神從緊張放松至松弛狀態的過程,孕婦通過有意識的身體控制訓練,可使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正常化,從而達到心理上的松弛,減輕孕婦因應激引起的負面情緒[11-12]。同時,本研究通過對團體MBCT 聯合放松訓練孕婦的SAS評分和CAQ評分進行觀察,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的SAS、CAQ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觀察組的負面情緒改善情況比單純采取放松訓練的對照組要理想。分析原因為團體MBCT 也有助于改善孕婦負面情緒,正念是自我對所處當下刺激的覺察和關注狀態,最初源于佛教禪修,而正念療法是由此衍生的心理學療法[13-14];本研究中的MBCT是正念療法和認知療法的結合,以正念為核心理念[15],通過正念呼吸、正念瑜珈冥想的訓練,培養孕婦管理負面情緒的能力,使孕婦更深切地認識自己,接納不良情緒的存在,獲得對周圍事物進行思考和處理的能力,從而更理性和樂觀地面對困境,從而改善負面情緒[16]。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分娩時各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觀察組的產后2 h 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團體MBCT 聯合放松訓練有利于促進產程進展,減少產后出血。分析原因可能是:①孕婦對分娩的焦慮和恐懼心理會致使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紊亂,神經內分泌大量兒茶酚胺和皮質醇[17],外周血管阻力增強,影響子宮的正常收縮,導致子宮缺氧、收縮乏力,宮口擴張緩慢,延長產程;②產前恐懼或焦慮會增加孕婦消極的分娩體驗,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孕婦自然分娩的信心,在無任何醫學指征的情況下選擇采取剖宮產終止妊娠,而剖宮產使子宮肌層損傷,可使宮縮乏力,子宮壁的開放血竇無法有效關閉,以致產后大出血[18]。
此外,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分娩結局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團體MBCT 聯合放松訓練有利于控制非自然分娩方式的發生,優化妊娠結局。這也與胡文杰[19]提出的焦慮癥嚴重的孕婦剖的剖宮產率及陰道助產比正常孕婦高1倍的結果相一致。因此,臨床醫護人員應密切關注孕婦的情緒變化,及時進行團體MBCT 聯合放松訓練,以降低對自然分娩的影響。
綜上所述,對孕晚期孕婦實施團體MBCT 聯合放松訓練可有效緩解應激反應引起的負面情緒,并且縮短產程時間,減少產后出血,提高孕婦自然分娩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