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意義和大品類上講,中國白酒主要分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和米香型。在品牌創新力缺乏的背景下,近年各種新香型白酒如雨后春筍,而醬香型白酒近幾年形成行業熱,實際可能在于香型多元化輪回及龍頭企業超越經濟規律的帶動。
那么到底哪個香型的白酒最好?
這個問題沒有準確答案。拿醬香與濃香型白酒舉例,醬香型白酒具有醬香突出、優雅細致、酒體醇厚等特征;濃香型白酒具有芳香濃郁、綿柔甘洌、香味協調等特點,本質上只是工藝差異帶來的口感差異。而對于消費者選擇來說,更多受品牌鏈接、潮流追捧及社交屬性等因素左右。
當然,除開香型的“暴力創新”外,也有很多白酒在品牌和消費者溝通上大膽創新。瀘州老窖的跨界營銷,水井坊的文化現代表達,舍得的老酒價值傳遞以及江小白的粉絲培養都是值得稱贊的。
本文介紹的則是這樣一瓶從品牌定位、文化傳承、產品塑造和消費者溝通等方面均具有獨特氣質的白酒——詩仙太白。
古代巴人的酒,著稱于世,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名牌”酒。
《水經·江水注》記載:“江水又逕魚腹縣(今重慶三峽區域)之故陵……江之左岸有巴鄉村,村人善釀,郡出名酒?!贝司泼F,飲譽遐邇,以致秦昭王與板楣蠻訂立盟約時,以此為質。清酒釀造時間長,冬釀夏熟,色清味重,為酒中上品。

巴酒發展的兩千年里,至少經歷了三次大的突破:一是商周時期的“古遺六法”,造就獨特的酒香而被選為貢酒;二是巴寡婦清開始使用蒸餾技術產酒,白酒的產量上來,在全國流行開來,巴酒家喻戶曉,文人騷客爭相到訪,留下著作無數。
第三次突破和大發展,就是詩仙太白:民國初年,重慶三峽萬州白酒逐漸沉寂。作為萬州美酒傳承人的鮑念榮,立志要重振巴酒輝煌。恰逢1915年“溫永盛”酒坊(瀘州老窖的前身)所產白酒榮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鮑念榮萌生了通過改良窖泥提升品質的想法。他遠赴瀘州,從“溫永盛”酒坊購買了兩口明朝窖池的窖泥和母糟,結合萬州與瀘州白酒的優勢:即萬州“古遺六法”工藝的醇厚,加上瀘系老窖的陳香,可以說是把中國白酒金三角的精華聚匯在一起,建立了花林春酒坊?;执壕品会劦木疲敃r上自成都下自漢口均有銷售,整條街上都飄著酒香。這樣的酒業盛況,自打唐宋之后就再也沒有過。柳暗花明,前承盛世,后啟今朝,巴酒再次邁向輝煌。
李白有著坎坷的一生,數次大起大落。而三峽萬州這個地方,則見證了他的三次人生大事。
李白第一次到達萬州,發生在他第一次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一年多時間中?!抖朊忌皆赂琛氛f出了他第一次出蜀的路線。李白在萬縣西山絕塵龕讀書、吟詩的傳說記載在宋代王象之《輿地紀勝》、明代曹學儉《萬縣西太白祠堂記》等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少年李白,在萬縣西山讀書,過天仙橋登巫山最高峰“飛步凌絕頂”的英氣勃發。
第二次到萬州,是他流放夜郎中途路過。當時萬縣為萬州南浦縣,當時州縣官們宴請一位過路的姓陳的郎將,李白寫下了《春于南浦與諸公送陳郎將歸衡陽并序》,此后李白因病滯留萬州,留下了“謫仙笑乘金鳳去,大醉西巖一局棋”的傳說。
第三次過萬州,是他遇到大赦之后。李白寫下了《賦得白鷺送宋少府入三峽》:“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笔咕秊?,在萬州東二里大江中。
為紀念李白與萬州的淵源,花林春酒坊改名為“詩仙太白”。
植根于重慶三峽萬州這片秀美的山川大地,繼承萬州酒業古老釀酒傳統的“詩仙太白”在傳世經典的耳濡目染下,傳承李白詩酒文化的氣質,在酒體口感上呈現“醇和綿軟、甘洌純凈”的獨特風格。
中國擁有超100年歷史的白酒品牌屈指可數。
創始于1917年的詩仙太白已歷經百年發展,斬獲無數榮譽,成為集產、學、研為一體的大型濃香型白酒企業。
早在1959年的青島評酒會上,詩仙太白就曾被指定為“國慶十周年國宴用酒”。
1963年,“太白酒”被評為第一屆四川省名酒第一名,企業成為四川省五大名酒廠之一;
1984年,詩仙太白陳曲在國家商業部榮獲優質產品金爵獎;
2019年,詩仙太白陳曲獲年度中國白酒國家評委感官質量獎;
2020年,詩仙太白藍與詩仙太白盛世唐朝均榮獲國際烈酒(中國)大獎賽金獎。
頂級社交、辦事送禮,我們當然選擇茅臺。
但有些場合,有些真自我的場合,才是詩仙太白酒希望陪伴的時刻。
當下現實生活,人們的各種壓力、焦慮、浮躁、束縛都需要得到釋放,心靈需要回歸自由的崇高,“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毋為醒著傳”的詩酒精神,也是人們超越自我,表達真思想、展現真性情的現代精神的體現。
詩仙太白所主張的品牌精神,正是壓力和束縛在酒中得以釋放之后,依然樂觀堅強面對未來的文化精神,如此方能不負此間的“快意人生”。
活在當下,也盼望“詩和遠方”,與有趣的靈魂對飲,與不朽的時間同行。
在煙火人間,掌握著自己所思所想所為的分寸,感受普通生活中的美好,把日子過得像詩一樣。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詩歌藝術和酒文化不僅以物質形式存在,更成為一種高雅文化的象征。在中國歷史上,自傳說夏儀狄釀酒后,商周以至現代的數千年光陰中,詩與酒相伴而生。
詩人之骨、酒神之風從來都如影相伴,那現實中無法達到的彼岸,在醉鄉中總能實現,那被美酒激發的感悟和情緒,成為擊破現實羈絆的動力——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在面對苦難時,既隱忍承擔、又樂觀奮進的精神所在。
古往今來,詩與酒的互通互融、相互成就,成為了最有代表性的中國精神之一。酒是詩的物質觸媒,酒的文化屬性也是詩的精神支柱,因為酒的本質是放松身心、解除羈絆、追求精神自由,這與詩歌浪漫的、灑脫的、超凡脫俗的、追求心靈自由的精神一脈相通。
在白酒行業,“詩仙太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這個以中國詩酒精神最杰出代表的詩人命名的白酒品牌,不遺余力地挖掘和發揚中國詩酒精神。詩仙太白今天正在做的,是在新時代環境下重塑詩酒精神,并用現代的方式傳承和創新,喚起消費者血脈中的文化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