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外博物館面向嬰幼兒觀眾的案例與啟示

2021-01-08 07:40:06文若予
中國校外教育 2021年6期
關鍵詞:嬰幼兒博物館兒童

摘 ?要:隨著“三孩政策”的正式落地,0~3歲嬰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嬰幼兒托育服務的發展逐漸成為教育工作的重點,而挖掘和運用社區資源已成為普遍認同的方向之一。本文認為,作為社區中的一員,博物館也應在嬰幼兒的成長與照護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本文結合嬰幼兒發展規律與特點,介紹國外博物館面向嬰幼兒觀眾的案例,同時提出博物館可以檢視場館設計、加強對兒童發展理論的培訓、培養工作人員參與和互動意識,以政策和研究支持博物館加入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

關鍵詞:嬰幼兒;博物館

中圖分類號:G269.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8502(2021)06-0089-10

作者簡介:文若予,耀中幼教學院助理講師,研究方向為嬰幼兒教育、幼兒STEM教育和教師專業成長。

隨著2019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頒布以及“三孩政策”的出臺,嬰幼兒早期教育逐漸成為學前教育工作的重點。然而,目前我國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需求與供給差距大,公共保教服務缺乏,嬰幼兒照料的責任主要還是由家庭承擔。如何發揮社會多方力量,形成多主體、多元化的托育行業格局成為當務之急[1][2]。在探索我國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發展的實踐中,挖掘和運用社區資源已成為普遍認同的方向之一[3] 。然而,如何發揮社區中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教育機構的力量,緩解家庭托育的壓力,當前仍是一個鮮有研究觸及的領域。本文將從嬰幼兒發展的特點談起,展示國外博物館面向嬰幼兒觀眾、支持嬰幼兒及其家庭的案例,總結其特點,并提出建議。

一、嬰幼兒的發展規律及特點

0~3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兒童的各項技能迅速發展。人生最初的1000天也被稱為大腦的“機遇之窗”。博物館,特別是兒童博物館,為兒童各項技能的發展提供了機會。然而,有關博物館兒童教育的研究指出,目前國內外的博物館在策展和活動設計上更多的是面向3歲以上的兒童需求[4][5],博物館面向0~3歲嬰幼兒觀眾的展項和活動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待提高。雖然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與3~6歲學齡前兒童的教育有許多共通之處,例如,他們都是在游戲中學習、需要操作具體的材料、通過感官探索周圍環境等,但0~3歲嬰幼兒有其獨特的心理發展特征和行為特點,博物館在設計展項和教育活動時需要特別注意。

(一)嬰幼兒的動作發展特點

從出生至3歲,嬰幼兒的動作發展由無意識到有意識,越來越可控制并趨向細微[6],且普遍遵循三大原則,即頭尾原則(從頭至腳、從上至下)、近遠原則(從軀干到四肢)和大小原則(從大肌肉運動到小肌肉運動,從手臂到手指)。

在成人眼中,嬰幼兒的注意力維持時間較短,其實是因為他們更喜歡大肌肉運動,需要不斷變換位置來滿足對自身身體技能的挑戰。從動態系統觀來看,嬰兒并不需要成人“教”他們如何坐或走。對于正常發展的嬰兒,隨著肌肉的生長和發育,其動作平衡性會逐步增加,腦發育也會趨向成熟,能整合各種必要的動作技能,發展出成熟的運動[7]186。當嬰幼兒的大肌肉運動能力逐漸完善時,其小肌肉運動能力(精細動作能力)便會開始精進,例如,用手指按按鈕、抓握物件等。在這一過程中,成人需要為嬰幼兒提供發展動作能力的機會,給予他們時間去探索自己身體的移動方式,自由體驗、重復已獲得的運動技能。

然而,在嬰幼兒家中,其動作發展往往受空間的限制。博物館可以利用場地優勢,為嬰幼兒提供一個同時發展大肌肉與小肌肉運動能力的空間,并通過標識、指導手冊、教育活動等方式向家長傳達嬰幼兒動作發展的重要性。美國波士頓兒童博物館、發現港兒童博物館等面向嬰幼兒觀眾的博物館都提供了此類物理空間,幫助嬰幼兒發展平衡、攀爬、翻滾等大肌肉運動技能,還在墻面設置可以讓嬰幼兒鍛煉精細動作能力的操作板、繩子等。

(二)嬰幼兒的認知發展特點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指出,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0~2歲的嬰幼兒處于感知運動階段,2~3歲的學步兒處于前運算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嬰幼兒的認知和學習主要依賴自身感官在環境中的探索,年齡越小,其身體就越能融入對周圍世界的理解認知過程[8],他們把物體放入口中、搖晃物體傾聽其發出的聲音、用目光追隨移動的人和物、嘗試觸摸不同材質的物體……這些嬰幼兒反復進行的行為都表明嬰幼兒的學習正在發生,他們正在認識和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建立大腦內部的認知結構——圖式。

皮亞杰將“圖式”定義為在感知—運動、符號表征、功能性依賴和思維發展這四種發展水平上發揮作用的認知結構或心理地圖[9]。觀察(觀察花草、昆蟲、光影等)、搭建(搬動紙箱、重疊積木)、填充和傾倒(把材料放進容器再倒出來)等嬰幼兒經常反復進行的行為便是他們認知世界的“圖式”。通過重復這些經驗,嬰幼兒能夠將周圍的人和物建立起有意義的聯系,為日后更高級的執行功能的發展奠定基礎。表1列舉了國外一些博物館中符合嬰幼兒發展圖式理論的案例。

(三)嬰幼兒的社交發展特點

兒童的認知和語言發展是在社會互動中萌發的。嬰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從與照料者的依戀關系逐漸發展到與他人、同伴的互動關系。6個月大的嬰兒會對其他同伴產生興趣,特別是那些和自己身形、動作相似的同伴;1~2歲的嬰幼兒大多處于單獨游戲階段,可能會出現一些給同伴傳遞物品的行為,但并非真正的合作游戲。隨著嬰幼兒的成長,他們會和同伴開始有更多互動。2歲后的幼兒開始和同伴進行平行游戲,即各自專注于同一種材料但互相之間沒有交流,所以在嬰幼兒玩耍的區域內常常需要準備多套相同的玩具,以鼓勵幼兒之間的模仿和互動。

隨著嬰幼兒游戲水平的不斷發展和認知能力的提高,他們開始和同伴有更多的語言交流,表達自己的情感,控制自身的行為,逐漸實現“社會化”。而這一“社會化”過程需要成人為嬰幼兒創設一個鼓勵社交的空間,并提供相應的指導和支持。相較于社區中的其他機構,博物館具備提供社交空間和資源的優勢,例如,博物館可以設計需要嬰幼兒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任務的展項或活動,或者專門面向0~3歲嬰幼兒家庭開展館內親子活動,使同齡的嬰幼兒有機會一起游戲,也為嬰幼兒照料者和家長間的交流提供平臺。下文將列舉關于博物館如何營造社交場景的部分案例。

(四)嬰幼兒的語言發展特點

在嬰幼兒與外界互動的過程中,他們的語言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5~6個月時的牙牙學語,到12個月左右能用1~2個詞表意,再到2~3歲時語言進入爆發期,嬰幼兒逐漸將語言精細化。嬰幼兒語言發展研究顯示,嬰幼兒最初習得的詞語多是他們經常擺弄的日常物品或自己能夠移動的物品名稱[10],這一研究結果凸顯了動手操作在嬰幼兒語言發展中的重要性。還沒有進入幼兒園的嬰幼兒在家中所能接觸到的物品有限,而博物館中的很多展品在生活中不常見,且造型獨特、視覺呈現夸張,往往能誘發嬰幼兒的興趣和表達欲望。

嬰幼兒語言的發展還來自與成人,尤其是母親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高質量的親子對話對于嬰幼兒在語言形成過程中取得進步至關重要[10]。基于展品,許多博物館會以工作人員作為媒介或利用標牌來促進成人與嬰幼兒之間的對話和互動。例如,英國伊普斯維奇美術館在2008年專門為嬰幼兒打造了一場名為“亮閃閃”的臨時畫展②,場館精選出了6幅適合嬰幼兒觀賞的現代藝術作品,放置在地面或嬰幼兒目光所及的墻面上,每幅畫的介紹只用數個詞語,便于家長將畫的含義用最精簡的語言介紹給嬰幼兒。因為嬰幼兒語言發展的指導原則強調“與”嬰幼兒一起對話互動,而不是單向“對”嬰幼兒語言輸入[7]253,所以,標牌中的語言越精練,越能促使家長將對話變成與嬰幼兒的雙向互動。場館的工作人員和研究人員會根據對親子對話情況的觀察適時介入,為家長提供更多與展覽相關的信息,引導家長通過問題將對話不斷延伸下去。

(五)嬰幼兒的情感發展特點

大腦各部分是高度互相關聯的,必須以協調的方式運作。與成人間穩定、親密的關系能促進嬰幼兒的大腦發育。依戀理論的提出者約翰·鮑比(John Bowlby)指出,嬰幼兒的早期人際經驗是個體一生中情緒調節差異的重要來源,而依戀對象的心理支持和情緒提供能在很大程度上調節嬰幼兒情緒適應性的發展[11]。作為0~3歲嬰幼兒的主要照料者,家長對嬰幼兒積極的回應和互動能夠鞏固兒童大腦中的神經元聯結,幫助嬰幼兒建立起對周圍環境的信任,從而促進嬰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尤其是認知和社會性發展。然而現實中,許多家長缺乏與嬰幼兒進行高質量互動的契機和相應的指導,因此,博物館可以通過展項、教育活動、線上指導等方式為增強親子依戀關系提供機會和資源。

總而言之,0~3歲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期。在這一階段,嬰幼兒的動作、語言、認知和社交等能力都會迅速發展,并遵循一定的規律。而環境是影響嬰幼兒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嬰幼兒身處的家庭、社區、學校、機構等應共同協作,為嬰幼兒的發展提供適宜的環境支持。

二、國外博物館面向嬰幼兒觀眾的案例及特點

社區支持能夠顯著影響家庭教育與幼兒發展,基于社區進行的托育體系可以增強家長的教養效能,改善家庭教育環境,促進嬰幼兒認知發展和社會適應[3][12-13]。然而,一項基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城市地區1273名幼兒家長的調查顯示,超過95%的家長指出所在社區沒有博物館、劇場、圖書館等文化娛樂設施[3]。即使是在博物館資源豐富的一線城市,博物館針對嬰幼兒觀眾打造展項和活動的例子也相當罕見。無論嬰幼兒的照料者還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似乎都很難將應該保持肅靜的博物館和難以控制自己聲音和行為的嬰幼兒聯系在一起。

事實上,嬰幼兒及其家庭能從博物館中受益良多。在西方許多國家,博物館建立的目的之一便是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14]。很多博物館已經意識到,作為社區中的教育服務提供者之一,不能忽視嬰幼兒及其家庭這一重要受眾群體。博物館作為開展非正式學習的場所,能夠利用其獨特和廣泛的藏品,為嬰幼兒提供機會集中探索感興趣的主題,嬰幼兒也可以在博物館觀察到生活中不常見的物品和現象,滿足其思考探究和語言發展的需求。同時,參觀博物館也是嬰幼兒家庭發展依戀關系和社交網絡的契機。因此,博物館可以根據0~3歲嬰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為嬰幼兒及其家庭提供適宜的展項和活動,幫助家庭分擔照護嬰幼兒的重任,也為促進親子關系的發展提供資源。

縱觀國外面向嬰幼兒觀眾的博物館實踐案例,筆者總結出以下一些特征。

(一)打造安全的探索區域

安全是為嬰幼兒創設探索區域的首要因素,沒有安全,也就沒有自由游戲[7]98。在博物館中,嬰幼兒探索區域應從環境、材料和人員方面保證嬰幼兒的安全。環境設置上應避免一切尖角,采用軟墊、地毯等緩沖設施減少嬰幼兒跌倒后受傷的風險。鑒于部分嬰幼兒還處于喜歡把物體放入口中的口欲期,在材料選用方面,應堅持綠色環保原則,盡量使用天然木質家具。地毯、布藝靠墊和椅墊等會接觸嬰幼兒皮膚的用品應選用親膚、不含致敏物質的材料。油漆涂料也都應不含揮發性有機物,確保不會對嬰幼兒的身體產生傷害。

限制區域人數也能有效提升博物館中嬰幼兒探索區域的安全性。當區域中人數眾多時,成人往往會忽略一些安靜探索的孩子,造成安全隱患。另外,嘈雜、喧鬧的環境也不利于嬰幼兒專注探索。國外大多數博物館都對進入嬰幼兒區域的人數進行嚴格限制,明確規定該區域只能容納一定數量的家庭,且只對0~3歲嬰幼兒及其照料者開放。例如,美國波士頓兒童博物館嬰幼兒活動區域規定該區域只對0~3歲的嬰幼兒開放,即使是陪同前來的哥哥姐姐也會被工作人員引導至其他區域③。在人數滿額的情況下,工作人員會在一個家庭離開后再邀請下一個家庭進入。也有一些博物館會要求嬰幼兒家庭提前進行預約,以確保人流和環境對嬰幼兒及其家庭是安全的。比如,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鼓勵18個月以下的嬰幼兒家庭提前在網上注冊,在場館正常開館時間之前到館參觀,以避開人流高峰,為嬰幼兒提供更高質量的參觀體驗④。

(二) 提供調動多感官的展項和活動

基于嬰幼兒處于感知運動階段的特點,面向嬰幼兒觀眾的展品不應是封在玻璃罩中的藏品,而應該是能夠讓他們手口并用,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多感官來探索的真實物件。美國匹茲堡兒童博物館的嬰幼兒區域將嬰幼兒最樂于探索的沙子與燈光元素結合,在五顏六色的燈桌上放上沙子供幼兒玩耍,使幼兒在獲得觸覺體驗的同時也能感受燈光色彩所帶來的視覺刺激⑤。美國波士頓兒童博物館專門為嬰幼兒開辟了“亂糟糟的感官探索區(Messy Sensory Area)”,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嬰幼兒們可以盡情探索各種能刺激感官發展的材料,如水、橡皮泥、剃須泡沫等⑥。這些材料在家里或教育機構中往往都是被限制使用的,而波士頓兒童博物館卻專門通過網站向家長提示:“請讓孩子在這里自由探索,因為這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在場館中,工作人員還會主動和家長交流,給家長提供更多如何在家中進行感官游戲的靈感。

在傳統博物館和美術館中,展品往往非常珍貴,不適合嬰幼兒直接用手探索,被層層保護的展品無法引起嬰幼兒的興趣。面對這一矛盾,一些傳統博物館會專門設置幾種可供觀眾觸摸的仿制品,或者將展品中的重要元素通過工作坊的形式用另一些低成本的材料呈現給嬰幼兒。例如,美國圣安托里尼藝術博物館會在每個月選擇一個周四,為嬰幼兒開展“藝術爬爬樂(Art Crawl)”活動,每個月的活動都有一個基于場館藝術展品的主題,教育人員會將與這一主題相關的元素用可觸摸的材料呈現給嬰幼兒,供他們自由探索⑦。

對于感統失調的嬰幼兒來說,他們也需要獲得適當的感官刺激來調整大腦對周圍環境的反應,而博物館正常運營中嘈雜的聲音和明亮的燈光又會引起他們的不適。為此,美國WOW!兒童博物館從2015年開始為感統失調和自閉癥的幼兒開設了“感官友好時間”,讓包括嬰幼兒在內的兒童可以在沒有噪聲刺激、遠離人群的環境中探索博物館。在“感官友好時間”,博物館會調低場館背景聲音和燈光的亮度,并為有需求的兒童提供如降噪耳機、負重背心等專業設備,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有時還會到現場為家長提供指導⑧。

(三)在場館中營造社交場景

嬰幼兒的主要照料者是家長,主要活動空間也是在家中,社會交往的范圍和對象相對有限。注意到嬰幼兒缺乏足夠社交機會這一現象,許多博物館推出了鼓勵嬰幼兒及家庭之間互相交流的平臺,在場館中為嬰幼兒營造社交機會和場景。

博物館主要采用三種方式為嬰幼兒及其家庭提供社交機會:

第一種是博物館提供鼓勵嬰幼兒交流的展區和展項,例如,美國長島兒童博物館有一個名為“交流小站(communication station)”的展項,嬰幼兒可以在這里和同伴一起扮演天氣播報員,看到自己和同伴的影像出現在屏幕中,并模擬天氣播報的過程,以此促進同伴之間的交流⑨。

第二種方式是博物館開展專門針對嬰幼兒及其家庭的教育活動和項目,其中最常見的形式是開設常規的“學步兒時間”,在每周固定的時間由場館工作人員為嬰幼兒及其家庭提供音樂、繪本閱讀、律動等活動,例如,美國南明尼蘇達兒童博物館的“學步兒星期三(Toddler Wednesday)”活動⑩和美國圣地亞哥新兒童博物館的“學步兒星期五(Toddler Friday)”活動。也有一些面向嬰幼兒家庭長期開展的項目,例如,美國塔爾薩市的吉爾克里斯博物館在館內推出了目標參與者為0~3歲嬰幼兒的“博物館寶貝(Museum babies)”項目,該項目旨在鼓勵嬰幼兒探索社區環境,幫助嬰幼兒、家庭及社區形成緊密連接。在每次時長1小時的活動體驗中,博物館會首先根據指定主題,例如,顏色與模式、觸摸與材質、自然與四季、大與小等,邀請嬰幼兒家庭一起參觀館內的藝術作品,之后會組成游戲小組,通過與主題相關的多感官探索活動,鼓勵嬰幼兒同伴之間的互動和家庭之間的互相交流,促進嬰幼兒社交能力的發展。

最后一種博物館促進嬰幼兒社交發展的方式是為嬰幼兒及家庭開辟特殊的到訪時間,如博物館正式開館前的1小時。在這段時間中,雖然館方不會提供特別的教育活動,但是因為在此時間段中只有0~3歲的嬰幼兒及家庭出現,使嬰幼兒家庭之間有了更多互相交流的機會和動力。

(四)賦能家長

嬰幼兒的主要照料者是家長,他們的教育理念、育兒技能和情緒狀態會極大地影響嬰幼兒的發展,因此,博物館還應將家長的需求納入考量之中,為家長提供物質與學習資源,幫助家長和嬰幼兒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和積極的依戀關系,賦能嬰幼兒家長。

一些博物館會組織面向嬰幼兒照料者的活動來促進他們之間的交流,幫助他們獲得同伴間的支持。美國杜佩吉兒童博物館會在每個月選擇一天,邀請感統失調或自閉癥兒童及家庭在提前注冊后到館,體驗一個半小時在低人流、低刺激環境中的“適應性游戲(adaptive play)”時間。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能夠獲得社交機會,家長也可以互相交流育兒經驗。也有博物館會直接為嬰幼兒照料者提供幫助:英國曼徹斯特博物館注意到新生兒母親“產后抑郁”這一現象,為有抑郁傾向的新生兒母親專門開設了名為Muso Baby的支持項目,這一為期6周的項目由音樂療法治療師帶領新生兒母親正視其身份的轉變,幫助她們正確看待與嬰兒及家庭的關系。

此外,很多博物館會運用各種渠道為嬰幼兒照料者提供育兒信息和指導。例如,美國長島兒童博物館的網站提供了每個館內展項可以在家進行的延伸活動;美國休斯敦兒童博物館為到訪的嬰幼兒家庭提供專屬背包,包括一本繪本、一面鏡子、一個搖鈴、關于嬰幼兒大腦發展和語言發展的信息、100本推薦繪本的清單等;杜佩吉兒童博物館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嬰幼兒家長提供每周一次的短信推送服務,短信內容包括可以與這個年齡段嬰幼兒進行的游戲選擇和一些給家長的教育資源。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嬰幼兒家庭無法到館,這些溝通渠道一方面幫助嬰幼兒照料者獲得實踐性知識,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博物館提供公共教育服務、履行社會責任的決心。

綜上,博物館根據嬰幼兒及其家庭的需求和特點來設計展項和項目,不僅能夠切實為嬰幼兒家庭提供教養上的幫助,而且更能在社區中傳達包容和諧的理念,有助于打造連接家庭和社區的“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共同體”。

三、啟示與建議

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及其質量對兒童發展、國民素質整體提升、國家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1]。作為社區資源的一部分,博物館的積極參與有助于形成多主體、多元化的0~3歲嬰幼兒托育行業格局。結合國外博物館面向嬰幼兒觀眾的經驗,可以得到如下啟示。

(一)以政策和研究支持博物館加入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

博物館面向嬰幼兒觀眾首先需得到政策和研究上的支持。雖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加大社區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力度”,但文件中并未提及如何將包括博物館在內的社區公共教育機構也納入托育服務體系,也就是說,“博物館是社區資源的一部分”這一觀念還未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普及。博物館在構建0~3歲嬰幼兒托育體系的過程中可以扮演多重角色:通過提供面向嬰幼兒的展項、活動甚至是臨時托育服務,博物館可以成為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提供者;也可以發揮其教育專業性,向嬰幼兒家長定期分享優質的教養模式,成為嬰幼兒托育知識的輸送者;還可以將場館創設成為促進嬰幼兒及其家庭間相互交流的平臺,成為嬰幼兒家庭社交網絡發展的中介者。

博物館要切實面向嬰幼兒觀眾,提升服務嬰幼兒觀眾的質量,除了政策引領,還需要研究支持。目前,關于博物館兒童教育的研究中,有關0~3歲嬰幼兒觀眾的研究仍“勢孤力薄”[15],嬰幼兒觀眾研究存在數目極少、測量范圍小、樣本數量少、研究方法不夠嚴謹等一系列問題,這也導致博物館工作人員即使有心支持嬰幼兒觀眾,也無翔實的研究結論可依靠。因此,需要專家、學者在這一領域傾注更多研究力量。

(二)打造無障礙的場館設計

要迎接嬰幼兒及其家庭來到場館,還需要在場館設計上做到無障礙,為嬰幼兒及其家庭提供便捷的設施。在展區與展區之間可以考慮不設樓梯,而用旋轉向上的坡道代替,方便家長使用兒童推車在展區間通行[16]。嬰幼兒的進食需求也是場館需要考慮的因素,場館可以開設母嬰室或專供嬰幼兒進食的區域,以減少嬰幼兒家庭因飲食需求而反復進出場館的負擔。除了硬件設施,嬰幼兒展區整體色調應是溫暖明亮的,呈現出“家”的感覺。展廳還要有足夠的專屬活動區域供嬰幼兒爬行和探索,分隔開0~3歲嬰幼兒及其他年齡段的兒童,保證嬰幼兒的安全。

(三)加強對兒童發展理論的培訓

場館的理念會極大地影響展項設計和工作人員與嬰幼兒觀眾的互動水平。因此,除了具備博物館策展的知識,場館管理層和一線工作人員都應不斷豐富自身對兒童發展理論的認識。博物館工作人員應熟悉兒童發展的主流理論,例如,維果茨基的社會文化論、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鮑比的依戀理論等,深入理解0~3歲嬰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探索嬰幼兒重復行為“圖式”的含義以及嬰幼兒對應的表現,再根據相關理論和嬰幼兒的行為特點設計相應的展項和教育活動。

博物館需要為工作人員,特別是展教人員提供足夠的專業發展支持,使他們能夠結合博物館策展理論和兒童發展理論,更好地設計對嬰幼兒友好的展覽與活動,提升與嬰幼兒家庭互動的質量,為家庭提供育兒指導,彰顯場館專業度。

(四)培養工作人員的互動和參與意識

培養工作人員的互動和參與意識也能有效提升博物館服務嬰幼兒觀眾的水平。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積極參與會增加觀眾在展項前停留的時間,幫助觀眾獲取更多知識,促進探索行為的發生[17]。相比于年齡稍大的兒童,嬰幼兒的家長更需要博物館方提供適切的指導,特別是對于那些歷史類、文物類的展品和展項[18]。

工作人員應熱誠歡迎嬰幼兒家庭的到來,給予嬰幼兒家庭必要的支持。但是,為了鼓勵嬰幼兒更好地探索和游戲,工作人員應該采取“選擇性干預”的方式,注意干預嬰幼兒游戲的時機和動機。過早或頻繁地介入嬰幼兒的游戲,會讓他們感到被限制,但在嬰幼兒之間有可能出現互相傷害的行為時,工作人員又需要及時介入,避免孩子受傷。工作人員只有通過日復一日的觀察和反思,才能有效地根據經驗對嬰幼兒的探索行為進行“選擇性干預”,為嬰幼兒家長做出示范和指導。

總而言之,工作人員應有意識地與嬰幼兒觀眾互動,并將與家長建立關系作為工作內容的一部分,主動向家長提供指導手冊等教育資源,引導家長以游戲的方式加入嬰幼兒的游戲,協助家長和嬰幼兒之間形成積極的互動,以專業人士的視角賦能家長。

四、結語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推進“公共服務友好”—— 面向兒童的公共服務應該是全周期、全方位,并覆蓋兒童發展不同階段的,其中也包含0~3歲的早期教育階段[19]。同時,《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還提出,社區是最貼近兒童生活的公共空間,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音樂廳等人文場所應積極設置適合兒童的參與空間[19]。目前,我國的博物館、美術館等場所已經越來越重視低齡兒童的需求,也涌現了一些專為低齡兒童打造的博物館,如呼和浩特市老牛兒童探索館、中國兒童中心老牛兒童探索館、深圳愛得文兒童博物館等,但是對于如何更有針對性地為0~3歲嬰幼兒及其家庭提供服務,如何在傳統博物館中設置嬰幼兒友好的展覽和展項,如何積極有效地將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等公共服務機構納入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等一系列的問題,還有待博物館和幼兒教育界同仁進一步思考和討論。

因此,希望未來有更多專家、學者能夠關注博物館中嬰幼兒觀眾這一領域,將嬰幼兒觀眾及其家庭視為重要的研究對象之一,以研究引領實踐,打造更多“嬰幼兒友好型”博物館,共同促進我國高質量嬰幼兒托育體系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龐麗娟,王紅蕾,冀東瑩,等.有效構建我國 0~3 歲嬰幼兒教保服務體系的政策思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20(06):5-11.

[2] 洪秀敏,陶鑫萌.改革開放40年我國0~3歲早期教育服務的政策與實踐[J].學前教育研究,2019(02):3-11.

[3] 李曉巍,劉倩倩,王夢柯.幼兒家庭教育的社區支持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J].教育學報,2019(02):66-76.

[4] MCINNES K, ELPIDOFOROU M E. Investigating and learning from toddler play in a children’s museum[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2018, 188(3): 399-409.

[5] PISCITELLI B, ANDERSON D. Young children’s perspectives of museum settings and experiences[J].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001, 19(3): 269-282.

[6] 周淑惠.嬰幼兒STEM教育與教保實務[M].臺北:心理出版社,2018:10.

[7] [美]珍妮特·岡薩雷斯-米納,戴安娜·溫德爾·埃爾.嬰幼兒及其照料者:尊重及回應式的保育和教育課程[M].張和頤,張萌,譯.北京:

商務印書館,2016.

[8] 嚴志軍.兒童與博物館:在藝術的世界里薪火相傳[J].國際博物館(全球中文版),2015(1-2):49-52.

[9] [英]斯特拉·路易斯,克萊爾·貝斯維克,薩利·費瑟斯通,等.認識嬰幼兒的游戲圖式——圖式背后的秘密(第二版)[M].張暉,范憶,時萍,

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9:12-13.

[10] 官群.兒童早期語言天賦:來自國際研究前沿的證據[J]. 學前教育研究,2016 (08):32-40.

[11] 楊麗珠,董光恒.依戀對嬰幼兒情緒調節能力發展的影響及其教育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06(04):5-9.

[12] 鄭靜.我國內地社區公共托幼服務構建的思考——基于港臺經驗的視角[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32(12):57-62.

[13] 唐玲玲,邵小佩.芬蘭“兒童友好型”社區建設特征及其啟示[J].早期教育(教育教學),2020(04):21-23.

[14] 周曉亮,龔欣,曾滿超.西方兒童博物館的特點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早期教育 (教科研版),2019:9.

[15] 周婧景.博物館兒童教育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3:599.

[16] 藍武芳.博物館為低齡兒童的展覽設計[C].廣西文博(第一輯),2017:59.

[17] PATTISONS A, DIERKING L D. Staff-mediated learning in museums: A social interaction perspective[J]. Visitor Studies, 2013, 16(2):

117-143.

[18] LEFTWICH M, HAYWOOD C. The littlest historians: Early years programming in history museums[J]. Journal of Museum Education,

2016, 41(3): 152-164.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時代呼喚兒童友好城市 ——《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解讀之一[EB/OL].

(2021-10-16).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110/t20211016_1299932.html.

猜你喜歡
嬰幼兒博物館兒童
護理嬰幼兒五不宜
博物館
小太陽畫報(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圖解嬰幼兒窒息緊急處理
健康管理(2017年4期)2017-05-20 08:17:06
逆境商 從嬰幼兒開始培養
媽媽寶寶(2017年4期)2017-02-25 07:00:48
博物館奇妙夜
留守兒童
雜文選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兒童
露天博物館
隔姜灸治療嬰幼兒嘔吐60例
博物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91|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美女一级免费毛片|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香蕉|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一在线|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亚洲清纯自偷自拍另类专区| 91小视频在线| 成人91在线|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91亚瑟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第1页在线播|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亚洲天天更新|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国产屁屁影院|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秋霞国产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熟妇丰满人妻| 亚洲乱强伦|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欧美国产三级|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91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 久久无码av三级|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伊人91视频| 亚洲第一区在线| 久久网欧美|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毛片在线播放a|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亚洲va视频|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欧美日本在线|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