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思婧
摘 ?要:小學階段語文素養的培養和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是密不可分的,是同步進行的。在新課改的今天,什么是語文素養,影響學生語文素養有哪些因素,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課題,對其研究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素養;影響因素;語文教育
一、影響語文素養的因素
1. 基礎知識是否牢固。在小學階段,如果學生的基礎知識不牢固,那就意味著他們識字量不夠、掌握的詞匯量不夠。很顯然,識字不夠和詞匯量不夠就無法提升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語文素養就無從談起。
2. 課內外聯系是否緊密。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是很有限的。小學語文教師該如何拓展自己的教學時間呢?答案無疑是課外活動!學生在活動中不但鍛煉了身體,也在活動中產生著交流。這種交流既是知識上的,也必然是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
3. 學科之間的整合是否到位。各種知識都有著相通的地方。那么,如何將古詩詞的教學做得有聲有色呢?讓還是孩子的學生愛上它而不是只會背誦古詩詞呢?如何讓學生們領悟到古詩詞的美呢?這就需要采取學科整合進行教學。
二、培養語文素養的方法
1. 對學科之間進行有效整合。在二單元習作教學《“漫畫”老師》教學時,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手法首先定下作文題目,然后讓學生進行口頭敘述,最后進行寫作,這樣效果不一定好。然而,讓學生在進行繪畫之后再寫這個作文的效果就會更好,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在人物描寫方面就會有很大的進步!
2. 課堂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時,老師一定要考慮到整個小學階段應該貫穿的是什么,分階段性教學又是什么?教師要有一個準確的概念和思路才會傳遞給學生正確的系統化的知識。
3. 課內外聯系要緊密。教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時,班級可以建立圖書角,結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民間故事”的單元主題,把圖書角的書分類放好,讓學生明確圖書的種類,結合本冊的教學目標又進行相應的推薦和分享。
通過實踐發現,讀書分享會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讀書興趣,讀書時間會比以前多一倍,并且能與我們課內的知識相聯系,還能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地發表自己的讀書體會。
三、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在課文教學中針對不同的培養語文素養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最快地培養出學生對事物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最快地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以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形成有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的語文教學方法才是培養語文素養的活水之源,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產生有效的作用、對學生的人格塑造產生深遠的影響!
(責任編輯:向志莉)
參考文獻:
[1]林曉東. 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1(07):123-124.
[2]娜仁其木格. 結合語文學科特點培養學生語文素養[J]. 今日科苑,201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