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領欣
摘 ?要:在教學中,倡導海量閱讀,如何讓學生開啟閱讀之門,由閱讀變成“悅”讀,成為必修課。繪本閱讀是引領低年級學生進行閱讀,開啟閱讀之門的金鑰匙。正確引導低年級學生進行繪本閱讀,使孩子受益終身。
關鍵詞:低年級;培養;“悅”讀
一、興趣培養,樂于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也是這樣,應該以興趣為主。當學生對書本有了濃厚興趣,就會主動去進行閱讀。繪本中精美的圖畫和簡單有趣的故事情節正好抓住了學生的眼球。首先,低年級的孩子因為識字水平有限,不會想去閱讀大段的文字;其次,孩子天生會喜歡一些色彩鮮明的圖畫,而繪本正好滿足了學生的這一需求;再者,繪的故事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接近學生的生活,小故事中蘊含著大道理!基于這三點,繪本會讓學生非常樂于去主動去進行閱讀。
二、精心選擇,溫情伴讀
并不是所有的繪本都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應該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繪本引導學習,就要了解學生當下的生活狀態、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等進行恰當地選材。每一本繪本都是一個寶藏,等著學生去開發。比如《我從哪里來》,讓學生了解到自己是如何來到這個世界;《大聲說不可以》不僅可以把“難以啟齒”的性啟蒙教育簡單化,又可以讓學生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
三、創設情境,養成閱讀習慣
閱讀時,如果只是單調的閱讀,往往會使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不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果在閱讀環境中增加環節,調動孩子快樂的情緒體驗,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故事內涵,體會故事情感,優化閱讀活動的質量。比如可以把繪本做成PPT,配上恰當的背景聲音,渲染情境,具有良好的視聽效果,能讓故事更有生命力。當學生理解了簡單的故事情節以后,可以試著演繪本中的故事,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不知不覺進入故事情境,體驗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樂……這些都會促進孩子對繪本的喜愛。
四、能力培養,全面提升
當學生愛上繪本后,他們會進入到一個充滿寶藏的世界里。在繪本中,學生會得到一個整體的能力提升。比如說觀察能力,語言發展能力,想象力,表演能力,寫作能力都能得到長足發展。
作為圖文并茂的圖書,繪本中色彩明艷,生動有趣的圖畫,簡單的故事情節,在學生們的腦海中形成一幀幀的電影般的畫面,不斷刺激著學生大腦,加強他們的觀察能力,形成無限的想象。比如《蛋糕哪去了》,鼓勵學生描述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內容,結果學生講得五花八門,創意無限。
小學低年級階段中,繪本的寫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讀完一個故事,學生意猶未盡,沉浸在故事中不愿意抽離,這時候,可以趁熱打鐵,啟發他們續寫故事。學生在模仿運用中享受著成功的快樂,愛上閱讀。
總之,繪本對小學生閱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繪本閱讀,能讓學生輕松,愉快地走進閱讀世界,愛上閱讀,樂享閱讀。
(責任編輯:莫唯然)
參考文獻:
[1]朱曉麗. 關于小學語文中繪本閱讀教學的思考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6(03):1.
[2]李蓉. 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策略[J]. 學周刊,2021(28):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