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素娟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語文教學對小學生閱讀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海量的閱讀,在此種教育背景下,群文閱讀越來越受歡迎,能夠將課內外閱讀進行銜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對此,文章對課內外閱讀銜接的意義進行分析,提出了“1+X”課內課外閱讀銜接的實踐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1+X”;群文閱讀;課內外銜接
一、課內外閱讀銜接的意義
1.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側重于對文章的分析,一方面使課堂教學氛圍十分沉悶,另一方面使課堂容量較小,影響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利用“1+X”課程將課內外閱讀進行銜接,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創新性和探究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 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有了明確的規定,需要達到145萬字以上。顯然,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重課內閱讀輕課外閱讀,使學生的閱讀量遠遠不達標。利用“1+X”課程將課內外閱讀進行銜接,能夠有效地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摸索出快速高效地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3. 突破學生的思維定式。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通常由教師對文章進行詳細分析,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會沿著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問題,很容易讓其陷入思維定式中。利用“1+X”課程將課內外閱讀進行銜接,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從多角度思考問題,能讓學生的思維逐漸靈活起來,不僅有益于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還有益于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1+X”課內課外閱讀銜接的實踐策略
1. 創建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1+X”課內課外閱讀銜接的過程中,要想保障其開展質量,需要學校加強對高水平師資隊伍的建設。在具體的創建過程中,一方面,學校方面要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師有關“1+X”群文閱讀理論和實踐的培訓,尤其是要對全國“1+X”群文閱讀的優秀實踐經驗和典型案例進行搜集,讓教師從中總結規律,提煉和構建出適合自己的“1+X”群文閱讀教學模式。
2. 根據教科書的課文確定議題。在對每單元課文教學之前,教師都要做好對教材的全方面分析,在對教材內容深入把握的基礎上,對議題進行科學確定。比如在教學《陶罐與鐵罐》課文時,這篇課文寓言類的文章,因此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北風和太陽》《螞蟻和蟬》等與課文整合起來,由學生對這組文章進行整合,讓學生多角度對“對比”表現手法進行學習、仿編等。
3. 開展閱讀實踐活動,實現課內外閱讀的銜接。群文閱讀在調動學生閱讀興趣方面的作用突出,因此在開展“1+X”課程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開展實踐活動,實現課內外閱讀的銜接。比如在教學《肥皂泡》課文時,學生產生了對冰心其他作品的閱讀,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有課內閱讀走向整本書的課外閱讀,更好地對課內閱讀教學進行補充。
“1+X”課內外閱讀的銜接意義重大,教師只要堅持群文閱讀教學思路,就能夠讓閱讀課堂暫放出新的生命力,為學生的終生閱讀奠定扎實基礎。
(責任編輯:莫唯然)
參考文獻:
[1]繆霞. 例析群文閱讀教學的選擇和整合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11):30-31.
[2]陳雪梅. 課內課外緊密銜接,讓學生愛上閱讀[J]. 好作文,2021(1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