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昌維
摘? 要:在教育實踐中,廣大教師難免會遇到一部分成績差或者相關問題的學生,即所謂的“后進生”。他們對自己喪失了信心,往往“破罐子破摔”。只要方法得當,轉化這些學生也不是難事。
關鍵詞:了解成因;保護自尊;接納寬容;賞識;合力
在教育實踐中,廣大教師難免會遇到一部分成績差或者有相關問題的學生,即所謂的“后進生”。“后進生”的轉化是德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環,30年班主任經歷告訴我,“后進生”并不都是不可雕的“朽木”,他們還是可以轉化的,班主任要打開“后進生”的心結,為“后進生”“撥開迷霧”,讓他們揚起前進的風帆。
一、保護自尊,點亮希望
“后進生”在學習中常常會遭遇失敗、在生活中常常會遭遇挫折,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缺乏自信心,他們就會感覺自己不如同學,于是“破罐子破摔”。如果被老師忽視,他們就會尋求一種心理滿足,就以“搞事”來引起老師的注意。這時候,班主任可以交給他們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導他們去完成,幫助他們尋找成功的體驗,讓同學重新認識他們,從而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二、接納寬容,用愛澆灌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如果說學生是一株小苗,那老師的愛心就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土壤。老師要給予“后進生”更多的關愛和理解。許多成功的教育事例說明,老師對“后進生”真誠的愛是打開他們心扉的鑰匙。一旦“后進生”被老師的愛心所感動,他們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因此,老師有了愛心,轉化“后進生”時才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后進生”才會心服口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育。
三、發掘優點,賞識教育
“后進生”并不是一無是處,或許他們身上有很多缺點,經常發生錯誤,但細心的老師總會發現他們的優點;他們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后進生”身上的缺點和錯誤是明顯的,而“閃光點”需要老師帶著放大鏡去找。因此,老師要像在沙里淘金一樣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表揚,從而發揮他們身上的積極因素,調動他們不斷進步的信心和力量。
四、家校溝通,形成合力
老師要主動與“后進生”的家長溝通,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方法,形成教育合力。有的家長缺乏責任感,常常以工作忙為借口,對孩子不聞不問,放任自流。對這樣的家長,要引導家長增強責任感,多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要對孩子多一些關懷、多一點期望、多一些時間陪伴,這樣一定能找到一把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有的“后進生”的成因是家庭關系,那么就要告訴家長,不管怎樣,都不能因為家庭關系而影響孩子的成長。只有家校密切溝通,形成合力,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只要老師用真誠的愛,誠摯的心去善待“后進生”,用賞識激發“后進生”向上、向善的動力,保護“后進生”的自尊心,增強“后進生”的自信心,就能產生“春風化雨、點石成金”的效果。“后進生”體驗到老師的愛心,感受到老師賞識的目光,他們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揚起希望的風帆,前進,遠航。
(責任編輯:羅? 欣)
參考文獻:
[1]蘭強. 心理學視角下的農村小學低年級后進生教育對策[J]. 現代職業教育,2021(33):188-189.
[2]張敏. 淺談小學班主任對于轉化后進生的策略與方法[J]. 現代教學,2021(S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