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可怡
摘? 要:科學領域教學活動,是幼兒園五大領域教育當中較為重要的學科之一,是培養(yǎng)幼兒自主探索,提升幼兒認知能力的有效途徑。游戲就是開啟科學領域大門的金鑰匙,也是喚醒幼兒求知欲的強心劑。教師利用游戲來啟發(fā)幼兒探索更多的科學道理,提升幼兒的思維活性,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自信,在游戲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這種輕松的學習模式更容易被幼兒所接受,更能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不同需求。
關鍵詞:幼兒園;科學領域;游戲化
一、游戲讓科學更具吸引力
在幼兒的科學領域活動中,教師應以游戲作為開展教學的出發(fā)點,使其成為貫穿科學領域教學活動的軸心,在游戲中導入新知,在游戲中提升興趣,在游戲中掌握要領,在游戲中鞏固認知。
二、“玩”出來的科學家
(一)好玩的游戲是成功的一半
輕松愉悅的心情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而游戲化教學為幼兒釋放的快樂因子也非常符合幼兒的發(fā)展需求,利于幼兒的未來發(fā)展。游戲化教學能夠有效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的參與熱情,有趣的游戲也能夠有效幫助幼兒克服緊張情緒、緩解憤怒情緒,使幼兒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在幼兒園的科學領域教學中,應以游戲導入,讓游戲與知識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而加強教學的趣味性,促使幼兒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二)利用體驗式教學來鞏固認知
游戲化教學是加深幼兒記憶,鞏固新知的有效途徑;在實施科學領域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多為幼兒提供一些教學材料,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來加深記憶,并能以理解的角度去完成認知,從而使幼兒能夠更快速地掌握學習內容,也會將比較抽象的科學內容變得更加簡單、更加具象,更利于幼兒的消化、理解。
(三)競技類游戲的妙用
結合競技類游戲的使用,幼兒的團隊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得到很好的鍛煉,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也隨之得到了提升。在教學活動中組織競技類游戲,會使教學氣氛變得更加活躍,更加激烈、刺激,更能激發(fā)幼兒的參與熱情,讓幼兒十分興奮,所以,教師應根據幼兒的情緒反應來對游戲做出適當的調整,避免幼兒因游戲而造成受傷或情緒失控。
(四)在游戲化教學中提升幼兒的鉆研精神
以科學領域小實驗“水的過濾”為例,在開展教學之初,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幼兒播放一段有關沙漠求生的視頻,為幼兒營造一種水源危機氣氛,當視頻播放結束,教師提出引導性的問題:“如何去幫助困在沙漠中的人獲取飲用水呢?”利用提問的方式,教師便順理成章引出了本節(jié)課的小實驗,來為幼兒親自示范實驗的整個過程,當幼兒看到原本渾濁的水經過石子,棉布等材料的過濾后,會逐漸變得清澈時,游戲化的實驗過程激起了幼兒濃厚的求知欲,在興趣的驅使下,教師開始介紹實驗的原材料,教師也為幼兒進行了安全教育,并為幼兒分成了幾個實驗小組,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讓幼兒來進行實驗操作。教師應鼓勵幼兒要大膽嘗試,小心求證,通過自主探究,讓實驗變得更具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游戲化教學讓科學更具趣味性,深受幼兒的追捧和喜愛。
(責任編輯:秦? 雷)
參考文獻:
[1]馮河. 幼兒園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策略的運用[J]. 新課程,2020(30):143.
[2]江蘇平. 幼兒科學領域游戲化的實踐與思考[J]. 小學科學(教師版),2019(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