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潔 彭慧 費加明 淮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籃球是一項以技戰術主導類的同場對抗性項目,它起源于勞動人民生活的過程中,體現了社會和文明的進步,籃球運動的特點是,球員所有的技術活動都是致力于怎樣將球投進籃筐,以及怎樣阻止對手將球運送到籃筐里。研究表明,運動員的運動技術能力取決于個人技術、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的三方有機配合[1],無論一名球員用了何種技術動作、實施怎樣的球場戰術以及消耗了多大的體力,都和心理因素的調解密切相關,目前的籃球運動,賽場上的情況大都十分膠著,一場實力相當的比賽戰況十分激烈,往往要在最后時刻才能分出勝負。在一場籃球比賽中,每一名球員的努力和隊員之間的戰術配合,以及教練的戰術制定,其目標都是贏得比賽,即盡可能多的投籃得分,球員在比賽中的發揮狀況除了自身技術的影響以外,還有心理因素。隨著我國青少年籃球比賽整體水平的提升,由于攻守水準或球隊戰術意識問題而導致比賽失敗的案例已經十分罕見,目前的比賽更加注重青少年球員的心理能力,以及針對比賽時間、場地、對手、人際關系等因素影響的心理素質問題。因此,在雙方球員技戰術能力、身體素質相差無幾時,心理素質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將會決定比賽的成績。因此,研究人員計劃從各個方面尋找能夠影響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投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并為之制定心理能力訓練法以提高隊員們的心理能力,促進他們全體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發展。
心理能力是指從事心理活動所需的能力,心理能力分七個維度:包括算術,語言理解,知覺速度,歸納推理,演繹推理,空間視知覺,記憶力,其總量被稱為智力。而籃球專項心理能力是指:由認知能力因子、注意能力因子、心理狀態因子和自我調控能力因子構成的專項能力。有研究認為,籃球運動員好的意志品質、較強的感知能力、較高的注意力水平、積極的思維能力等對籃球的投籃命中率有較強的影響[2]。
意志是個體排除困難實現其預定目標的心理傾向。在青少年籃球比賽中,往往在后程時青少年運動員都處在一個極度疲勞的狀態,此時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意志品質支撐,再好的技術動作也會變形。所以在日常技術動作訓練時,隊員的意志品質也要同步發展,這樣才能有效地將運動員的意志品質融入賽場上的技戰術中[3]。
感知覺是機體感覺器官對外部事物整體或局部的反映,可以分為時間感知覺、空間感知覺、內部感知覺、外部感知覺和運動感知覺等[4]。籃球項目不僅需要球員快速完成技術動作和身體移動,還有復雜的戰術內容需要履行,因此,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感知覺有較高的要求,不僅需要精確的肌肉運動知覺和時間感,還要有很強的動作節奏感和速度感,以及對場上各種突發狀況的應激能力。
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動對于某種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倘若一個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沒有較高的注意力,那么很多有利的信息便會被忽視。如在上籃時做不到聚精會神,就會出現上籃失誤,甚至被對方蓋帽的情況。在比賽中,對方的挑釁、裁判的誤判、觀眾的聲音和隊友的行為都會對自己的注意力產生影響。而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則會將一切場外因素拋開,置身于無人之境,當投籃時機到來時便抓住機會果斷出手,這樣中籃的概率會更高;反之,球員就會錯過投籃的時機而落后比分。
賽場上形式變化無常,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取信息,并篩選出有用信息在大腦中綜合處理并作出反應,以應付戰術的配合和攻防的瞬間轉換。因為賽場上需要運動員的思維活動具有敏捷和靈活的特征,使之能在賽場上搶得先機奪得比賽的優勝。因此,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積極地思維能力對投籃命中率的提高存在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賽場上能夠正確地理解教練員的作戰策略需要運動員較為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并且要求他們在正式的比賽中充分展示出自身的真實水平,而且還要能夠看透對方的作戰計劃,進而選擇適當的方法去防守對方的進攻。因此,在比賽中良好的心理能力對于提高臨場判斷力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當青少年運動員擁有較好的心理素質時,才能不為賽場不利形勢所動,頂住壓力,按著自己的節奏,充滿自信,逐漸展示出自己的實力,百折不屈,與隊友共同勇往直前。尤其是在對手進攻氣勢洶洶的時候,就更要求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任何一場來自比賽場地環境、主客場、對手實力以及觀眾的影響都是復雜不同的,而這些影響因素都會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產生心理上的干擾,倘若青少年運動員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可以對這些干擾性因素很快適應,將會比對手更快地進入到比賽的狀態中,為比賽的優勝打下基礎。
在一場比賽中,對手可以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給乙方隊員造成各種干擾,如對手刺激的言語、觀眾的討論、教練員的指責都會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造成不小的心理壓力,如果球員的心理能力較弱,通常會由于自身的抗打擊能力差、體力透支、性格暴躁等原因,從而導致比賽的失敗。
在籃球比賽中,每每有關鍵的時間節點,雙方球員的心理狀態都是緊繃的,此時極其容易出現由于精神高度緊張,從而導致隊員們的行為失常,造成賽場紛爭[5]。因此,提高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這樣才能保證青少年籃球運動員不會因為關鍵的時間節點或對手的故意犯規而導致行為沖動。所以對于運動員心理素質和自我調控能力的提高,并且使他們保持振奮且沉著冷靜的狀態,為比賽的勝利鋪好墊腳石。
傳統的訓練方法只要求青少年籃球運動員一味地學習已有的經驗和技戰術,缺乏自己主動地思考和摸索,而心理訓練要求學生有自己的想法,邊訓練邊思考,主動思維。心理訓練可以幫助肌肉和大腦加強聯系,使肌肉更容易產生記憶,使大腦更好地控制肌肉[6]。
在初步學習投籃技術后,按照傳統訓練法,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肯定是要通過不斷地重復來提高命中率。而心理訓練法則要求運動員每次練習投籃時,都把自己置身于賽場上,想象那種緊張刺激的氛圍,給自己一個心理壓力去投籃,以提前感受壓力而做到在賽場上不慌不忙。
傳統的訓練方式對于提升籃球青少年運動員意志品質方面還存在著不足,球員的意志品質的訓練在其心理成長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高強度的比賽中,投籃的技術動作總是在其他綜合技術的支持下完成的,如果沒有能克服勞累的意志品質,技術也會隨之變樣,并且青少年運動員投籃的命中率會出現極大的下降。因此,教練可以有意識地在平時訓練過后或者消耗大量體力后,安排一場投籃訓練,使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逐漸習慣在筋疲力盡時也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最好的技術動作。
要使青少年籃球運動員保持良好的心理境況,那在比賽中正確的調控自己的情緒也是必不可少的。情緒自我設計就是在教練員的指導下預想各種球場上可能出現的狀況,并提前設計自我暗示的方法消除自己的焦慮,穩定自己的情緒[7]。注意指向轉移則是指在賽中不論出現什么情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都要求運動員把注意力努力轉移到自己的賽況上。適宜的比賽動機能使青少年運動員最大限度發揮出自己的技術水平,它使大腦皮層產生的興奮剛剛好,在太興奮時產生抑制,在太沉悶時產生興奮。
在模擬比賽中那樣激烈而緊張的客觀應激環境是很難做到的,如罰球練習。所以,在罰球訓練中可以采取“念動訓練”的方法,也就是將罰球的全部過程在腦海中形成一個順序,在腦子里想象程序并調整做好,養成正確的肌肉記憶和良好的投籃習慣[8]。所以在競賽時遇到投籃,首先不要慌,運用意念暗示自己沉下心來,集中注意力,確保穩定的罰球心態,才能提高命中率。
一場青少年籃球比賽中,比賽的成敗絕大程度上取決于運動員的投籃命中率,同時心理因素又是決定投籃命中率的核心要素,所以加強青少年心理訓練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良好的心理能力能使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在賽場上提高臨場判斷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賽場適應能力、抗干擾能力以及自我調控能力。而提高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心理能力的訓練方式有:想象訓練的方法、意志品質訓練法、賽前進行情緒自我設計和注意指向轉移以及以自我暗示的方法等。如能做到心理與技術、戰術緊密結合地訓練,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運動員的意志品質、感知能力、意志力和思維能力,使其擁有更好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在比賽中良好的運用技戰術,進而取得比賽的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