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沫霏 成都大學
山地戶外運動的優點,就在于能夠促使人們接近大自然,在鍛煉身體健康的同時,去挑戰各類富有冒險性的活動,目前該運動的參與人數正在不斷增加,也成為人們日常娛樂、健康休閑的一部分。但是該運動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尤其是在運動過程中有很多不確定性、不可控性因素,可能會造成人身安全問題,因此,必須要規范山地戶外運動,并利用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去提高整個運動的安全系數。由于我國在該運動方面發展很晚,因此在體制上仍然不夠完善,另外參與者的專業技能匱乏,也是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熱愛山地戶外運動,不僅僅是存在一定挑戰性,也是因為這個運動項目更貼近大自然,所以在運動的過程中,可以去感受自然美景,而且山地戶外運動又分為很多形式,包括山地運動、野外生存等,每種項目都有不同的運動感受。準確來說該項目的起源是在歐洲,因此我國的山地戶外運動發展較晚,不過仍然受到了很多人們的喜愛,目前我國有很多正式登記注冊的山地戶外俱樂部,也正在積極推動該運動項目的發展。不過參與的人數逐漸增加,也暴露出該運動項目的缺點,畢竟其本身就屬于帶有危險性的運動項目,因此參與過程中存在難以避免的風險,復雜的自然山地環境,隨時會引發人身安全問題,根據調查發現,我國該戶外運動項目的事故出現概率明顯有所提高。這也表明我國在山地戶外運動風險防范上,仍需要不斷地進行完善,尤其是風險防范機制與管理制度體系等,還有針對參與者的安全培訓教育,都需要調整與優化,這樣才能促使該運動獲得有利的發展。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山地戶外運動法律法規存在較多缺陷,尤其是參與人員出現安全風險后,不能參照相關法律明確責任。當下的山地戶外運動,只能通過組織者和參與者的合同法來進行司法裁定,因此在針對事故進行司法判決時,往往會產生較大的差異。由于沒有嚴格的法律法規,整個市場環境非常混亂,很多俱樂部沒有按照規定承擔責任,導致出現安全事故后無法直接定責,而負有責任的一方相互推諉。這種情況也導致山地戶外運動準備工作不足,也缺乏應對安全風險的相應措施,所以無法為參與者提供安全保障,這也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可能會引發意外事故出現。
盡管我國該運動已經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不過由于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導致市場環境相對復雜,各個俱樂部之間具有較大差距,甚至很多俱樂部都是民間組織,或網絡自發組織等,這種情況下安全風險自然會增加。這些俱樂部缺乏運營資質,也包括山地戶外運動過程中突發意外的應變能力,甚至在準備過程中存在較多的疏漏,也沒有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所以災害發生概率大大提高,無法為參與者提供人身安全保證。其次安全事故發生后,不具備充足的救援能力,這也導致參與者人身安全問題增加,因此要構建良好的風險防范機制與法律法規,去規范化山地戶外運動行業市場環境。
在當下的山地戶外運動中,無論組織者還是參與者,都缺乏相應的安全培訓,尤其是民間組織的活動,或者是通過網絡自發組織的山地戶外運動,不僅缺乏風險預測,也不具備安全防范意識,甚至在出現安全事故后,無法展開合理的救援方法。該運動項目本身就存在安全風險,如果參與者自身不具備安全防范意識、安全防范能力,就會促使安全風險出現概率大大提高。其次,很多參與者都抱有僥幸心理,甚至在運動過程中冒險逞能,沒有自我保護意識,沒有自我保護意識,而組織者缺乏統一指揮,也無法冷靜判斷危險的級別,所以在出現安全事故后,導致救援難度大大增加。
(1)首先要界定風險管理背景關系,其中要注重風險評價對于風險專業的適用性,能夠有效明確處風險管理目標與預期的結果,制定成功處理風險的標準,明確風險管理的關鍵因素,以及整個管理組織結構。
(2)其次要識別組織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包括潛在的安全風險,制定風險因素清單,并推測可能出現的結果,制定出完善的風險預測圖,目前國外風險識別有很多方法,包括問卷調查、風險清單檢查、職業專家調查等。
(3)風險評估主要是通過潛在的風險來源進行判斷,針對可能造成的后果,來確定風險因素的評級,評估過程中要劃分風險類別,界定風險產生的可能性,并分析后果以及造成的影響,最后制定風險管理策略以及應對措施,擬定減小或排除風險的方案,以此來有效應對安全風險的發生。
在山地戶外運動中,風險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應對安全風險的主要策略,一般來說風險控制主要分為兩種方式,首先在出現安全事故前,查明原因從根本上降低損失,或直接清楚安全事故的發生,其次是安全風險出現后,采用有效的方法降低損失,從而實現有效的風險控制。一般來說風險控制機制必須要加強專業訓練,尤其是山地戶外運動領隊,必須要有過硬的技術以及豐富的經驗,并了解每一位隊員的身體情況,并以此來設計、規劃山地戶外運動方案,從而確保參與者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要配備良好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防范措施、保養,提高山地戶外運動的安全系數,另外要與當地的運動管理中心或相關部門,做好戶外活動與出行路線的備案,以此來確保出現事故能夠及時開展救援工作,并未參與者提供安全保障。
(1)根據運動項目特點建立指標體系,由于該運動項目具有一定多樣性、復雜性,要借助專業的運動裝備或器械才能完成,因此在構建風險評價指標時,要充分考慮該運動項目的特征。
(2)該運動項目的風險主要存在隨機性、客觀性以及可測性等特點,在出現安全事故時,會分為形成、發生與損害三個階段,安全風險一旦出現,就會造成財務甚至人身安全損害,所以構建風險評價指標,要以風險特征的形成以及過程為基礎。
(3)除了山地戶外運動特征外,必須要以風險來源建立起完善的評價指標結構,因為該運動包含較多的影響因素,例如環境、自然以及裝備等,要根據這些因素劃分風險來源,從而有效完善風險評價指標結構。
針對山地戶外運動的安全隱患,必須要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體系,首先是該運動項目的出行登記與查詢機制,這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尤其在當下的山地戶外運動中,只有一小部分會進行備案,很多自發組織的活動并沒有出行信息、出行計劃以及參與者情況等,所以出現安全事故后,無法開展有效的救援工作,而且大多都是出現危險情況后發出求救信號,相關部門才開展信息收集工作,也會對救援造成影響。因此,要針對俱樂部做好個人信息管理,包括了解參與者的身體狀況,并引導其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其次要針對活動方案進行風險預測與評估,并登記詳細出行路線。針對網絡自發組織的山地戶外運動,必須要進行真實姓名信息注冊的方式,網絡平臺可以針對相關信息進行風險評級,以便及時開展救援活動。
首先必須要建立專業的救援組織,工作人員必須要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術能力,可以通過招聘或培養該方面人才,并進行安全知識與救援技能的培訓,定期開展救援演習活動,以此來保證救援組織的專業水平。一般來說可以由政府等相關部門去建立救援隊伍,也可以通過組織該運動的愛好者建立救援隊伍,政府投發經費確保救援機構的運營,為山地戶外運動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救援人員主要負責常規事務與救援任務,可以通過招聘入職,也可以聘請有經驗的山地戶外運動者,以此來組成救援機構,針對山地戶外運動風險實施快速救援。
在目前的山地戶外運動項目中,法律法規的缺失是較為嚴重的問題,導致整個市場環境混亂,責任也不夠明確,出現安全風險后,也不能按照相關法律進行判決。作為保護公民人身財產安全的關鍵因素,法律法規永遠都不能缺少,對于山地戶外運動組織者與參與者來說,必須要有明確的法律界定,這樣可以避免出現安全事故后的法律糾紛,也能進行更加正確的判決。完善的法律法規也能起到約束效果,促使組織者與參與者具備安全防范意識,并做好山地戶外運動的防范措施,從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另外也能通過自救意識應對安全風險,降低造成的各類損失。
雖然山地戶外運動可以起到很好的鍛煉效果,但在參與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安全風險,因此,為了保證參與者的人身安全,相關部門必須要構建相關風險防范機制,以此來規范化山地戶外運動。其次要針對參與者進行有效的指導與培訓,并強化參與人員的風險意識,從根本上去做好安全措施,促使整個山地戶外運動,能夠獲得更高的安全系數。有了山地戶外運動風險防范機制的支持,可以吸引更多參與者,也能提高山地戶外運動的安全性,從而發揮出鍛煉效果,并感受該運動項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