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錦玉 揚州大學 常州市武進區(qū)雪堰初級中學
家庭體育是我國社會形態(tài)的一種,其主體是家庭成員,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家庭成員的各種運動需求,并且能夠在共同運動的過程中增進家庭成員的健康,同時還能活躍家庭氛圍。家庭體育的推廣能讓家庭成員在特定的時間聚集,交流感情的同時還能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這相對于普通的體育活動來說更有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現如今,我國將步入小康水平,無論是經濟水平還是文化素質都有一個比較大幅度的提升,這將為家庭體育的開展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撐。現在的人們,生活比以往更好,那后續(xù)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合理消費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體育恰巧就能夠滿足人們的這一需求,集體參加體育活動現在已經成為很多現代家庭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全民健身計劃的推動下,家庭教育的發(fā)展將會更加的快速,也有更多的人能從中獲益。
家庭體育也就是以家庭成員為主體,為了滿足家庭成員需求的一種體育活動,這種活動的開展既能夠滿足家庭各成員之間的健康需求,又能夠增加各個家庭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對促進家庭和諧發(fā)展具有深遠意義。而家庭成員的范圍較廣,每一個公民都可以是家庭成員,各個家庭成員的生活環(huán)境也會比較固定,因此家庭體育的發(fā)展也會相對穩(wěn)定。除此以外,家庭體育不需要過多的組織與管理,具有獨立性與自主性的特點,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相對于其他體育活動來說,家庭體育會更加容易開展,也會更加地簡捷與便利。
當然,我國受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如今的家庭體育活動的開展會更加的簡單,其功能也更加的特殊。家庭體育不僅僅包括簡單的體育活動,還包括親情交流,整個過程會更加地溫馨與溫暖。因此,家庭體育既能促進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也能增進親子之間的交流,是促進家庭生活和諧美滿的一個很好的渠道。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女性不再止步于操持家務,而是更多地加入到體育鍛煉中去,雖然傳統的觀念會對此有所影響,但是也無法阻止思想的進步與改變。而家庭體育的發(fā)展,也給了這一部分女性一個很好的契機,在家庭成員面前,他們能夠更好地放下思想包袱,積極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去,這也是家庭體育的一大功能。
雖然,現在街頭巷尾也有不少人在堅持鍛煉,但是中國的養(yǎng)生習慣是“靜”,對于體育運動這類型需要“動”的養(yǎng)生方式將會一反中國人的傳統理念,因此要人們接受并且推崇,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以及空間。就時代背景來看,現如今,我國發(fā)展家庭體育具有絕對的優(yōu)勢。
經濟體制的改革讓人們生活越來越好,這一點毋庸置疑,當家庭的經濟實力得到一定的提升,那么人們就會有更多閑余的資金來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而體育消費也是高品質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運動也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支撐,其中所投入的資金或許比不上文化活動投入的資金,但如果對于只能保證溫飽的人來說,其中的投入也并不少。
除此以外,國家經濟的發(fā)展使得國家的財政收入也有一個比較大的突破與進步,國家和政府也因此有能力對公共的體育場地以及體育設施進行改進升級,這對于普通人進行體育運動有一定的好處。當然,在經濟體制的改革下,百花齊放,各種體育游樂園、健身中心競相開放,這也能夠盡可能地滿足個人以及家庭對于體育的消費,從側面促進家庭體育的發(fā)展。
目前正值我國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伴隨著這一轉型,也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現象,這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家庭體育的發(fā)展帶來新的契機。現在的人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了各種“文明病”的流行,家庭體育的發(fā)展對于“文明病”的預防以及控制有非常大的用處,更多的體育鍛煉以及生活方式的轉變,將大大降低犯病率,也能讓民眾的身體更加健康。
除此以外,現在的社會,人口老齡化,家庭結構變化,家庭穩(wěn)定性下降,青少年體質下降等諸多問題慢慢浮現,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國家的發(fā)展。然而,這樣的環(huán)境恰巧能夠給家庭教育的復雜化提供一個契機。家庭教育需要家庭成員的參與,這能夠增進成員之間的感情,家庭穩(wěn)定性將會逐步提高,同時還能夠增添生活的情趣,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當然,鍛煉對于身體的好處是不能忽略的,經常鍛煉的人必然比完全不鍛煉的人更加健康,適當的體育運動能夠讓青少年的體質得到提升,同時還能夠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促進老年人的身心愉悅,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大重要舉措。
家庭體育是全民健身的一個重要響應,現在不僅僅是城市人員更加注重體育鍛煉,也有不少的農村家庭參加到體育活動中去,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在逐年飆升,街頭巷尾,自家庭院,住宅空地等都能看到鍛煉的身影,但是這看似火爆的全民運動也隱藏著不少的問題。
中國的養(yǎng)生觀念偏向“靜養(yǎng)”,而體育運動要求“動”,這并不符合中國傳統的養(yǎng)生觀念,因此有一部分人不能接受這種方式也是正常的。一個家庭,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時代的變遷,他們在慢慢地改變,而社會的發(fā)展趨向以及傳統文化都會直接影響到家庭體育的發(fā)展。當家庭成員的體育意識以及體育價值觀不足以支撐他們熱愛體育運動,那將會直接阻礙家庭體育的實施,這是必然的結果。現如今,社會對于全民健身的宣傳力度依然不夠,人們對于體育鍛煉的認識依然不足,這直接打擊了人們自覺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嚴重影響家庭體育的發(fā)展。
體育屬于一種休閑文化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個家庭的經濟實力,如果對于家庭成員的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的情況下,沒有多少個家庭愿意對體育進行一定的投入。這也是為什么城市的家庭體育能夠得到很好地發(fā)展,而農村的家庭體育一直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我國一直以共同小康為目標前行,但那是最終的目標,現如今,我國的貧富差距依然存在,因此很多農村的家庭依然無法涉足體育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要進行體育鍛煉,體育設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如今大多數的正規(guī)體育設施依然集中在大中型城市,而且人均體育設施面積并不大。有一些小城市,在城市一角或許能夠看到體育健身器材,但是卻沒有正規(guī)的體育場館,農村有足夠的地方支持體育場地的打造,但卻沒有足夠的財力進行支撐。這一系列的體育設施短缺,都直接影響家庭體育的進一步發(fā)展。
要真正發(fā)展家庭體育,必須要充分認識家庭體育發(fā)展的意義,要讓人們自覺接受家庭體育這種鍛煉模式,發(fā)自內心地接受鍛煉,才能讓體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部分。
家庭體育發(fā)展意義深遠,這不僅僅是簡單地讓所有人參加體育鍛煉活動,更多的是家庭成員聚集在一起,共同鍛煉,交流感情,促進家庭的和諧發(fā)展。
全民健身計劃的推行是為了鼓勵我國廣大人民積極參與到各種體育鍛煉中去,為的就是能夠增強體質,改善人民的身體素質。而家庭是一個社會的群體,也是個人與社會聯系的重要橋梁,家庭體育的發(fā)展是為了以小帶大,一個家庭的體育活動的舉行能夠帶動親朋好友,這將會促進全民健身計劃的實行,也能使得全民健身計劃得到更好地發(fā)展。
除此以外,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家庭成員之間往往有不少的雜事需要處理,那平時能夠在一起交流感情的時間就會更加地少。家庭體育活動的舉辦,相當于家庭之間的一次小型集會,這對于增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以及增強家庭凝聚力有著巨大的好處。當然,從民族傳統體育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家庭體育的良好發(fā)展將會讓傳統體育“后繼有人”,一部分類似于武術等體育項目都會在家庭中流傳,小范圍流傳的傳統體育項目想要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只能寄希望于家庭體育的良好發(fā)展,這是必然的。
1.加大宣傳力度
要讓家庭體育得到一個良好的發(fā)展,首先要給家庭成員灌輸正確的體育價值觀,讓人們清楚地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讓人們自主自覺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可以借助報刊雜志、廣播電視、自媒體等多渠道進行宣傳,讓人們對體育運動的功效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并且樂于研究適合家庭體育鍛煉的新穎活動形式,不斷豐富體育活動的內容,增強家庭成員的體質。
2.政府部門要提供足夠的支持
體育運動需要一定的設施支持,有關部門應該將家庭體育的發(fā)展列入到常規(guī)工作中去,有計劃性地開展一些家庭體育競賽等活動。除此以外,政府需要帶頭建設一些體育場館以及體育設施,保證家庭體育活動條件的充足,只有這樣才能喚起人們的鍛煉積極性,才能為家庭體育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大的空間。
3.加強對家庭體育的研究
要讓家庭體育往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就不能忽略當代影響家庭體育發(fā)展的因素,畢竟體育活動的主體都屬于家庭人口,因此這一部分群體需要有科學的指導。盲目的體育鍛煉會讓人們對體育活動失去積極性,那么人們只會距離體育活動越來越遠,因此,想要讓家庭體育有一個更好的發(fā)展,實際上就需要更專業(yè)的人士的介入,并且給予適當的指導。加強對家庭體育的研究,將更好地找出一些阻礙家庭體育發(fā)展的因素,有針對性地讓專業(yè)人士介入指導,這對于家庭體育的發(fā)展有著巨大的好處。
總而言之家庭體育的良好功能能夠使得家庭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也能讓家庭成員的感情更加地深厚,身體也更加地健康。如果能夠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功能,那么每個家庭的家庭生活將會更加地豐富多彩。家庭體育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的不僅僅是健康和快樂,更多的是增強全民體質,甚至有利于中華民族的素質提高,這將更有利于社會的安定,人們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