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修峰/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466700
陳慧/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動物衛生監督所 466700
雞新城疫病毒(NDV)在分類上屬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屬。完整的病毒粒子通常呈球形,有囊膜和核衣殼組成。囊膜上覆有纖突,纖突具有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活性。不同病毒毒株的毒力差異很大。按照雞新城疫病毒的毒力能夠將其劃分成強毒力型、中等毒力型以及低毒力型三種類型,即對應雞新城疫病毒速發型、中發型和緩發型。鑒于病毒毒力的不同雞新城疫病呈現出不一樣的流行特點、臨診癥狀和病理特征,對診斷本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雞新城疫病毒(NDV)在病雞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組織器官中均有分布,特別是在病雞的肺臟、脾臟和腦部含量最高,該病毒易被福爾馬林、酒精、脂溶劑和來蘇爾等消毒液滅活。不耐熱,多數病毒在60℃30 分鐘、50℃45分鐘失去毒力。在37℃可存活7~9d,在直射陽光下30 分鐘死亡。真空凍干病毒在15℃、30℃分別能夠保存230d和30d。該病毒對低溫有很強的抵抗力,在-10℃可保存1 年以上。
雞新城疫病毒(NDV)能夠感染的禽類高達240 種以上,其中雞和火雞發病居多,特別是雞具有較高的易感性,火雞次之,而相較于雜交雞,純種雞的易感性和病死率較高。野雞、雉雞以及珍珠雞時有發病,其他禽類譬如孔雀、麻雀、鵪鶉、鴿子等,以及人都可感染該病毒,但是有些土種雞和虎皮鸚鵡等觀賞鳥以及水禽對雞新城疫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病雞和帶毒雞是雞新城疫病(ND)的重要傳染源,受感染雞在出現癥狀前1d,病毒就可以從其口、鼻分泌物和糞便中排出。痊愈雞在癥狀消失后仍然可以排毒5~7d。雞新城疫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雞接觸被雞新城疫病毒污染的飲水、飼料以及塵土等通過結膜、呼吸道或消化道傳染。
雞新城疫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往往流行于寒冷的冬春時節,雞感染本病與其性別、品種和日齡無顯著關系,然而相較于大齡雞的病死率而言,雛雞感染后的死亡率相對較高。雞只的遠距離、規模性流動往往引起本病的發生。
雞新城疫病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患雞體溫明顯升高、精神沉郁、羽毛松亂、翅膀下垂,雞冠暗紅、肉髯呈現暗紫色,很少走動、似昏睡狀態。食欲減退或廢絕、渴欲增加,嗉囊內往往充盈氣體與液體,絕大多數病雞伴有甩鼻、咳嗽癥狀,呼吸困難,并有“呼嚕”音發出,患雞排黃綠色稀薄糞便,有時混有血液。病程較長的雞只出現神經癥狀,如翅膀癱瘓、腿足麻痹、站立不穩、頭頸呈觀星狀、病雞轉圈等。病程通常為3~7d,未經免疫的雞只死亡率很高,可達85%~95%。蛋雞產蛋減少或完全停止,產蛋率不能恢復正常。病雞所產雞蛋顏色和形狀異常(如白殼蛋、膠殼蛋、軟皮蛋等),蛋清稀薄呈水樣。
雞只發生非典型性新城疫病時,往往表現出呼吸道癥狀,其它癥狀如體溫升高、拉黃綠色稀糞、食欲減退、神經癥狀等并不明顯。病雞死亡率也不高。成年雞產蛋率下降10%~20%,可持續1~2 個月(雞只非典型性新城疫病流行結束時,產蛋率可以回升)。在產蛋率下降的同時產畸形蛋、白殼蛋、膠殼蛋、軟殼蛋、破殼蛋率增加。發病雞檢測血凝抑制抗體滴度時出現高抗體現象,同時抗體滴度表現出高低不一的現象。
雞典型性新城疫病死雞可見口腔、咽部有黏稠痰液。嗉囊黏膜有時可見淺紅色糜爛。腺胃黏膜的腺體開口處多有環狀充血和點狀出血,有時整個腺胃黏膜大面積出血,此為雞新城疫病的特征性病變。肌胃角質層下有時見點狀或片狀出血。十二指腸黏膜腫脹、出血甚至壞死潰瘍。盲腸扁桃體腫脹、呈棗核狀、嚴重出血。直腸黏膜有條狀出血點。鼻腔、喉頭充血或出血。氣管下段氣管環黏膜出血,也含有黏稠痰液。肺可見淤血和水腫。心冠脂肪有針尖狀出血。卵黃膜樹枝狀充血或出血,卵黃破裂彌散于腹腔,嚴重時粘連腸管及其它臟器,形成卵黃性腹膜炎。腦膜充血和出血。
非典型性雞新城疫病病死雞很少見到雞典型性新城疫病所呈現出的腺胃充血或出血等特征性病變。表現出鼻腔有卡他性滲出物,氣管輕度充血,有少量黏液,氣囊混濁。卵黃膜充血、出血,卵黃破裂及所引起的腹膜炎較為嚴重。盲腸扁桃體腫脹、有新鮮出血點,卵黃蒂周圍和兩盲腸夾攏的回腸段黏膜有棗核狀潰瘍。直腸條狀出血較為突出。
符合本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和臨診癥狀,且符合本病的病理變化特點,并能排除禽流感和中毒性疾病的可初步診斷為臨診疑似雞新城疫病病例。確診雞新城疫病可采取實驗室診斷方法:
5.1 病原學診斷(OIE 推薦方法)SPF雞胚分離病毒(GB/T16550-2008)、雞胚平均死亡時間(MDT)、腦內接種致病指數測定(ICPI)、靜脈接種致病指數測定(IVPI)。
5.2 血清學診斷血凝(HA)及血凝抑制試驗(HI,GB/T16550-2008,OIE推薦方法)。
5.3 分子生物學診斷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F 蛋白裂解位點基因序列測定。
雞場一旦發生本病,應立即采取緊急封鎖、隔離和消毒等措施,并且采用雞新城疫I 系疫苗緊急接種,劑量達2~3 倍,接種次序先是假定健康雞群,再為可疑感染雞群,最后是感染雞群,通常5~7d 可控制本病。用雞新城疫病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黃進行治療有一定療效。對病、死雞進行深埋或高溫處理,銷毀被雞新城疫病毒污染的墊草等,同時對養殖飼具以及場地環境進行全面的消毒。
口服慶大霉素、恩諾沙星、氟苯尼考等抗生素對雞感染非典型性新城疫病所繼發的細菌感染有預防作用。
飲服中獸藥特效病毒消(主要成分為板藍根、紫萁、鹿藥、鈴蘭等)對治療非典型性雞新城疫病有效果。
本病日常預防應有嚴格的防疫制度。具體為:一是雛雞于4~7 日齡、25~30 日齡分別使用雞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lasota 弱毒疫苗或Ⅱ系疫苗滴鼻免疫,對2 月齡雞只肌注免疫,使用雞新城疫I 系疫苗;倘若雞群或者雞場發生雞新城疫病,不僅需要嚴格對養殖場地進行全面消毒,而且應對3~5 日齡雛雞滴鼻免疫Ⅱ系疫苗,二次免疫應在17~21 日齡時飲水或滴鼻免疫,使用lasota 系或Ⅱ系,當達到2 月齡時可肌注免疫雞新城疫I 系疫苗;每年對種雞或者產蛋雞肌注免疫疫苗1~2次。二是不同日齡的雞均可適用雞新城疫油乳劑滅活疫苗(ND-OEV),并且ND-OEV 對雞的免疫保護時間最長;2 周齡內雛雞機內或皮下注射0.2mL,滴鼻免疫lasota 系或Ⅱ系疫苗,能夠快速產生免疫力,同時免疫期能夠維持70~140d,2 月齡以上雞只肌內注射0.5mL,免疫期能夠維持10 個月以上,使用該方法對肉雞免疫一次免疫保護力可致出售;育成雞免疫弱毒疫苗后,其開產前14~21d 肌內注射0.5mL,能夠在整個產蛋期獲得有效保護。三是大型雞場要完善免疫監測機制,對雞群的母源抗體水平以及血凝抑制效價(HI)進行定期測定,旨在建立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