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婷婷/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農業農村局 312500
各種家兔都可能感染球蟲病,對1~4 月齡以內的幼兔危害較大,發病之后會引發急性或慢性腸炎,影響幼兔的健康生長,甚至造成死亡。依據球蟲的種類和寄生部位不同,可以將球蟲分為肝型、腸型和混合型,其中混合型感染比較常見。
1.1 兔球蟲病的分類及癥狀家兔通常會由于吞食掉飼料內的球蟲孢子化卵囊而產生嚴重的消化道感染,潛伏期為2d 至數周不等。該病主要分成如下幾種類型:
肝型:肝臟中會沿著肝小管分布存在蛋黃白的病灶結節,肝臟腫大的變化明顯,且會出現球蟲。病兔有明顯的厭食癥狀,便秘且出現腹部下垂,形成黃疸。外部表面為眼球發紫、毛粗壯,后期會有下痢現象。
腸型:病兔發生腹瀉,排便呈水樣且有血絲存在。后續容易產生脫水癥狀,腸道上皮產生潰瘍的問題,最后因為脫水以及感染細菌而死亡。病兔側臥,頭部與后肢產生強制性痙攣的問題,死后肛門位置上有黃色液體流出。
混合型:該形式在臨床中發生率比較高,病兔容易出現精神不振、消瘦等情況,會出現肝臟、腸道的病變,還會導致便秘、下痢等。病兔通常會發生腹部肥大、排尿不正常等現象,最后營養不良而死亡。死亡率可達40%~70%,最高可達80%以上。發病期從十天至幾個月不等,病愈后也會長期營養不良,生長發育受到嚴重影響。
1.2 發病原因引發球蟲病的主要是艾美耳球蟲屬中的艾美爾球蟲、中興艾美爾球蟲和大型艾美爾球蟲等,主要破壞腸、膽管上皮細胞,引發上皮細胞的大量死亡,造成腸壁脫落。有些球蟲能夠產生特殊的毒素,在腸道細菌的混合作用下發病。兔球蟲的寄生部位不同,包括腸上皮細胞內的腸型寄生,也包括膽管上皮細胞內的肝型寄生,或者二者的混合型寄生。如果膽管細胞和腸上皮細胞受到破壞,影響兔的消化功能,造成消化功能紊亂。
1.3 流行特點兔球蟲病的分布范圍廣泛,任何品種和年齡的兔都可能染病,經常出現幾種球蟲混合感染,12周以內的幼兔危害最重,死亡率很高。成年兔發病癥狀較輕,接觸到球蟲之后,球蟲可能污染糞便和飲水等,造成健康兔染病。此外,蒼蠅和鼠類等動物沾染卵囊也會造成機械傳播。兔養殖中的飼養管理條件差、兔舍擁擠潮濕和衛生條件差等也會引發該病,尤其在溫暖多雨的季節容易造成該病的流行。
1.4 臨床癥狀及病理剖解兔感染球蟲的種類、數量以及球蟲致病能力的強弱不同導致的臨床癥狀也存在差異性,此外,宿主的年齡和抵抗力也直接影響染病的強弱。急性的胃腸型和混合型,慢性多為肝型。染病之后,病兔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兩眼無神,眼鼻分泌物增多,貧血和下痢,影響幼兔的健康生長。有些病兔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肛門周圍有糞便污染,排尿次數增多。如果肝臟受到損害,觸碰有疼痛感,可視粘膜輕度黃染。發病后期階段,幼兔可能出現神經癥狀,并且四肢痙攣或者麻痹,可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一般為50%~60%,甚至達到80%以上,病程時間為10 多天到數周,即使治愈也會影響生長。對病死兔解剖可以發現肝性球蟲病的癥狀為肝臟腫大,肝臟表面有白色結節,呈圓形。隨著病情的加劇,膽管周圍有組織增生,肝臟細胞萎縮,肝臟逐漸變小。膽囊部位發生炎性病變,膽汁濃稠,含有許多上皮細胞。腸型球蟲病的臨床癥狀為腸黏膜出血,腸粘膜發生炎癥,小腸部位有氣體和黏液。如果是慢性腸黏膜炎癥,呈淡灰色,有許多結節和壞死性病灶。混合性球蟲病的臨床癥狀為以上兩種論述。
2.1 生前診斷應結合患病兔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和糞便檢查可以做出初步的判斷。此外,根據球蟲病的發生規律、發病季節,以及管理衛生條件的情況可以進一步確定球蟲病的發生。也可以觀察病兔是否腹部膨大、下痢、肝臟壓痛,排尿次數增多,貧血等。剖檢病死兔會發現腸壁和肝臟表面有黃白色的結節,伴有炎性病變。
2.2 實驗室檢查采集病兔的糞便、腸粘膜或者肝臟上的結節進行檢測,能夠發現球蟲囊,可以確診。將糞便直接洗滌或者鹽水漂浮之后鏡檢,會發現多空球蟲卵囊,進而確診。選取少量的腸黏膜和肝臟的病例材料,放在載玻片上,之后加入甘油蒸餾水進行調和,在顯微鏡下觀察之后可發現多空卵囊。
發病之后可進行藥物治療。選擇氯苯胍片,將其拌入到飼料中,連續喂服兩周,對治療球蟲病效果顯著。在飼料中拌入球痢靈,連續服用5~7d。可以使用抗球靈,均勻拌入飼料中,連續喂服5d,如果是重癥病例,適當增加藥量。給病兔加水喂服球迪口服液,讓病兔自由飲用,連續服用6d,效果顯著。
引發球蟲病的主要原因是健康兔接觸到被感染的飼料和飲水導致,為此,應該加強對球蟲的控制,避免家兔接觸球蟲蟲卵。喂養全面和營養均衡的飼料,同時保證飼料的干凈衛生。避免家兔和蒼蠅、鼠類等接觸,防止蟲卵的傳播。無害化處理死于球蟲病的家兔,選擇深埋和焚燒,發現病兔之后立即隔離,單獨治療。選擇藥物預防,對新生的仔兔和成年兔定期免疫,可以取得很好的防控效果。
從球蟲病的治療經驗總結發現,該病可以采取必要措施進行預防處理,而預防也是目前消除兔球蟲病管理的主要方法。
4.1 全面做好兔場的衛生處理工作養兔場需要建設在干燥、朝陽的位置上,尤其是每年陰雨季節,需要保持兔場內的干燥度,確保清潔、通風性符合養殖的要求。幼兔與成年兔不能混合養殖,應該采取分籠飼養的方式,如果發現有兔發生癥狀,應該及時進行必要的隔離處理。通過飼養管理措施的應用,保證飼料與水源的衛生度合格,及時清理糞便。兔場每日都要做好排便清理工作,避免糞便造成內部環境的污染,有效的降低原蟲感染的發生率。積極做好消毒處理工作,及時殺滅病原蟲與卵囊。
4.2 采取分群飼養的措施不同時期中的兔對于原蟲抵抗力有著明顯不同,因此,要將幼兔與成年兔進行分籠飼養,特別是哺乳期的兔,其抵抗力非常差,都要和母兔采取分開飼養的方式。在兔場發現有球蟲病傳染的癥狀,要立即清點病兔數量,然后立即隔離,盡量的避免發生擴散的危害。
4.3 加強飼料管理兔飼料配比時,需要保證營養物質更加的均衡,盡量保持蛋白質、維生素的足量供應,可以有效的促進兔自身抵抗力的提升。因為球蟲病對于酸的敏感度較高,可以在飼料中加入必要的乳酸等位置,可以有效的抑制球蟲生長。
4.4 藥物預防球蟲病流行的時期內,對斷奶仔兔可用濃度為1mg/L 殺球靈藥液或50mg/L 莫能菌素藥液拌料,連續用藥1-2 月,有效的預防球蟲病。
兔養殖業已經成為農村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但是在養殖過程中還存在疫病防控不足的問題。為此,應明確兔病發生原因,科學防控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