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立國/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農業農村局 253000
近些年,無殘留和無污染的林間放養的土雞和土雞蛋受到許多消費者的青睞,市場發展前景良好。一些山區地區有著豐富的林果和經濟林發展資源,很適合土雞的放養。為此,應該探索出一條適合野外放養土雞的生態養殖技術,最大程度的利用林地資源,可以將山區生態環境和綠色畜牧產品產業的發展有機結合,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
1.1 成本投入較低林下土雞養殖對養殖場地的要求不高,需要寬闊的場地和適當的植被覆蓋即可,和其他的家禽養殖相比,土雞的飼養周期較短,成本回收快,活雞和雞蛋都是重要的經濟利潤點。此外,土雞的養殖資金周轉比較靈活,風險較小。土雞在自然界生長中具有很強的抗逆性,發病率較低,減少了對各種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的使用,促進了生態雞養殖模式的發展。
1.2 技術要求不高土雞適合散養,在養殖的過程中人工干擾較少,可采取粗放的飼養管理模式,對養殖人員的技術要求相對較低。
1.3 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林下土雞養殖能夠使土雞在森林中覓食昆蟲和草籽,補充生長過程中必要的礦物質、維生素和蛋白質,在自由采食的過程中,土雞的運動量增加,提高了抵抗病害的能力。此外,土雞的肉質緊致和爽滑,具有品質優勢。土雞的肥料可再利用,是林地發展的重要資源。土雞在覓食和日常活動中能夠抑制林地中的雜草生長,保護生態環境。
場地的選擇對土雞養殖十分關鍵,應該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和環境安靜的地區,且水源充足,排水條件優越。充足的水源能夠便于日后的飼養管理和消毒。結合養殖場地的功能不同進行劃分,可劃分為生產區、隔離區和管理區,對各個地區采取單獨管理的措施,便于開展飼養管理工作和疾病的預防工作。選擇好林地之后,還要建立供土雞雨天和夜晚休息的雞舍,雞舍建在水源充足和向陽背風的地方,保證光照充足。在土雞場內安裝料槽,避免雞群出現爭搶食物的現象。合理安排飲水器,保證土雞隨時都可以飲水。
對初次養雞的農戶來說,可選擇8周齡以上的土雞,其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可降低飼養的難度。為保證飼養管理的安全性,選擇的雞種最好已經完成了免疫接種。飼養管理人員還應具備養殖常識,8 周齡是土雞生長的旺盛時期,對外界的需求能量較高,同時也要按照相應的程序完成免疫接種,提高抗病能力。在品種引進的過程中,需要有產地的檢疫證書,并且嚴格按照當地的畜產品檢疫規范要求進行。
在飼養管理的過程中,飼養人員需要注意養殖區的各項事項。檢查養雞場中是否存在老鼠等安全隱患,可做好相應的滅鼠工作,保證土雞的安全。劃分活動區域,規范土雞的活動空間,結合飼養環境和密度分配工作,嚴格執行全進全出的安全管理制度。在飼養過程中合理控制飼養的密度,結合土雞的數量調整放養規模和密度。
在飼料喂食方面,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土雞放養一段時間之后,體內的營養物質需求增加需要飼養管理人員為該時期的土雞提供充足的食物,滿足土雞生長的實際需求。飼養人員應該了解土雞的生長發育特點以及環境因素對土雞生長的影響,循序漸進的增加飼料的喂養料,合理調控飼料的營養均衡,最大程度的保證土雞可以有充足的營養,促進土雞的生長發育。
飼養管理人員還應該時刻關注養殖環境的衛生情況,雞舍定期消毒,每天清理糞便。如果發現有病死土雞,需要進行深埋或者焚燒處理,從根源上切斷病源的傳播途徑,促進土雞在無病害環境中健康生長。土雞在生長過程中會受到各種疫病的影響,尤其是免疫力差的土雞很容易患病,需要采取全封閉式的管理模式,禁止外來的車輛和無關的工作人員進入養殖場,對進出的車輛徹底消毒,保障雞群的安全健康。
土雞可能會患有傳染性疾病或者寄生蟲病,養殖戶應該關注土雞是否患病,加強疾病的預防工作。
5.1 免疫技術結合該地區雞養殖業中的疫病流行情況制定具體的免疫程序,強制性免疫,如新城疫和高致病性流感需強制免疫。對30~35 日齡的幼雞可免疫注射新城疫疫苗,40~45 日齡的土雞進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50~60 日齡的土雞可免疫霍亂滅活苗和雞痘疫苗,90~100 日齡的土雞接種新城疫疫苗。
5.2 預防寄生蟲病在日常養殖的過程中做好驅蟲工作。在60~75 日齡以及100~110 日齡進行兩次驅蟲,可以在飼料中添加喹酮粉劑或者阿維菌素粉劑,連續喂食3~5d,合理控制藥物的劑量。
在土雞飼養管理過程中應該規避在養殖過程中遇到的風險。
第一,雛雞死亡風險。雛雞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在采購運輸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環境不適應的問題,加之溫度、濕度和通風條件不合格,很容易造成土氣生病或死亡,有些養殖戶亂用藥也加速了死亡的發生,
第二,疫病防治風險。土雞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但飼養管理粗放,在生長過程中也容易患病,一旦大規模發病,會造成土雞的大量死亡。為此,養殖戶應該對雞苗進行疫苗注射,注射完成后無任何其他癥狀可集中飼養。
第三,自然因素風險。土雞在自然生態環境中生長發育,會受到蛇和鷹等其他動物的威脅。應該加強日常的飼養管理巡查工作,發現威脅隱患及時處理。
第四,市場經營風險。土雞的經濟價格很容易受到市場供需情況的影響,供不應求會導致養殖戶擴大養殖規模,供過于求又會導致雞肉和雞蛋的價格下降,影響養殖戶的收益,為此,應該堅持遵循產品市場的供需規律,對產品的產量進行適當的調整,避免價格過低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收入。
在放養初期階段,放養時間不宜過長,經過一段時間之后適當的擴大放養的范圍,在飲水中或飼料中加入黃芪多糖和維生素可有效的防止應激反應的出現,提高土雞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在土雞散養中,合理控出欄時間,如果飼養時間過短,雞肉含水量過高,營養價值少,口感不佳,不能達到優質土雞的標準;如果飼養時間過長,很容易出現肌肉纖維化,也增加飼養成本。為此,應科學的控制土雞的出欄時間,保證土雞的養殖效益。
林下土雞養殖能夠減少養殖戶的成本,而且提升了養殖效益,市場發展前景良好。為提升綜合效益,養殖戶可結合養殖環境適當的擴大養殖規模,采取多元化的生產和經營模式,增加利潤點,提高產品的市場抗風險能力,也能實現對生態資源的有效利用。在養殖中充分利用林地的自然空間和光照條件,采取立體生態養殖,將林下養雞與林下種植養殖業相結合,提高綜合經濟效益。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更加關注食品的綠色性和安全性,給土雞的發展帶來了契機。土雞的營養價值、豐富口感鮮美,是許多消費者青睞的食品。通過科學的林下土雞飼養管理模式能夠提高土地的質量,而疫病防控工作可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保證土雞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