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凡玲/甘肅省莊浪縣盤安鎮畜牧獸醫站 744699
肉犢牛在出生之后自身的組織系統和器官沒有發育完善,對外界環境變化敏感,導致性能力下降,這就需要加強對肉犢牛的飼養管理,不斷提高肉犢牛的成活率。此外,肉犢牛對外界的抵抗能力較差,很容易感染各種疾病,而科學的疫病防控工作可減少疾病的發生。
1.1 初生犢牛的管理在犢牛出生之后,及時清理口腔內的粘液和鼻腔內的黏液,讓犢牛可以正常的呼吸。犢牛在出生之后可能沒有呼吸,呈現一種假死狀態,可將犢牛倒提之后不斷的拍打,讓口鼻中的羊水及時的排出,保證呼吸正常。在犢牛出生之后,還要觀察肚臍部是否有血液,如果有出血癥狀,立即使用消毒棉簽止血,使用碘伏涂抹消毒。及時擦干犢牛的身體,在犢牛出生后的第2d 觀察犢牛的臍帶端是否發生感染,一旦出現紅腫癥狀并且觸摸疼痛,要采取治療措施,避免演變為敗血癥造成犢牛的死亡。此外,犢牛出生之后要及時的從產房移至犢牛舍。
1.2 出生一周內犢牛的管理為保證犢牛的生長,減少犢牛的患病概率,要保證犢牛舍的衛生條件良好,并且定期清洗飼喂的工具,徹底消毒。犢牛出生之后還要去角,防止犢牛出現各種創傷和應激反應。
1.3 哺乳期犢牛的飼養管理犢牛在出生后,應保證其盡早的吃到初乳,因為母牛的初乳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能夠提高犢牛的抗病能力,保證犢牛的生長發育。在喂養的過程中,合理控制初乳量。需要注意的是,在犢牛出生的4~6h,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要在犢牛出生后的一小時內飼喂初乳,經過6~8h 進行第2 次飼喂,連續飼喂一周。如果是人工喂養,應該將初乳加熱到39℃左右再飼喂,定期清理奶瓶和奶桶。在犢牛出生的第4d,可以喂食一些小牛的飼料,包括谷物性的小牛飼料和全價小牛飼料。全價小牛飼料富含豐富的纖維素,但是口感較差。在犢牛出生的兩周內可以吃固體食物,可以在食物中添加糖漿,可以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在犢牛飼喂的過程中,堅持少量多餐的原則,隨著犢牛的生長,適當的限制吃母乳量,引導犢牛采食飼料,并且提供清潔干凈的飲水,保證水溫的適合。
1.4 斷奶期犢牛的飼養管理一般情況下,犢牛在60d 左右可以斷奶,如果是大型的牛養殖場,犢牛在30d 左右可以斷奶,提早斷奶不僅可以促進犢牛的生長,同時也能提高母牛的繁殖效率。在犢牛斷奶的過程中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由起初的喂奶三頓轉變為兩頓,然后再降低到一頓。斷奶之后要及時的補充粗飼料,保證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滿足牛的生長。該時期還要為犢牛提供充足的飲水,保證飼養環境的干凈衛生。
1.5 飼養管理要點
1.5.1 觀察犢牛的生長狀態要仔細觀察和記錄犢牛的日常生活習慣,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或者犢牛采食量下降要及時的就醫,找到可行的解決辦法,提高犢牛的成活率。通過觀察犢牛的皮毛和眼睛可判斷犢牛是否患病。每天觀察犢牛的食欲以及犢牛的排便情況,正常的糞便有光,澤顏色為黃褐色,一旦出現軟糞便狀,要引起養殖戶的注意。在飼養犢牛的過程中,要觀察喂食的奶源中是否有寄生蟲,或者受到其它物質的污染。保證犢牛的呼吸狀況良好,一旦出現咳嗽和氣喘等癥狀,要及時診斷。
1.5.2 保證犢牛的營養均衡相關的研究顯示,犢牛出生之后對營養的需求量增加,要結合犢牛的生長情況和狀態保證犢牛的營養全面,并且降低犢牛的飼養成本。
1.5.3 重視犢牛舍的衛生管理犢牛在出生之后要從產房及時的轉到犢牛舍,要保證圈舍的干凈衛生,定期清洗和消毒圈舍,保證圈舍的通風和空氣清新,保證環境干燥,防止病菌和細菌的滋生。
新生犢牛因為自身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較差,加之受到外界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各種疾病。
2.1 臍炎以及防治臍炎是新生犢牛的一種常見病,指的是犢牛臍血管和附近組織出現的一種炎癥。犢牛在剪斷臍帶之后,沒有做好消毒處理,導致臍帶附近感染而發病。一般情況下,可以選擇抗生素治療,并且配合使用普魯卡因,在臍孔周圍進行封閉注射。使用消毒液將濃汁洗凈,然后涂抹碘酊。如果出現膿腫,患病部位切開之后排出膿汁,然后用碘酊消毒。在犢?;疾≈笫褂每咕幬镱A防發生全身感染??刹扇∪碇委煷胧褂没前奉愃幬锘蛘呖股刂委?,肌肉注射青霉素鏈霉素,一天兩次,連續用藥3~5d。如果犢牛出現消化不良癥狀,可內服磺胺咪和蘇打粉,或者健胃片5~10 片,每天用藥兩次,連續服用3d。為了預防犢牛臍炎,在犢牛出生之后做好臍帶的消毒工作,讓臍帶可以迅速的干燥脫落,保證養殖場的衛生良好,定期消毒運動場,對新生的犢牛采取單欄飼養。
2.2 犢牛腹瀉以及防治犢牛腹瀉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犢牛常見疾病,治療難度大,死亡率較高。犢牛腹瀉主要是由輪狀病毒和冠狀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在染病之后會影響犢牛的胃腸功能,進而出現其他的繼發性感染。此外,犢牛腹瀉的出現和周圍的養殖環境有很大的關系,治療該疾病需要使用抗菌類藥物預防細菌感染。針對犢牛腹瀉,還應該做好對癥治療的措施,防止犢牛脫水,可以給犢牛飲用一定量的口服補液鹽,可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針對飲食性腹瀉,減少喂奶量或者絕食,使用溫開水替代母乳,適當的給予補液鹽,腹瀉癥狀明顯減輕之后,然后再逐漸喂食母乳。針對細菌性腹瀉,可選擇廣譜抗生素,使用磺胺類藥物和慶大霉素,效果顯著;針對病毒性腹瀉,可注射黃芪多糖注射液,選擇肌肉注射或者靜脈注射,結合患病犢牛的體重每天注射一次,連續用藥2~3d。針對重癥的犢牛,藥物治療的同時還要配合補液,可以提高治療的效果。此外,為了預防犢牛腹瀉,在妊娠后期階段,加強對母牛的飼養管理,保證飼料的營養均衡,適當的增加母牛的運動量,提高犢牛的抵抗能力。新生犢牛做好單欄飼養,并且保證犢牛舍的干燥和通風,發現病牛之后立即隔離,防止出現交叉感染。
2.3 新生犢牛肺炎以及防治新生犢牛肺炎也是一種常見病,犢牛一旦出現發燒、咳嗽和分泌物增多的情況,要及時的測量犢牛的體溫,一旦體溫升高到39℃以上,要做好對癥治療。選擇抗生素和退燒類的藥物,可以使用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此外,加強飼養管理,避免犢牛受到冷空氣的影響。在治療肺炎的過程中,堅持抑菌消炎和祛痰止咳,可以選擇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在用藥之前要進行藥物敏試驗,或者使用鏈霉素肌肉注射,每天兩次,直到犢牛痊愈。也可以使用四環素,加入25%的葡萄糖溶液,之后靜脈注射,每天用藥兩次。此外,使用去痰鎮咳的藥物,復方甘草片10~50 片,每天兩次,然后配合中藥治療。為了預防犢牛出現肺炎,要改善牛舍的飼養環境,保證墊料的干凈衛生,定期消毒牛舍。在冬季做好保溫工作,夏季做好牛舍的通風工作。為斷奶后的犢牛提供營養均衡的飼料,禁止喂養發霉變質的飼料。讓犢牛到運動場運動,提高犢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