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芳,陳 艷,饒文平,楊慶根,劉漢忠,肖先儀,陳榮華,劉 毅
(1. 贛州市煙草科學研究所,江西 贛州 341000;2. 江西省煙草公司贛州市公司, 江西 贛州 341000 ;3.興國縣農業農村局,江西 興國 3424000)
近年來,K326 和云煙87 在江西產區表現出易早花、適應性較差等特性,為此,筆者開展了烤煙引種試驗,篩選出了閩煙9 號、FL57 品質、抗性、產量等綜合性狀具有較明顯優勢的新品種[1]。
由于在特定的生態環境和品種條件下,施肥技術是決定烤煙品種能否彰顯自身質量風格的關鍵因素之一[2-6]。合理施肥是改善煙葉化學成分、提高煙葉香氣質量的基礎[7],對煙葉產量及品質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實際生產中,不同品種的合理施肥量有很大差異,就是同一品種在不同生態區域的合理施肥量也有一定的差異[8-10]。為探明閩煙9 號、FL57 在贛州煙區生態環境下施肥量對煙葉產質量的影響,特進行相關試驗,以期為閩煙9 號、FL57 在贛州煙區推廣提供依據。
參試品種(系)4 個,分別為閩煙9 號、FL57、K326 (對照)、云煙87(對照)。肥料有煙草專用復合肥、鈣鎂磷肥、硝酸鉀、硫酸鉀等。
試驗地位于贛州市信豐試驗基地,供試土壤pH值5.74,養分含量:有機質27.12 g/kg,堿解氮120.1 mg/kg,速效磷25.2 mg/kg,速效鉀130.4 mg/kg;土地平整,排灌方便,土地肥力均勻一致。
試驗采用列區設計,4 個品種設高、中、低3 種施肥水平,共12 個處理組合。施氮量為主處理(A1、A2、A3 分別代表高、中、低肥),品種為副處理(B1、B2、B3、B4 分別代表閩煙9 號、FL57、云煙87 和K326),主、副處理均采用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 次,共36 個小區,小區面積40 m2。
將當地烤煙生產的施肥水平定為中肥(純氮定為9 kg/667m2),純氮比中肥少1 kg/667m2定為低肥,比中肥多1 kg/667m2定為高肥,3 種施肥水平的氮磷鉀比例相同(具體施肥量見表1)。大田管理按當地優質煙生產規范要求進行,各項農事操作保持一致,同一管理措施在同一天內完成。
在烤煙田間生長過程中,參照YC/T 142—2010標準,在各個小區調查不同烤煙品種的生育期、農藝性狀、經濟性狀、煙葉品質等。當煙葉成熟時嚴格以小區為單位,采收后置于烤房的同一層烘烤,每個小區單獨計產,按42 級烤煙國標分級,并計產、計值。各處理分別選取X2F、C3F、B2F 煙葉樣品各2 kg,進行外觀質量及化學成分鑒評。
試驗數據采 Excel 和SPSS 進行整理和統計分析。
不同品種進入各生育期的時間有差別,進入腳葉成熟期后,同一品種在不同施肥水平下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由表2 可知,在移栽后49 d,閩煙9 號最早進入團棵期,FL57 和K326 在移栽后51 d 進入團棵期,各品種進入現蕾期的時間相差很大,云煙87 在4 月30日,即移栽后61 d最早進入現蕾期,其次為閩煙9號,在5 月1 日進入現蕾期,K326 在5 月4 日進入現蕾期,而FL57 進入現蕾期最晚,為移栽后75 d 即5 月14 日。各品種成熟期差別明顯,云煙87、K326 和低肥處理的閩煙9 號最早進入腳葉成熟期,高中肥處理的FL57 在移栽后95 d 最晚進入腳葉成熟期。高肥處理的FL57 大田生育期最長,為134 d,低肥處理的閩煙9 號和低肥處理的云煙87 生育期最短,均為128 d。
表3 結果表明,不同品種不同施肥水平的農藝性狀存在差異,FL57 株高最高,高肥處理的達到了123.4 cm,低肥處理的FL57 株高為121.0 cm,K326株高最低,尤其是低肥處理,從表3 中可知低肥處理的K326 平均株高僅為81.9 cm。閩煙9 號的莖圍最大,高肥處理為11.19 cm,最小的為低肥處理的K326,為9.69 cm。閩煙9 號和云煙87 節距相對較大,K326 品種節距較小。FL57 葉片數最多,高、中、低肥3 個處理都達到了20 片以上,其他3 個品種都在18.2~19.2 片。閩煙9 號和云煙87 腰葉相對較長。

表1 試驗施肥量方案(kg/667m2)

表2 不同品種烤煙不同施肥水平的主要生育期比較
試驗中所有品種均未發生黑脛病,青枯病有輕微發生(見表5),其中,低肥處理的閩煙9 號青枯病發病率為2.22%,病情指數為2.22,中肥處理的云煙87發病率為2.22%,病情指數也為2.22。閩煙9 號高抗氣候斑點病,在試驗中氣候斑點病發病率為零;K326氣候斑點病發病率最高,高、中、低肥3 處理的發病率分別為12.31%、9.57%和12.31%。4 個品種普遍發生赤星病,閩煙9 號發病率最輕,云煙87 發病率最高。該次試驗中,花葉病發生較嚴重,4 個品種全部發生,其中高肥處理的閩煙9 號發病率最嚴重,為15.56%,其次為高肥處理的云煙87 和K326,發病率都為13.33%。表5 結果表明,烤煙品種的田間自然發病率受施肥水平的影響較小,但花葉病的發病率有隨施肥量的上升而提高的趨勢。
表6 結果表明,產量以閩煙9 號在高肥處理下最高,為181.41 kg/667m2;其次為FL57,高肥處理下為173.69 kg/667m2,閩煙9 號在高肥處理下除與FL57高肥處理下產量差異不顯著外,與其他所有處理增產達顯著水平(P <0.05)。各品種3 個施肥水平的平均產量,閩煙9號為165.21 kg/667m2,比FL57增產4.2%(P <0.05),比云煙87 和K326 分別增產10.4%和10.5%,增產達極顯著水平(P <0.01);FL57 比云煙87 和K326 分別增產5.9%和6.1%,增產也達極顯著水平。將各施肥水平下4 個品種的產量加權平均進行比較,結果顯示,不同施肥水平間產量差異顯著,高肥處理下,4 個品種平均產量為172.32 kg/667m2,比中肥處理(157.66 kg/667m2)增產9.3%,比低肥處理(137.30 kg/667m2)增產25.5%,高、中、低肥各處理間產量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其他處理及品種間的產量比較詳見表6。對表6 的產量結果分析顯示,在相同施肥水平下,品種間產量差異顯著,同一品種不同施肥間產量差異也顯著,閩煙9 號在中、高肥水平下產量優勢明顯。

表3 不同品種烤煙不同施肥水平的農藝性狀比較

表4 不同品種烤煙不同施肥水平的植物學性狀比較

表5 不同品種烤煙不同施肥水平的大田病害情況比較

表6 不同品種烤煙不同施肥水平的煙葉產量、均價、產值及等級結構比較
表6 結果表明,中肥閩煙9 號均價最高,為20.58元/kg,高肥K326 處理均價最低,為19.38 元/kg, 中肥閩煙9 號與高肥K326 均價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與高肥閩煙9 號和中肥K326 達顯著水平。云煙87 烘烤特性較好,烤壞煙葉相對較少,均價也較高。其他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各品種一般趨勢為中肥處理煙葉均價最高。高肥處理閩煙9 號的產值最高,為 3 581.04 元/667m2,與中肥閩煙9 號、高肥FL57 差異不顯著,與高肥云煙87 差異顯著,與其他處理差異極顯著。高肥與中肥、低肥之間的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低。低肥云煙87 處理平均產值最低,與低肥K326 差異不顯著,與低肥FL57、低肥閩煙9 號差異顯著,與其他處理差異極顯著;其他處理間存在一定差異。
2.7.1 上等煙比例 高肥閩煙9 號處理平均上等煙比例最高,為30.99%,與中肥FL57 差異顯著,與低肥K326、低肥FL57、低肥閩煙9 號和低肥云煙87 差異極顯著,與其他處理差異不顯著;低肥云煙87 處理平均上等煙比例最低,為26.46%(詳見表6)。
2.7.2 上中等煙比例 中肥閩煙9 號處理平均上中等煙比例最高,為90.89%,與中肥K326、高肥閩煙9 號、低肥FL57 和低肥閩煙9 號差異顯著;低肥閩煙9 號處理平均上中等煙率最低,為87.52%,與中肥閩煙9號、高肥云煙87 差異顯著;其他處理間存在一定差異(詳見表6)。
閩煙9 號中肥處理中部煙葉化學成分較協調,FL57 的3 種施肥處理的高肥處理的煙葉化學成分均較協調;云煙87低肥處理中部原煙的化學成分較協調;K326 低肥處理的中部原煙化學成分較協調。各品種上部原煙的協調性稍差,4 個品種的低肥處理協調性較好,中肥和高肥處理的原煙協調性稍差(詳見表7和表8)。

表7 各處理組合中部原煙常規化學成分分析

表8 各處理組合上部原煙常規化學成分分析
不同的施肥量對4 個烤煙品種的平均產量、平均產值、平均上等煙率和平均上中等煙率有顯著的影響,對4 個烤煙品種的平均均價沒有顯著影響。平均產量:高肥>中肥>低肥;平均產值:高肥>中肥>低肥;平均上等煙率:高肥>中肥>低肥;平均上中等煙率:中肥>高肥>低肥;
在不同的施肥處理條件下,各品種之間的平均產量、平均產值有顯著差異,但各品種之間的平均均價、平均上等煙率、平均上中等煙率沒有顯著差異。平均產量:閩煙9號>FL57>云煙87>K326;平均產值:閩煙 9 號(3 313.85 元/667m2)>FL57(3 177.26 元/667m2)>云 煙87(2 999.77 元/667m2)>K326(2 938.54 元/667m2)。
在3 種施肥處理條件下,烤煙的產量、均價、產值、上等煙比例和上中等煙比例等主要經濟性狀,存在著顯著的品種與施肥量的互作效應。產量性狀前6位的排列順序:高肥閩煙9 號(181.41 kg/667m2)>高肥FL57(173.69 kg/667m2)>中肥閩煙9 號(170.43 kg/667m2)>高肥K326(167.91 kg/666.7m2)>高肥云 煙87(166.26 kg/667m2)>中肥FL57(157.34 kg/667m2); 產值性狀前6 位的排列順序:高肥閩煙9 號(3 581.04元/667m2)>中肥閩煙9 號(3 506.60 元/667m2)>高 肥FL57(3 489.03 元/667m2)>高肥云煙87(3 314.84 元/667m2)>高肥K326(3 252.87 元/667m2)>中肥FL57(3 170.26 元/667m2);上中等煙比例性狀前6 位的排列順序:中肥閩煙9 號(90.89%)>高肥云煙87(90.37%)>中肥FL57(89.94%)>低肥K326(89.44%)>高肥FL57(89.21%)>中肥云煙87(89.07%)。
在該試驗區域內,閩煙9 號以中肥~高肥最適宜;FL57 以高肥最適宜。
閩煙9 號高肥處理產量、產值最高,但原煙的化學成分協調性不及中肥處理,因此,建議施肥量采用以中肥為主,并根據土壤肥力適當增加肥料,但不要超過10 kg/667m2純氮(高肥)。FL57 在高肥處理時,中部原煙的化學成分協調性較好,因此,在高肥條件下,既可以獲得較好的煙葉質量,又能獲得較高的產量,最大程度發揮該品種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