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水河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36700
農村散養戶動物防疫差強人意,主要源自認知上的偏差,缺乏動物防疫意識,繼而沒有關注動物養殖過程的環境問題,對問題動物也是隨意處理,這有可能造成動物疫情的傳播,對養殖戶造成經濟損失甚至安全危害,切實落實農村散養戶動物防疫問題,具有積極作用。
1.1 農村散養戶動物防疫問題
1.1.1 動物防疫意識欠缺農村散養戶在動物防疫問題上出現問題,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對于動物防疫意識的欠缺,過度縮減防疫資金投入,同時對動物防疫不主動了解,認為動物養殖并不會出現疫情問題。甚至當地動物防疫管理人員上門了解教育的時候,一些農村散養戶也在應付了事。
1.1.2 動物防疫環境問題基于動物防疫意識的欠缺,農村在動物養殖環境方面存在較大問題,養殖場所內糞便隨意堆積,不通風散熱,沒有干凈水源,沒有干凈食物等,動物養殖環境差是在變相的給疫情傳播提供一張“溫床”,動物遭受寄生蟲、有害微生物等折磨,又或者在高溫天不能及時排熱導致中暑,都有可能造成動物身體免疫的下降,更加容易滋生動物疫情。
1.1.3 問題動物處理不當問題動物指的是感染動物疫情不能及時發現治療,或者及時治療也不能完全康復最終導致死亡的動物。對于這些病死的問題動物,一般農村散養戶會進行簡單的掩埋或者火化,甚至有的散養戶直接將問題動物尸體露天拋棄,這種做法都是不正確的,問題動物尸體身上的病菌會隨著飛蟲、蒼蠅等再次進行傳播,可能對其他養殖動物進行二次感染,甚至危害養殖戶身體健康。
1.2 動物防疫技術指導問題農村散養戶動物養殖技術不到位,需要當地動物防疫部門或是農村養殖技術服務中心進行指導才行,除了一些特殊養殖戶不配合之外,大多數養殖戶愿意接受指導并改正,但也存在技術指導不到位的問題。相關技術指導人員較為缺乏,技術指導人員專業素養不足,組織框架不完善,技術指導工作不積極,都是影響技術指導不到位的原因。
對于動物養殖的疾病防治還是以預防為主,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盡量減少損失,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2.1 完善散養動物防疫指導幫助
2.1.1 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完整指導體系加強頂層設計指的是加強農村動物防疫部門或是養殖技術服務中心建設,對于動物防疫相關技術指導部門,首先要加強組織框架建設,根據當地農村散養戶規模,以及養殖技術指導需求,創設完善的組織框架。其次要加強技術人員專業素養,采用引育并舉的策略,從社會上積極引進人才,放寬視野,抬高門檻,組建先進技術指導團隊,對技術指導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教育,開設專家講座、組織交流會議、突出問題集中探究等,讓技術指導人員加強專業素養,讓動物防疫工作更有效。加強日常技術指導工作任務以及考核制度,要讓技術指導人員主動“下訪”,建立任務制度,定額定量規定技術指導任務,同時用嚴格的考核來落實,避免出現技術指導工作不積極的問題。
2.1.2 加強宣傳教育農村散養戶在動物防疫問題上存在問題,根本原因在于思維層面未形成動物防疫思考,未能理解動物防疫重要性,相關技術指導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加強宣傳教育,將動物疫情危害的嚴重性、動物防疫的嚴峻性給農村散養戶說明白,矯正農村散養戶意識思維層面存在的輕視問題。
2.1.3 網絡陣地宣傳指導增加網絡宣傳指導陣地,比如增加散養動物防疫指導網站,定期更新動物防疫文章,以供農村散養戶查看,以及創設網絡咨詢平臺,供農村散養戶實時問詢,開設網絡陣地會讓宣傳指導更加方便。
2.2 改善農村散養戶動物防疫現狀
2.2.1 優選品種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動物養殖技術變得越來越先進,各種易于養殖、抗疫能力強的品種被繁育出來,在動物養殖品種方面,應選擇應選擇市場銷售對路、適應性廣、抗病力強的品種,更好生產,對動物疫情有更強抗擊能力。
2.2.2 改善飼養環境飼養環境的良好與否直接影響養殖動物體質和免疫能力,影響動物疫情的滋生情況,最基本的,動物飼養環境應具備通風條件,及時處理動物糞便,確保飼養環境清潔干凈,料槽與水槽要定期清理。本著“勤管理、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養殖戶應做好日常管理。在此基礎上,還應根據不同養殖動物的習性來進行特殊防護。
2.2.3 優化問題動物處理在發現有發病跡象的動物之后,養殖戶切不可胡亂用藥,應立刻將有發病跡象的動物隔離處理,并立即聯系獸醫站,讓專業的獸醫來檢查動物疫病類型,科學治療,對癥下藥,切忌僥幸心理。另外,對于不能及時發現治療的病死動物,或者治療也不能完全康復導致死亡的動物,不宜簡單掩埋或火化,杜絕直接露天丟棄,應及時呈報給防疫相關部門,運用科學合理的處理方法,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養殖環境還要進行大范圍的消毒,避免病毒體二次傳播。
土雞是農村非常常見的散養動物,對于雞類疫情的防護工作,首先要優選品種,引進適合于放養的優良雞品種,選擇市場銷售對路、適應性廣、抗病力強的優質雞種,如石岐雜、固始雞和三黃雞等。
其次要關注養殖環境問題,給散養土雞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在建造雞舍的時候應該考慮清楚,最好選擇坐南朝北向陽的朝向,這樣可以讓雞舍內保持干燥,減少滋生細菌和病毒,也要保持雞舍內通風換氣良好,不宜太過密閉。
要做好防疫管理,科學制定防疫程序,正確選擇使用雞類疫苗,在充分了解雞群的真實免疫狀態的前提下,再結合本地和周圍環境疫病流行的情況確定接種疫苗的最佳時機。抗體水平是確定首免日齡的主要根據,沒有監測條件的養雞戶可以向相關養殖指導中心求助,注射部位、稀釋濃度、免疫劑量和接種途徑更不要隨意改變,以免影響免疫效果。
最后要做好日常管理,包括清理雞舍環境污水,給土雞生長提供清凈水源,一周進行一次糞便處理,有條件可對舍內進行消毒,,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減少各種應激問題。對于疫病雞要及時和有關部門聯系,對癥下藥治療,對于病死雞要交付相關病死動物處理機構處理。
綜合來說,農村散養戶在動物防疫方面存在一定問題,主要問題在于動物防疫意識不足和技術指導不到位,進而導致一系列養殖防疫問題,需要針對問題來進行分析,切實改善這些常見問題才行,避免經濟損害,避免疫病傳播造成人體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