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冬梅/廣西博白縣亞山鎮水產畜牧獸醫站 537617
在豬場復產復工的前期,部分地區養殖戶準備不充分,難以構建安全的生物條件,不能做到切實有效的殺菌消毒,因此導致多起失敗案例,甚至出現恐慌性消毒、盲目性檢疫等現象,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應該注重實操要點,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汲取成功復養方法,從而提供內外部生物安全。
在經歷過非瘟疫情之后,養殖戶應該對豬場發病原因、疫情可控情況、生物安全管理等多種方面進行分析與調查。清場空欄后,認真評估豬場周圍情況,全面排查管理漏洞。根據時空特征,找到發病單元、受污染單元的薄弱項,梳理可能傳入病毒的途徑,管理者和養殖人員應該提升生物安全意識,提前根據生產物資需求,做好資料儲備。
養殖人員應該充分考慮之前復產復養的失敗經驗,分析自己成功/失敗的原因,從養殖、技術、管理等多種方面找到失敗問題的關鍵所在,才能吸取經驗,為下一次的復養作出準備,規避養殖風險,根據需要改建豬場。其次對人員提供嚴格要求,比如新招員工、返場員工、休假返還員工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隔離,嚴格按照消殺程序,對隨身攜帶物品、行李、衣物等進行消毒處理,從源頭控制病毒引入和蔓延。
對養豬規模提出嚴格要求。當前我國養豬業以“規模化”、“產業化”為主,但是散戶數量也占據一定比重,小規模的家庭豬場、村民居民自繁自養模式雖然可以提升母豬存欄和出欄量。但是在疫情防控、養殖方式、管理意識、防護水平等方面,與規模化養殖存在不小差距。因此建議如果條件允許,最好降低散戶養豬規模,引導適度規模養殖。
2.1 整理物資養殖戶應該對豬舍物資進行全面整理和清潔,如果有可利用的、循環性的物資,在做好基礎消殺工作之后可以進行二次利用。消殺方式可以為高壓沖洗或者浸泡,浸泡時間超過4h,將物資沉浸在2%堿水中,烘干之后存放至庫房,也可以利用熏蒸處理法,處理后封存。如果是不能利用的物資,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應該對其進行二次銷售或者轉手,其余無法銷售的進行集中焚燒和淹埋處理。
2.2 豬舍維修和改造以分場為單位,對豬舍進行全方位的改造,其中包括門窗、欄位、各單元水路、墻體欄面、糞池、單元電路等,匯總需要改建的項目面積,如果面積較小,出于經濟性原則可以自行修繕,如果改建幅度過大,可以委托專業機構進行集中整改。利用甲醛做熏蒸處理,做好地下通風道,劃分消毒儲存區域,在儲存區區域,房間內配置貨架應該按照種類和使用方向的不同,分設出不同的房間或區域,在擺放物品和物資時,應該執行霧化消毒,也可以利用熏蒸處理。其次應該進行生活區分割,將整個豬場分為緩沖區、生活區、豬場生活區,基層生產人員、養殖人員、技術人員統一居住在“生活區”,如果要進入豬場必須在緩沖區對衣物和鞋子進行消毒才,在必要時應該進行隔離或洗澡。
3.1 場外廚房和車輛洗消點從日常經營角度來看,廚房是“高危區域”,容易受到病毒感染,為生豬養殖人員組織等方面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建議在豬場內不再設置廚房,將其劃分到場外,準備好飯菜之后由專門人員送至就餐區,經消毒窗口無接觸傳送,降低病毒傳播幾率。與此相似的還有檢測實驗室的設置,一些養殖規模較大的豬場,盡量將檢測室設置在場外。最后,還應該設置車輛三級洗消點,將車輛徹底洗消干凈,確保在三級洗消點中,車輛不帶有任何污染物和雜質,在二級洗消點中,車輛經過洗消房、淋浴間、烘干室做好消毒和殺菌工作,在一級洗消點專業人員通過人工檢測+機器檢測的方式對車輛進行全面檢查,只有符合相應標準之后,才能讓車輛正常通行。
3.2 設置密閉連廊和防蚊網將擋鼠板作為區域劃分和豬場內部分隔的載體,避免鼠疫傳播,也避免出現豬瘟交叉風險,在圍蔽區域中做好相應除草工作,確保水泥硬化,防范滋生害蟲。在設置防蚊網時,應該進行防蚊蠅改造,完全封死門、窗和各個通風口,強化通風措施,提升豬場的空氣質量,避免欄舍溫度過高,導致滋生細菌。
在非瘟后豬場復養必須注重大環境清理,回收有價值物品,但是對于一些沒有二次利用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物資就應該進行集中清理,比如破舊水簾、過期藥品和食材、糞污、廢棄飼料袋、垃圾雜物等。具體可以體現在“檢”、“拆”、“洗”、“裝”、“消”、“測”這幾個方面。
其中“檢”就是指檢查與修復,對所有欄舍設備,所有建筑物進行檢查和修理,重點關注保溫設備、環保處理設施、防暑降溫設備、電路、水路設備是否可以正常使用,根據豬場實際情況,安排設施改造步驟。“拆”就是指拆除飲水器、飼養器具、燈具等設備,最好將其拆分至最小單位,用消毒水浸泡,在室外硬化區域進行烘干消毒。“洗”就是指利用消毒藥品(消毒水)和去污劑,將欄舍進行徹底沖洗。“裝”就是指對燈具、水簾、飲水器等拆卸下來的工具進行及時更換,投入試用期,確保物資完好無損。“消”就是指高溫消毒,對防火布、覆蓋黑膜、防水簾進行密閉烘干,通過全面火焰消毒,降低其病菌攜帶率。“測”就是指使用棉簽采樣,沾生理鹽水對生活區宿舍、沖涼房、養殖區、緩沖區、食堂擦拭采樣,確保所有樣品陰性。
評估工作具體包含養殖場的選址、養殖和的經濟承受能力、大環境評估這3 個方面。其中養殖人員應該添置生物安全設施,在疫情尚未平穩期間,必須對生物安全進行全面評估,養殖場選址要綜合評估主要交通干線、種畜禽場、診療場所、無害化處理場所的距離,場區周圍建有圍墻。其次,做好檔案管理,建立免疫、疫情報告、無害化處理、用藥等檔案資料,確保一切養殖信息可以追根溯源,為生豬養殖做好復養準備。養殖要量力而行,全面評估人力、財力、物力是否具備復養的條件和要求,規避賭徒心理。
綜上所述,非洲豬瘟對我國養豬業造成嚴重的災害。因此在復養工作中應該注重復產前摸底清查,考慮之前復產復養的失敗經驗,做好物料、設備整理與準備,對豬舍物資進行全面整理和清潔,構建外部生物安全條件,做好清洗、消毒、殺菌工作,根據豬場實際情況,安排設施改造步驟,注重豬瘟后豬場評估工作,全面評估人力、財力、物力是否具備復養的條件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