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釗 姜俊保 蔣仁衛 陳成雷/浙江省寧海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315600
生豬運輸在生豬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如引種、仔豬販運、售豬等,短則幾十公里,長則數百上千公里,甚至幾千公里。短途運輸時間短、距離近,生豬運輸的應激反應相對較小,但是長途生豬運輸過程中,若環境溫度過高、路途顛簸將很容易導致生豬出現焦躁、打架等情況,而且生豬長時間運輸無法做好飼料和飲水供給,生豬長時間饑餓、干渴,也容易導致機體出現較大的應激反應,進而引發生豬出現機體免疫能力下降,甚至導致生豬死亡的情況。生豬機體應激對于豬肉品質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同時出肉率也會有所下降,直接造成經濟損失。
2018年浙江省寧海縣定點屠宰場屠宰生豬10.28萬頭,其中本地屠宰2.46萬頭,應激死亡0 頭;縣外省內屠宰1.99 萬頭,應激死亡11 頭;省外調入屠宰5.83 萬頭,應激死亡 467 頭,死亡率為0.8%,其中6~9 月份應激死亡395 頭,占全年應激死亡數的84.5%。2019年我縣定點屠宰場屠宰生豬6.96萬頭,其中本地屠宰1.35 萬頭,應激死亡0 頭;縣外省內屠宰1.41 萬頭,應激死亡9 頭;省外調入屠宰4.2 萬,應激死亡 366 頭,死亡率為0.87%,其中6~9 月份應激死亡277 頭,占全年應激死亡數的75.7%。2020年我縣定點屠宰場屠宰生豬4.74 萬頭,其中本地屠宰0.34 萬頭,應激死亡0 頭;縣外省內屠宰0.86 萬頭,應激死亡9 頭;省外調入屠宰3.54 萬頭,應激死亡 186頭,死亡率為0.53%,其中6~9 月份應激死亡134 頭,占全年應激死亡數的72 %。
根據近三年我縣生豬屠宰情況來看,屠宰用生豬大部分來自省外,主要來源于遼寧、吉林、黑龍江,調運距離超過2000km,調運時間超過24h。這種長時間、長距離的調運容易引起生豬產生應激反應。生豬應激死亡幾乎全部出現在省外長途調運過程中,且6~9月高溫天氣時期長途調運更易造成生豬應激死亡。
2.1 運輸環境溫度的變化熱應激在環境溫度合理范圍內時,生豬機體的產熱和散熱相對均衡,但是環境溫度超過一定的限度后,生豬機體的散熱難以維持穩定的狀態,導致生豬出現呼吸加快,機體功能受阻的情況,或者通過采食量降低,飲水量增加的方式減少機體產熱。夏季高溫天氣長途運輸時,外界環境的高溫以及運輸環境中糞便和積水的蒸發,導致運輸環境中出現高溫高濕的狀況,進而容易引發生豬熱應激。
2.2 飼料和飲水因素運輸途中不方便投料和供應飲水,或豬眩暈反應后的出現厭食,運輸生豬在胃腸內容物排空后長時間沒有飼料采食,長時間缺水和饑餓的狀態很容易導致生豬機體中能量供給不足,同時機體中酸類代謝物質含量提高,容易誘發機體出現應激反應。
2.3 其他常見因素生豬在長時間的運輸中,因路面不平顛簸、剎車及車箱底面光滑,生豬受折騰和驚擾異常劇烈。運輸過程中車輛的喇叭聲等噪音也容易驚嚇到生豬,導致生豬出現煩躁不安,來回走動的情況。這些因素造成豬群前推后擁、相互擠壓、踩踏,不僅導致運輸過程中生豬的體能消耗過大,也導致生豬機體整個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紊亂,最終誘發生豬出現機體應激反應。
3.1 引起生豬出現疾病或死亡生豬運輸過程中出現的機體應激反應很容易導致機體發病,情況嚴重時導致生豬急性死亡。在長途運輸過程中,生豬主要依靠呼吸進行散熱,呼吸頻率的提高將導致機體中大量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流出,容易出現呼吸型堿中毒的情況。生豬機體應激狀況會導致生豬機體中酸堿平衡被破壞,降低了生豬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數量,進而降低生豬機體的免疫功能,導致生豬的抗病力下降,還可導致生豬的高熱癥并發,當應激激烈時,動物機體就會出現各種功能的紊亂和失調,若自身沒能及時的修復,動物就會衰竭而死亡。
3.2 導致豬肉品質的下降生豬運輸途中出現的機體應激反應容易導致機體感染,使得豬肉的品質下降。例如生豬運輸中出現的熱應激狀況導致機體的內分泌系統紊亂,進而引起生豬機體中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激素分泌的紊亂,導致生豬機體對于營養物質代謝吸收的能力降低,給生豬肌肉的生長發育帶來阻礙。在運輸過程中還容易感染病菌,對屠宰肉質也有不利影響。
4.1 營養物質的供給生豬長途調運前一周適當增加多種維生素和有機微量元素的用量,特別是提高VC、VE 及有機硒、有機鉻的用量,提高生豬機體免疫力,增強抗應激能力;另外,在調運前一天的飼料中添加0.15%~0.2%小蘇打,飲水中添加0.1%~0.2%的人工鹽,調節豬體內電解質平衡,中和熱應激下的代謝酸產物,緩解呼吸性酸中毒,提高抗應激能力。
4.2 運輸環境的清潔衛生在生豬裝載前,對生豬運輸車輛進行全面的清洗消毒。而且生豬在運輸前需要對生豬的機體健康狀況進行檢查,轉運生豬的時候注意不能鞭打生豬,減少對豬群的應激。運輸過程中注意避免急剎等情況,勻速駕駛,注意行車安全。車輛司機需要注意避免高速轉彎的情況,避免生豬之間出現擠壓的狀況。長途運輸時避免經過高風險區,減少病菌感染風險。生豬到場后,不可馬上進行卸載,利用企業非洲豬瘟自檢空擋,讓豬群稍微適應一下新環境,適當飲水,待情緒稍微穩定后,再進行卸載。
4.3 運輸環境溫度的控制夏季生豬運輸需要注意通風環境,可以通過灑水的方式降低車輛上運輸環境的溫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夏季,天氣炎熱、氣溫高的時候,不可馬上直接用涼水沖洗豬身,驟冷驟熱也極易引起豬的應激反應,應該停靠在陰涼區域,適當降溫后再噴水,有條件的采用霧化噴霧降溫后再用噴水飲水降溫。
生豬長途運輸過程中出現的應激反應將對生豬生產性能和機體健康狀況造成負面影響,通過做好生豬運輸前營養物質添加和衛生保障,環境條件的控制以及運輸途中的平穩可以有效避免生豬長途運輸應激的情況,促進生豬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